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县人民政府对唐山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76号建议的答复
发布于:2024-07-15 15:28:45
冯玉娟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县138810总体工作布局,补短板、强弱项、出亮点,加快建设农业强县,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乐亭“三农”篇章,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滨海强县美丽乐亭提供有力支撑。
(一)粮食稳产保供实现新突破。一是稳面积、增单产。开展小麦、玉米单产提升行动,全面推行全程精细精准科学管理,集成推广优良品种、绿色生产技术、智能化作业,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3.68万亩、总产保持在5.2亿斤以上。二是严守耕
地保护红线。深入推进耕地保护专项行动,坚决整治乱占、破坏耕地的违法行为,坚决杜绝违规建设、未补先占问题,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有效防止“非粮化”。用足用好上级补助资金新建、改造高标准农田1万亩以上,切实提升耕地质量。三是抓实盐碱地整治。发挥盐碱地大县优势,确保耐盐水稻种植面积扩大到5.5万亩,在古河乡打造万亩盐碱地高质量利用基地,争创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区。
(二)“菜篮子”产品提质实现新突破。一要提升果菜生产水平。深入开展乐亭净菜进京活动,持续提高乐亭品牌影响力,扩大乐亭净菜进京规模。建设环京周边蔬菜供应基地1个,300余亩,环京周边蔬菜供应基地总面积达1900余亩。二要提升畜牧业生产水平。去年我们克服奶价下行、成本上升、消费放缓等多重困难,实现了奶业稳定发展。今年要根据全县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指导养殖场户科学调整养殖结构,提高饲养管理水平,降低畜禽养殖成本,增加养殖效益,确保全县畜牧养殖业稳步发展。在生猪养殖上要引导养殖场户科学合理安排生产,规避市场风险,能繁母猪稳定在1.5万头以上。在奶牛养殖上要进一步推进品种改良、推广全株玉米秸秆青贮和TMR饲喂技术,以提质增效为重点促进奶牛养殖效益提升,支持1个奶业新型经营主体提档升级。肉鸡饲养量1400万只以上。三要提升设施农业水平。推进设施种植升级,大力发展设施果蔬,继续扩大设施播种面积,提高设施产能占比。集中连片推进老旧果菜设施改造提升,重点抓好乐亭甜瓜、乐亭桃等品质优、售价高、销售好的高端精品果菜生产。提升设施养殖水平,深入开展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创建。加快数字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争创国家级智慧农业示范区。
(三)现代农业提升实现新突破。一要建强特色产业。持续推进全县粮食、果蔬、畜禽、水产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一体推进集群、园区、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打造产业强县、产业强镇、产业强村。二要实施龙头企业“提质扩模带行业”行动。上半年将组织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监测认定,下半年开展省级重点龙头企业申报,争取更多企业晋档升级、梯次推进。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销售收入超亿元农业龙头企业达到8家以上,县级以上农业产业化联合体达到12家。加快补上农产品加工短板,推进中央厨房预制菜加工等一批精深加工项目,农产品加工产值增速7%以上。三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开展“认养一个棚”“认养一棵树”“认养一亩田”活动,探索整村认养路径,推动认养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完善县级农业农村大数据平台功能,进一步理清农产品销售链条,抓好省级智慧农业示范项目。创新和美乡村+农业、文旅、康养等新模式,打造一批“车进院、电供暖、厕所进屋”的精品民宿,新增省级以上美丽休闲乡村2个。加快产地冷藏保鲜、冷链集配、粮食减损烘干设施建设,补上物流设施短板。四要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提升凯元种业和万事达蔬菜农业创新驿站全产业链服务水平。每村培养一名农技员,打通科技服务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种业振兴,开展高油酸花生、水稻育种联合攻关。推进农机智慧化发展,支持农业灌溉机器人、畜牧推料机器人等智慧农机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全县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0%以上。五要提升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大农业生产和农产品两个“三品一标”行动实施力度,深入开展农兽药残留超标专项整治,全县农产品抽检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农业农村部从2024年开始,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实施动态考核管理,没有通过复审考核验收或是国家抽检发现禁用农兽药残留的将予以摘牌,一定要对照考核标准,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确保通过国家复审考核验收。继续实施化肥农药减量增效行动。加强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定生态循环农业实施方案,加快构建生态循环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稻鱼综合混养、粮畜果等生态种养示范区,推动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四)农业项目建设提效实现新突破。一要持续开展精准招商。要精准对接产业链发展需求,积极谋划争取项目,深入开展全部门、全员、全球、全时招商,有计划开展上门招商、小团组招商和专题招商,重点引进一批战略合作项目和行业领军企业,招商引资额达到15亿元以上。二要大力推动项目落地。按照每个乡镇谋划实施一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的要求,及时掌握项目建设进度,推动项目平稳落地、早日开工,加大新开工项目的推进力度。三要着力提升园区建设水平。加快丞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补链强链延链,着力推进基地扩面增能、园区建设提档升级。
(五)农民增收提速实现新突破。一要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行动。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发展,积极培育党建引领和新产业新业态农民合作社,省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达到16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达到21家,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动能和鲜活的成长样本。加快发展多元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抓好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托管服务面积达260.2万亩次以上。二要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深化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建设,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完善新型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民增收挂钩机制。三要建好用好乡村振兴公司。切实发挥县乡乡村振兴公司作用,盘活农村闲置资源资产,搭建招商引资平台、人才技术引进平台、资源流转交易平台、管理服务平台,为乡村振兴注入全新动力。
(六)防贫机制建设实现新突破。严格落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责任,确保不松劲、不跑偏,坚决守住不发生返贫的底线。一要健全防贫机制。坚持“早宽简实”,优化工作规程,采取日常排查、集中排查和部门筛查等方式,实现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认定尽认定,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二要夯实工作基础。巩固提升“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成果,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三要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实施“雨露计划+”就业促进行动,加大脱贫人口专业技能培训力度,统筹用好公益性岗位,保持脱贫劳动力就业人数整体稳定。发挥好农业创新驿站和科技特派员作用, 提高依靠科技实现增收能力。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确保脱贫人口收入持续增加,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
(七)和美乡村创建实现新突破。一要学好用好“千万工程”经验。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开展新一轮“片区引领十村示范百村提升”工程,每年建设1个左右和美乡村示范镇(片),10个左右精品村,150个以上提升村,每个乡镇打造2个和美乡村示范典型,加快形成“乐亭特色、时代风韵,城乡融合、全域和美”的和美乡村新局面。要统筹资金、项目、试点等集中向和美乡村重点片区和重点村庄倾斜,聚集要素,合力打造,优中选优争创省级以上示范。二要提升乡村治理水平。推广大黑坨村、韩坨村乡村治理经验,推广清单制、积分制、“村民说事”等务实管用乡村治理方式,推进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丰富拓展制度性治理方式。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完善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等约束性规范和倡导性标准。
(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实现新突破。一要全面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完善农村市场化保洁体系,强化对保洁公司和保洁员的监督考核,及时出台2024年度农村垃圾治理方案。要全面清理农村积存垃圾、残垣断壁和村内塘沟、农业生产废弃物、院落杂物,做到无死角、无盲区,跟进配套环境卫生日常维护机制,力争实现村庄面上环境干净整洁有序。每个乡镇建设1—2个规范化的垃圾暂存点。实施渔港美化靓化工程,深入推进渔港环境整治。二要持续整治提升人居环境。高质量推动农村厕所改造,巩固好问题厕所排查整改成果,探索推行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奖补模式,建设农村公厕30座。
(九)农村重点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一要加大扶持力度。在深化农村改革、用活人才资源、探索户籍流动、加强用地保障、落实用电优惠、加大财政扶持、创新金融支持、完善农业保险和整合涉农资金等方面制定扶持政策。积极争取专项资金,每年争取资金2.5亿元以上,通过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奖补结合、打捆支持等方式,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采取有效措施,吸引工商资本投资乡村建设。二要深化农村土地改革。积极探索“大稳定、小调整”的有效实现路径,为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工作打好基础。推进土地流转台账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建立土地流转风险排查处置工作机制。三要稳慎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积极推进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有偿退出机制,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的方式有效盘活闲置农宅。四要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健全监督管理服务体系,用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严格控制农村集体经营风险。深入开展乡村与城市党组织、企业、高校、技术人员、领导干部 “五个手拉手”创建活动,扎实做好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不断提高村集体收入20万元以上村占比。
(十)农业安全风险防范实现新突破。一要加强病虫害防控。健全农作物病虫害防控体系,统筹推进联防联控、统防统治和应急防治。二要突出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和重点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狠抓各项综合防控措施,努力提高全链条兽医卫生风险管理水平。确保全县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三要着重加强农产品质量及投入品安全监管。加大农业综合执法力度,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和“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三年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行为,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业投入品坑农害农事件,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四充分发挥网格员作用,实现对农机安全生产的动态监管、源头治理。安全生产无小事,关乎群众生命和生产安全,要确保风险隐患及时动态清零。五要强化涉农舆情监测处置。继续抓好承包地、宅基地、集体“三资”、农民工工资等涉农领域信访隐患排查,切实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进一步提高应对的及时性、有效性,掌握舆论传播的主动权。
乐亭县人民政府
2024年4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