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重点领域公开 > 教育领域 > 内容

乐亭县实施六大工程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

发布时间:2021-12-20 16:06     来源:乐亭县人民政府
【字体: 】     打印

近年来,乐亭县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的重点,以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优化、配置均衡、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育人才队伍为目标,大力实施六大工程,切实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县、促进全县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是实施师德提升工程,树立良好教师形象。印发《关于加强教师队伍管理的指导意见》,深入推进师德提升活动,通过学规范、作承诺、树典型等形式,集中开展师德先进典型宣传、师德突出问题专项督查、教师师德集中考核、先进典型评选表彰等活动,积极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教育引导教职工为人师表、行为世范、立德树人,做到依法执教、廉洁从教、文明施教、严谨治教,争做“四有”好老师。3000多名教师志愿者投身“抗疫”一线,诠释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师者担当。广泛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主题实践活动,将广大群众的呼声转化为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具体行动。中国教育报重点报道了该县的经验做法,市教育局向全市推广了乐亭的经验做法。市委组织部委托国家统计局唐山调查队开展的2021年社会对教育的满意度调查中,该县位于全市14个县(市、区)第1位。

二是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筑牢专业发展基石。以校本培训为基础,通过专家引领、教育论坛、专题培训、网络培训等形式,深入实施“骨干培养”和“全员培训”两轮驱动培养战略,创办“未来教育专家论坛”和“奠基未来”校长工作室,健全校长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培训体系,完善国家、省、市、县、镇(乡)和学校六级联动培训机制,组建教师培训专家团队,培训中小学骨干教师,整体提升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先后邀请朱永新、陶继新、王敏勤等国内知名教育专家来乐亭讲学,组织近600名教育系统干部教师赴京津或教育发达地区,参加专题培训或到名校挂职锻炼,提高了教育系统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共有60余名校长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或应邀去外地作学术讲座,教师946人次在市级以上业务评比中获奖,获奖人数和档次均居全市居各县(市、区)前列。

三是实施名师带动工程,发挥名师品牌效应。健全名师选拔、培养、跟踪、评价机制,持续开展“名师做导师” “名校长做专家”活动,不断加强“名师工作室”建设,着力构建“梯队式”名优校长教师队伍。充分发挥省市教学名师、特级教师等名优教师的引领辐射作用,采取典型带动、项目培训、活动交流等形式,逐步形成名优带骨干、骨干带全员的传帮带链条,全面推进各层面教师和校长专业化发展。截至目前,全县有在职特级教师5名,省级名师2名,省级骨干教师27名,市级名校长7名,市级名师23名,市级骨干教师402名,县级名师165名,县级骨干教师980名。

四是实施人才引进工程,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结合全县中小学教师结构性缺编的现状,完善教师补充机制,采取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和现场选聘的方式,2018年以来补充德才兼备的年轻教师506人(其中研究生以上学历18人),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专业结构。为积极构建“五育并举”育人体系,确保“双减”和“五项管理”文件精神落地见效,推进课后服务工作稳步进行,通过选聘美育体育兼职教师来破解学校美育体育教师紧缺问题。此外,还积极聘请“五老”人员和李大钊纪念馆讲解员等进校园、进课堂。中国教育报以《河北乐亭:民间能人进校园为“双减”增色添彩》为题作了重点报道。

五是实施人才交流工程,均衡城乡师资力量。以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农村学校师资配置新路径,启动实施“城区学校选调教师、乡镇内部教师交流、城区教师下乡支教或送教下乡”模式,着力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破了教师交流难的瓶颈。健全县域内校长和教师轮岗交流机制,落实《乐亭县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校长交流的意见》和《乐亭县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由城镇向乡村、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促进教师合理流动和均衡配置。2017年以来共交流校长39人次,交流教师495人次。

六是实施人文关怀工程,激发教师工作动力。关心教师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乡村教师周转宿舍建设,提高教师职业幸福指数。落实农村教师乡镇补贴,同时在评优选先、职称晋升等方面向乡村教师倾斜,进一步增强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激励有教育情怀的中青年教师到农村任教。2021年11月,该县又出台了新的激励措施,对全职引进的博士(同时具有毕业证和学位证),享受购房及生活补贴30万元;对全职引进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享受购房及生活补贴15万元;对全职引进的“双一流”院校(学科)全日制本科毕业生,享受购房及生活补贴6万元。



  • 主办单位:乐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 电话:0315-4612021

  • ICP备案:ICP备案:冀ICP备06031113号-1  网站标识码:1302250007  

  • 冀公网安备:1302250200011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