乐亭葫芦烙画技艺
发布于:2024-01-03 14:22:10
乐亭葫芦烙画又称火笔画或烫画,是美术工作者用加热的烙铁在葫芦外表上烙出痕迹所形成的画面,与葫芦融为一体,便于保存和收藏。“葫芦”谐音“福禄”,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葫芦里有很多种子,人们容易联想到“子孙万代、人丁兴旺、世世荣昌”,因此烙画艺术与传统的吉祥物葫芦结合,更能体现出吉祥、喜庆的民俗意味。
乐亭县位于河北省唐山市的东南部,具有悠久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中国各朝代中,乐亭县的历史均有所记载。乐亭县自古注重文化、教育的发展,葫芦烙画就是此艺术土壤里的一株奇葩。它根植于民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乐亭葫芦烙画在创作过程中,讲究力度和火候要二者兼顾。创作在把握火候、力度的同时,注重“意在笔先、落笔成形”。不仅有中国画的勾、勒、点、染、擦、白描等手法,还可以烫出丰富的层次与色调,具有较强的立体感,酷似棕色素描和石版画。因此,乐亭葫芦烙画既能保持中国传统绘画的民族风格,又可达到西洋画严谨的写实效果。独特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古朴典雅、回味无穷的艺术享受。将烙画艺术巧妙构思于葫芦上,增加了其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烙画的创作难度,更是别具一格,也更彰显其古朴大方、庄重典雅之特色。
乐亭葫芦烙画在选材、工艺、题材和主题上都十分的考究,有着自己独到的地方,其选取材质也有着独一性的特点,题材更是广泛,烙烫技法独特,在中国葫芦工艺品中独当一面。研究葫芦烙画上面的文化内涵、艺术特点等,从学术的角度进行有规律的挖掘和整理,对葫芦工艺的研究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
乐亭葫芦烙画艺术源于民间大众之手,反过来,其上面的内容也反作用于民间大众,形成了以民间大众为核心的艺术文化圈,源于民间的乐亭葫芦烙画艺人,无拘无束,以大自然中的葫芦为创作母体,创造出的葫芦烙画艺术价值深远。
乐亭葫芦烙画所表现的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烙烫表现手法,充分体现了民间大众的艺术智慧,通过葫芦烙画窥探到民间大众的想象力、创造力以及劳动人民的审美心态,乐观生活积极向上的美好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