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乐亭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乐亭县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3-04-13 16:59     来源:乐亭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水产中心,冀东国际物流中心管委会,局属有关单位:

为了有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定了《乐亭县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认真组织实施。

乐亭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4月7日



乐亭县2023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要点

为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业农村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坚持数量质量一起抓”“四个最严”“产出来”“管出来”有关要求,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以切实提升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为目标,以巩固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为载体,对标高质量发展,坚持“守底线”“拉高线”同步推、“保安全”“提品质”一起抓,突出抓好“治控促”三年行动和农产品“三品一标”四大行动,补齐追溯和网格化监管短板,健全“五位一体”的监管体制,压实“三个责任”,提升全程治理能力,做到“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智能监管体系,保障农业产业健康发展,推动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走在全市前列。

二、主要目标

(一)巩固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通过国家复审考核验收。

(二)组织2家以上企业认证或续展绿色食品,绿色优质农产品占比达到15%以上,标准化生产覆盖率达到80%以上。

(三)农产品实验室定量检测数量为:3387批,定性检测为:33870批,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四)依托省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平台,建立健全信息化监管体系。

(五)积极推动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申报河北省农产品追溯与网格化监管提升县,打造农产品追溯与网格化监管提升乡镇5个。

(六)广泛开展宣传,广大人民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达到80%以上。

三、重点任务

巩固提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成果。按照《唐山市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县)巩固提升工作方案》要求,对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考核办法》,认真整改短板和不足,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亮牌行动,全面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工作经验,打造一个工作亮点和一个典型模式,确保顺利通过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复审考核。

全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以优良新品种、绿色高效技术推广应用为重点,拓宽标准领域,延伸产业链条,组织制修订农业地方标准,组织2家以上企业认证或续展绿色食品,创建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5个以上。

充分发挥检测机构作用。按照种植产品不少于2份/千亩/年,水产品1份/千亩/年,畜禽产品不少于1份/千头/年(畜禽全部折合成猪单位计算)测算确定出检测任务。抽检蔬菜产品样品538批,抽检水果产品样品1227批,抽检畜禽样品1210批,抽检水产品样品412批,其中监督抽检占比20%以上;快速检测33870批以上,努力实现检测全面覆盖。

坚持问题导向,针对近年来检测发现的问题项目或检出率较高的项目开展实验室检测工作,县级检测大宗农产品农兽药残留检出率总体达到2%以上,绿色食品的每个品种的每个生产周期至少抽检2批次。

全面实施信息化监管。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和唐山市“智慧农安”管理平台应用融入到日常监管工作中,提高实际应用率,完善监管部门的巡查检查、抽样检测、合格证管理等记录,监督指导生产企业健全完善生产档案、检测、销售、合格证开具、追溯码出具等记录,实现质量追溯全面覆盖;所有乡镇监管机构建成并有效运行智能化检测实验室,定点屠宰企业全部实现“瘦肉精”和水分智能化快速检测结果等信息即时上传平台管理;绿色食品认证产品全部建立健全电子生产档案记录、建成运行智能化检测实验室,实现监管有记录、产品批批有检测、生产过程可查询、产品质量可追溯。

健全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理顺健全综合协调、行政管理、执法监督、检验监测、技术服务“五位一体”的监管体制,厘清监管职责,完善运行统筹协调配合机制,推动县、乡、村三级监管队伍建设,有效发挥其作用。

按照网格化监管工作“六化”要求和“五有”模式,申报河北省农产品追溯与网格化监管提升县,打造5个农产品追溯与网格化监管提升乡镇。

深入开展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食用农产品“治违禁 控药残 促提升”三年行动,围绕21个重点品种,持续完善以“风险隐患排查处置、违法违规案件查处”为重点的整治机制,严格落实农药兽药休药期(安全间隔期)制度,严打禁限用药物和违禁物质违法使用;组织开展韭菜、芹菜、豇豆农药残留突出问题攻坚治理,加密收获期巡查检查和抽检频次;积极推广精准速测工作,聚焦高风险品种,重点对韭菜中毒死蜱和腐霉利、芹菜中克百威和氧乐果、豇豆中灭蝇胺和噻虫嗪,鸡蛋中氟苯尼考和氟喹诺酮类、水产品中孔雀石绿和氯霉素等开展精准速测;认真开展会期、暑期、节期等重点时期的专项整治行动;加大监督执法力度,监督抽检发现不合格农产品问题的处置率达到100%。

(七)强化排查整治。一是强化农兽药管理。巩固停产成效,有序推进甲拌磷、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和灭线磷等4种高毒农药禁用,启动克百威、灭多威、涕灭威、氧乐果等4种高毒农药停产工作。严格落实兽药生产新版GMP、经营GSP规范,严格执行兽药二维码追溯制度、上传入网率达到100%,禁止生产、经营农业农村部禁用兽药及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二是开展豇豆药残攻坚治理,上下联动、下沉一线,重点抓好生产主体全覆盖建档、禁用农药用途核查、农药质量检测、豇豆上市前全覆盖抽检和检打联动,严格执法。三是开展集中排查整治。对全部生产经营主体开展拉网式排查,摸清各类隐患。对排查发现问题隐患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四是强化飞行检查和暗查暗访。以监测发现问题较多区域、新闻媒体曝光和群众投诉举报的生产主体、高风险品种为重点,集中力量开展暗查暗访,采取“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投入品采购使用、农兽药安全间隔期休药期执行、生产档案填写保存、上市产品检测、承诺达标合格证开具、不合格产品处理等情况,检查过程中留存影像资料。五是加大执法打击力度。对排查中发现及群众举报的使用禁限用药物、常规农兽药残留严重超标等问题,做到100%核查处置,构成犯罪的及时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以查处检测不合格农产品案件为重点,立案查处使用禁限用物质及农兽药残留超标违法案件至少5起。六是加强风险预警,科学分析监测结果,加强会商研判,提出种养环节质控措施,加强全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队伍,开展农产品安全应急演练,对负面舆情立即核查,迅速跟进,妥善处置,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风险。

(八)全力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按照市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深入落实食用农产品重点品种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制度的通知》(唐农办字[2022]9号)、市农业农村局《关于落实开具承诺达标合格证的通知》等要求,全面推进落实“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进一步完善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有效衔接机制。实施达标合格农产品亮证行动,指导生产主体做好与学校食堂、大型商超、集团采购对接,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合格证制度社会影响力。

重点推进三种出证模式:一是达标合格+电子追溯模式。组织生产主体依托河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健全完善生产主体基本信息、生产标准、生产过程记录等电子档案信息,出具附带电子追溯码的《河北省承诺达标合格证》。二是标准合格+电子追溯模式。依托绿色食品生产主体,大力推行“六有”管理措施,即有绿色食品认证、有质量安全标准、有生产过程操作规程、有规范的生产过程记录、有产品检测合格结果、有出具合格证统计,达到“六有”的产品,赋予生产企业出具附带追溯二维码的《唐山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三是纳入监管+承诺合格流通追溯模式。加强乡镇网格员和村级协管员队伍管理,将农户全部纳入日常巡查管理,引导安全用肥用药,产品收获前批批经乡镇检测实验室免费快速检测,检测合格的,由农户自主开具纸质《河北省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或《唐山市食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

积极会同市场监管、教育、卫健等部门,在生产主体自营门店和较大超市设立可追溯放心农产品销售专柜,指导生产主体与学校食堂、商超、集团签订查验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条款的采购合同;推动生产主体主动出证、收购者收取保存并再次开具、批发市场主动查验合格证。年底前,辖区内批发市场全部落实合格证查验制度。

(九)全面落实追溯“六挂钩”机制。一是严格推荐程序把关。申报省级以上各类认证认定,申报单位追溯挂钩情况须由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提出核查意见后方可上报,达不到要求的不予申报。二是严格参展产品把关。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展会牵头科室做好把关工作,将参展产品实现追溯管理并加贴电子合格证,作为参展的前置条件,达不到要求不得参展。三是严格核查结果运用。杜绝因把关不严造成“先认定认证、后整改”的情况发生,凡不符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要求的,取消财政支持项目、评优评先等资格。

(十)着力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面向政府领导、各有关部门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宣传。充分发挥“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品牌影响力,大力开展“安全食品唐山造,绿色食品进万家”主题宣传推介活动,重点推介质量可追溯的绿色优质农产品,有效提升广大群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满意度。

四、保障措施

强化组织保障参考《唐山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规则(试行)〉的通知》(唐农办字〔2022〕77号)确定的组织领导和基本原则,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凝聚监管合力。同时,加强与食品安全监管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完善信息通报、定期会商、联合执法、问题产品溯源、案件移交查办等工作机制。

积极争取工作保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纳入对县直有关部门、乡镇党委政府的绩效考核;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纳入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并在规划制订、机构设置、力量配备、条件保障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

完善应急应对机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预警防范、应急处置、定期通报等工作制度,发现较大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或隐患及时发出预警讯息;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应对预案,建立应急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开展农产品安全应急演练,逐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应急、应对处置能力。

落实责任追究统筹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衔接机制,明确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环节工作分工,避免出现监管职责不清、重复监管和监管盲区;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各项考核管理制度,逐项细化分解;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中的失职渎职、徇私枉法不作为或是乱作为等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予以责任追究。

  • 主办单位:乐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电话:0315-4612021

  • ICP备案:ICP备案:冀ICP备06031113号-1  网站标识码:1302250007  

  • 冀公网安备:1302250200011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