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纪事:改变我命运的一次演讲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安景刚 发布于:2025-07-23 11:20:09
我少时贪玩,学习方面油盐不进,初中时唯一感兴趣的课程就有两门:一门是平面几何,因为它可以让我从点线面的角度深入认识世界;另一门是语文,因为语文老师李春森经常让我朗读课文,让我在总成绩接近倒数的情形下保有一丝尊严,并且由此逐渐培养了我爱好演讲的兴趣。
在我的记忆里,有过多次演讲的经历,从中专时参加第一次演讲半途忘词,到毕业分配到基层后的第一次进城演讲,再到河北职工医学院进修时的保定市大学生演讲,以及后来工作中经常参加的各类演讲活动。其中有一次演讲直接改变了我的命运。
1990年的9月,我从唐山卫校毕业,被分配到闫各庄医院。我本来学的是西医,报到时,正赶上放射科有一位前辈即将调往县医院,于是就补了放射科人员的缺儿。那是一段心情失落的日子,自己没有如愿留到县城,更不要说市里了(原本有希望到煤炭医院工作),况且又没有从事医疗,整天用力挪动着X光机的长臂,对焦、调参数、拍片,或者在漆黑的房间里,紧盯着屏幕上的黑白,寻找不同于正常显示的病变。
那也是一段激情澎湃的日子,因为毕竟年轻啊,所以就开始疯玩儿:弹吉他,打台球,借酒消愁。清楚地记得,当时还有一位休学的中文系大学生,经常跑到我那里向我灌输“自由”和“民主”,闫各庄农行专门有一间台球室,我经常被一位女同事的男朋友叫过去打台球,他唱歌特别好听,一边出杆一边哼着姜育恒的那首《再回首》。
转过年,快到7月份的时候,县卫生局向基层医院下发了一个通知:欢迎医务人员参加建党70周年演讲比赛——那时,闫各庄医院正在创一甲(一级甲等医院),大家意气风发,干劲十足,多有奉献,我也深有感触,于是就报了名,琢磨着写了一个十来分钟的稿子。
到了正式比赛的这一天,不巧天降大雨。我骑行24华里急匆匆赶到会场时,主持人正好叫到我的名字,就这样,我像只落汤鸡一样站到了讲台上,看到下面人们冲着我哄笑,我定了定情绪,即兴来了一段开场白: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然后用煽情的词句把医院创甲的真实事件,一一串联起来,循序渐进中逐步升华,直到最后扣到主题。演讲结束的刹那,台下似乎也停顿了那么一瞬,然后才听到大家一个劲的鼓掌声。
记得当时参加这次演讲的评委,除了卫生局主要领导外,还有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和县委党校的领导,大家一致给我打了最高分,从而结束了县医院一位演讲前辈垄断卫生系统演讲比赛第一名的历史。
这次演讲过后没几天,我就接到卫生局的调令。自此,我彻底弃医从政,走上了和当初预想完全不同的人生……
(作者安景刚,乐亭县政协常委、社会法制和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