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寄情:精神之光 照亮前路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马达 发布于:2025-07-23 11:25:26
2025 年 2 月 27 日,爷爷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 96 岁。当噩耗传来,我的心仿佛被重锤击中,悲痛如潮水般将我淹没。他的离去,让我的生命中仿佛缺失了一块重要的拼图,心中满是悲痛与不舍。爷爷已不在身旁,但他的音容笑貌、谆谆教诲,还有那阅历丰富的一生,都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里,成为我永远的精神财富,如同璀璨星辰,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
爷爷的童年,是在私塾中度过的。在那个墨香四溢的环境里,他手执毛笔,一笔一划书写着汉字,也书写着自己的未来。14 岁的他,凭借着聪慧与勤奋,成为了哈尔滨银行的总会计。这样的成就,对于一个少年来说,是何等的了不起。然而,爷爷并没有满足于安稳的生活,在时代的浪潮中,他毅然投身革命工作。
从乐亭县人民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乐亭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到中共乐亭县委常委、乐亭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爷爷在不同的岗位上辗转,分管过计划、财政、交通、农业、工业等诸多领域。每到一处,他都全身心地投入,为了乐亭县的发展不遗余力。他的努力,乡亲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那些在田间地头的调研,那些在办公室里的日夜操劳,都见证了他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人民的责任。
离休后,爷爷本可以安享晚年,可他却依然心系家乡建设。作为京唐港的创始人、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以及坨王铁路建设指挥部副总指挥,他为家乡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余热。唐山市人民政府授予他“热心修路 为民造福”“热心建港 为民造福”的牌匾,这是对他功绩的最高褒奖,也是他一生奉献的见证。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爷爷是我最亲近的人。我是长孙,每年寒暑假,我都迫不及待地回到家乡,与爷爷相聚。那些日子里,爷爷总会牵着我的手,带我走遍县里的各个镇、乡、村。一路上,他给我讲述家乡的历史变迁、风土人情,让我对这片土地有了深厚的感情。他指着田间的庄稼,给我讲述着丰收的故事;他站在古老的村落前,给我诉说着家乡的历史。他总是叮嘱我:“马达,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能忘了家乡,这里是我们的根。”那些在乡间小路上的漫步,那些田间地头的欢声笑语,都成为了我最珍贵的回忆。
爷爷特别重视对我的思想教育,他带我瞻仰李大钊故居和李大钊纪念馆。在那里,他神情庄重地给我讲述李大钊先生的英勇事迹,眼神中充满了敬仰与自豪,让我感受到了先辈们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伟大精神。他鼓励我要努力奋斗,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那时的我,虽然还不能完全理解这些话的深刻含义,但爷爷的话,却如同一颗种子,在我的心中种下了奋斗的信念。从那时起,“努力奋斗”这四个字就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我前进的动力。
今年的春节,是我永生难忘的一个春节。爷爷已经病得无法进食,看着他日渐消瘦的面容,我心急如焚。然而,爷爷却强打着精神,拉着我的手,说出了那段让我铭记一生的话:“我这一辈子想的都是国家,为的都是人民,没有过一点私心,没图过半点私利,我没有坑过人,没有害过人,没有糟践过人,没有骗过人,多大的贡献谈不上,一辈子就做了一件事,就是为人民服务。”爷爷的话,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他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爷爷的一生,不仅在事业上成就斐然,在做人方面更是令人敬佩。在生命弥留之际,他依然心系他人,不给组织添麻烦,再三叮嘱丧事从简。他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质和无私奉献精神。
如今,爷爷已经离开了,但他的音容笑貌却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我都会想起他的教诲,想起他为了事业和家乡拼搏的样子,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力量,支撑着我勇敢地走下去。
爷爷,我会永远思念您。您的教诲,我会铭记一生,愿您在天堂安息,我会带着您的爱与期望,勇敢地走下去。
(作者马达,乐亭县闫各庄镇刘马庄村人,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北京市物流业务分公司副总经理、工会主席)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