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史海钩沉:清朝皇帝为乐亭籍李兰家族颁发的圣旨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史德新 史丽月     发布于:2025-07-23 11:11:51


读乐亭.jpg

圣旨,作为中国封建帝制下帝王命令或言论的载体,是古代帝王权力的直观展示与象征。在封建等级制度下,圣旨依官员品级有着严格区分:颁发给一品至五品官员的称作“诰命”,六品以下官员所获则为“敕命”。于清朝,皇帝为生者颁布圣旨称“封”,为死者追授称“赠”,其中“诰封”便是追加给已故之人的一种崇高荣誉。例如皇帝推恩于朝廷重臣,会授予其本人、妻子及父母相应官爵,在世者受封,逝者获赠,以此达成“光宗耀祖”之愿。

圣旨因具体内容,在措辞上主要采用“诏曰”“制曰”“敕曰”三种形式。“诏曰”,用于诏告天下,凡遇重大政事需向全体臣民公布时,便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起始;“制曰”,是皇帝表达皇恩、宣示百官所用,当圣旨中彰显皇恩浩荡之意时,皆以“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开头,且仅用于晓谕百官,并不下达至普通百姓;“敕曰”,带有告诫之意,常用于皇帝给官员加官进爵之际,意在告诫为官者要戒骄戒躁、持续奋进。

清朝多位皇帝曾为李兰家族多人颁发圣旨,这一现象充分彰显出李兰家族在当时地位的显赫。

李兰,字汀倩,号西园,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卒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其家族世代居住在直隶乐亭县栗家湾坨村,后迁至乐亭镇西街南后巷。李兰的曾祖李良佐,字洪灿,获“乡饮大宾”称号。明朝末期,他前往山东济南、兖州经商,将所得盈利用于家乡修桥补路,深受乡民依赖。祖父李本恭,曾为父亲去山东讨债,见到无力偿还之人,便当面销毁欠据,其善举至今仍被人们传颂。父亲李拔,同样善行乡里,被推举为孝廉方正。

李兰命运坎坷,7岁丧母,15岁丧父,在继母的教导下成长。他天赋异禀,“五岁通句读,六岁能举忠孝二字解说大义,娓娓动人”。启蒙阶段,由乐亭城关秀才出身的肖老先生执教。在私塾中,李兰因才华出众,备受肖老先生器重。肖老先生担心自身学识不足耽误其学业,遂出面周旋,让李兰转拜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乡荐举人出身的吴班为师。李兰跟随吴班学习十余年,学业进步显著。期间,吴班爱惜其才华,力邀当地豪门望宦肖老先生出面,促成将自己的次女许配给李兰为妻。

康熙五十一年(1711年),21岁的李兰补为弟子员;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参加顺天府科考,一举夺得举人第一名;次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常,授予翰林院检讨一职(负责掌管国史编纂)。此后,他不断升迁,先后担任日讲起居注官、户部给事中(执掌纠正与规谏之责)。李兰深受皇恩,曾钦命担任江南主试,负责癸卯、甲辰两科的阅卷工作。主考期间,他秉持公正,唯才是举,不徇私情,因而这两科选拔出的皆为才学出众之士。

雍正三年(1725年)四月,李兰被选拔任命为江右督粮道。到任后,他积极清查弊端,推行革新举措,政绩斐然。尤其是对漕运什军章程的改革,实现了利国利民的良好效果,深得民众信赖。雍正五年(1727年)七月,李兰赴任湖南按察使。任职期间,他勤勉政务,不辞辛劳,审理案件必定亲自到场,反复核实情况后才定案;遇到冤案,立即着手平反,常常废寝忘食、通宵达旦。经过八个月的努力,李兰基本肃清了湖南民间积压的刑宪案件,当地官绅对他敬畏有加。

戊申年(1728年)三月,李兰升任江西布政使。当时恰逢秋季歉收,百姓生活艰难,李兰奏请朝廷发放三万石平粜粮,并减价出售,以缓解灾民疾苦。次年夏季,大邑等县遭受严重洪涝灾害,他亲自前往灾区督赈,顶着酷暑,徒步涉水,走遍各个村落查看灾情,妥善安置灾民住房,鼓励农民开展生产自救,同时紧急请求朝廷拨款修复水毁工程。戊申年(1728年)八月,李兰奉命代理江西巡抚印务;壬子年(1732年)四月,补任江西按察使,不久后升任安徽布政使。在安徽布政使任上,他鉴于江南人文荟萃,便亲自带领下属振兴文教,宣扬圣德教化,移风易俗,促使当地民风得到显著改善。在江南任职期间,李兰主持修建了众多惠民工程,如蓼花池水口清淤、严家闸旧坝维修、南丰两邑圩堤修复等,深受当地百姓称赞。此外,他提议开挖的朱家山河,至今仍让吴地民众受益。

因政绩卓著,雍正皇帝在圣旨中称赞李兰“十连班峻,藩宣先守土之臣;九牧任专,方岳表莅官之范”。李兰一生热衷藏书著述,常派人到外地购置图书,藏于瞻园别室,每日坚持吟诵。虽著述颇丰,但大多流失,从现存于邑人史梦兰所撰《乐亭四书文钞集》中收录的《举贤才所知》《君子无众寡》《所恶于下》《温故而知新》等文章,仍可领略其文采斐然、温文尔雅的大家风范。李兰为官清廉,政绩突出,深受朝廷重视,得以封妻荫子。

李兰的次子李掖垣,字司直,号南浦,官居二品,历任光禄寺署正、大理寺左寺丞等职。后因京察获一等,被授予湖南桂阳直隶州知州。任职期间,他审办前任遗留的数百件未结案件,每次审断都形成公文,汇编成五卷《蓉城谳案》。在任七年后,升任广西庆远府知府,尚未到任,又被委派代理桂林府知府,一年后才赴庆远府任职。当时东兰州瑶人劫杀旅客,李掖垣奉命缉捕,因逾期未完成任务被撤职归家。十年后,乾隆皇帝巡视天津,李掖垣进献诗册,蒙恩被特授河南彰德府知府,乾隆皇帝还为其家宅亲笔御题“帝赐慈年”匾额。到任后,他捐出俸禄修葺大成殿、魁星楼,增加书院膳食费用,深受当地士民爱戴。后来因母亲年迈,李掖垣辞官还乡,专心侍奉母亲,闲暇时教导子侄读书学习。他认为人立身应以小学教育为本,还重新刊刻了《小学集解》一书。

李兰的侄子李维垣,字启藩,号润川。乾隆十八年(1755年)被选拔为贡生,乾隆二十五年考中举人,先后担任山东邱县、藤县知县。母亲去世守孝期满后,补任奉天宁海县知县。李维垣为官清廉,行事谨慎,颇具治吏才能,每日晨起处理公务,满桌的讼事文件,他都能迅速决断。在奉天任职期间,他积极修葺学宫书院,为当地文教事业发展立下功劳,深受上司赏识,后被调署奉天治中事,晚年因病告老还乡。

李兰的季子李词垣,字掌丝,为廪贡生,曾任山西长子县知县,后调任云南宁晋州佐。他性格放荡不羁,蔑视世俗,擅长诗歌创作,精于书法。即便公事繁忙,也从未停止文章写作,还乐于培育后辈,在宁晋任职时教导的学生中,有人考中进士并担任显要官职。后来因其子李广滋获贡赠,他被追赠为奉直大夫。

李兰的孙子李广滋,字卷山,自幼聪明好学,擅长诗古文辞,很好地传承了家族的学问。嘉庆五年(1800年)考中举人,嘉庆十四年(1809年)考中进士,被选为庶常,授予翰林院编修一职,后担任福建道监察御史。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担任会试同考官。嘉庆末年,皇上东巡时,李广滋因奏言触怒皇上,被贬官发配乌鲁木齐,然而到发配地仅十天便获赦免召回。李广滋生性豁达洒脱,风度颇似晋人,发配归来后,更是纵情于饮酒赋诗,不再过问世事。道光初年(1821年),直隶制军蒋砺堂聘请他担任保定莲池书院讲习,一时间众多文人名士纷纷与他交往。他著有《窗南草》《塞游草》《闲中吟草》《雪泥鸿爪集》《保阳集》等作品。

李兰的曾孙李荃,字存旨,自幼聪慧,悟性极高,性格敦厚,孝顺友爱。8岁时便能通晓《毛诗》,长大后,对经史典籍融会贯通,对传统制艺规法不屑钻研。初次参加秀才考试便名列第一,享受官府给予的薪资。嘉庆十三年(1808年)考中举人,后由方略馆誊录议叙知县,担任河南上蔡县知县,以清正廉明的为官作风著称。李荃在公务之余,坚持阅读文史书籍,无论严寒酷暑从不间断,尤其关心县中文教事业,定期前往县学讲学,并亲自校阅生员文章。任职数年后,因要奉养双亲辞官还乡,最终在家中去世,年仅44岁。

李兰家族历代多人入朝为官,深受朝廷倚重,众多族人获朝廷封赠。以下是经搜集、整理的清朝皇帝为李兰家族颁发的47道圣旨原文,现予以发表,期望借此彰显乐亭深厚的文化底蕴。

 

康熙皇帝于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宣猷服采,中朝抒报最之忱,锡类推恩,休命示酬庸之典。尔李拔,乃翰林院检讨李兰之父。令德践修,义方夙著,诗书启后,用彰式榖之风,弓冶传家,克作教忠之则。兹以覃恩,赠尔为文林郎,翰林院检讨,锡之敕命,呜呼!笃生杞梓之材,功归庭训,丕焕丝纶之色,泽及泉台。

 

制曰:壶教凝祥,懋嘉猷于朝宁,国常布惠,扬休命于庭闱,尔翰林院检讨李兰之母高氏,勤慎宜家,贤明训后,相夫以顺,舍内美于珩璜,鞠子有成,树良材于桢干,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呜呼!昭兹,令善之声荣施,勿替食尔,劬劳之报,遗范长垂。

 

制曰:鞠育恩深,母道无殊,先后劬劳,念切子心,并重瞻依。尔翰林院检讨李兰继母赵氏,毓自茂族,嫔于德门,婉嫕为仪。克继承匡之媺,贤明示训,尤彰式榖之风。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呜呼!传雅咏于鸤鸠,均平著范,慰私情于乌鸟,休泽永膺!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丹地储才,妙简金闺之彦,木天奉职,夙推玉署之英。尔翰林院检讨李兰,学通载籍,品著圭璋,珥笔西清,曾预窥乎四库,分藜东观,雅擅誉夫三长。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呜呼!掞藻称论,思之选疏荣及清切之班,渥泽宜承,素修加励。

 

制曰:丕绩奏于中朝,端赖闲家之助宠章,颁乎庆典,宜分齐体之荣。尔翰林院检讨李兰妻吴氏,早习女仪,克修妇职,鸡鸣交儆,既砥节于素,丝蚕绩执劳,用邀恩于紫绋。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呜呼!巾桂彰和,顺之风鸾,书诞贲廷陛焕褒嘉之命,象服茂膺。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

 

雍正皇帝于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衷臣报绩,爰归美于贻谋,司士诏功,必遡原于绳武,殊荣荐被,积代增华。尔李本恭,乃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之祖父,衍绪开先,垂庥裕后孙,枝挺秀聿昭树德之符。世业丕昌,大启承家之学。兹以覃恩赠尔为通奉大夫。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锡之诰命。呜呼!锡五章而敷泽,珂里流光,推三叶以承恩德门,袭庆祗膺茂典,永荷宠绥。


制曰:鸿恩锡类,聿彰贻榖之,休令范宜家,益著含饴之媺,式逄庆典,爰沛殊施,尔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之祖母王氏,度叶珩璜,训娴图史,心庄体顺,著壶范于中闺,善积庆余,表母仪于奕世。兹以覃恩,赠尔为夫人。呜呼!播兰防之芳泽,宠被重闱,扬芝检之徽音,光流华胄,荣章荐逮,德范犹存。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夙夜宣劳,事君资于事父,云霄布泽,教孝实以教忠,特贲丝纶,用光阀阅。尔李拔,乃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之父。掺修淳笃,矩范严明;术在诗书,克启趋庭之训;业恢堂构,实开作室之模。兹以覃恩赠尔为通奉大夫。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锡之诰命。呜呼!锡天府之微章,殊荣下逮,际人伦之盛美,茂典钦承,祗服诰词,永光誉问。

 

制曰:家声昌大,夙彰式榖之;休壶教贤明,不替树萱之;慕适逄上庆,用锡殊荣。尔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之母高氏,敦习礼规,恪循箴训;寝门治业,著恒德于贞心;闺塾授经,寓慈风于雅范。兹以覃恩赠尔为夫人。呜呼!恩能育子,挺杞梓之良材;善必称亲,被笄珈之茂宠;祗承嘉奖,永播徽音。

 

制曰:母因子贵,初无先后之殊;孝以忠成,用遂显扬之;志式志臻,庆典载锡荣章。尔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之继母赵氏,慈教有方,惠心素著;蕴均平之德爱,每过于所生;流令善之声恩,不异于自出。兹以覃恩,赠尔为夫人。呜呼!被鸾珈之温丽,懿范攸昭;荷凤诰之辉煌,徽音式畅;承兹光命,表乃遗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十连班峻,潘宣先守土之臣;九牧任专,方岳表莅官之范。保厘是寄,僚属具瞻。尔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综务精明,持躬恪谨,敛财均用,平赋式于权衡;宣化承流,宁闾阎之干,止式逄庆典,用锡恩纶。兹以覃恩,特授尔阶通奉大夫。锡之诰命,呜呼!天章贲宠,懋膺车服之荣,民俗协和,益展阜成之效;勉图终誉,永荷荣光。初任翰林院庶吉士;二任翰林院检讨;三任日讲起居注官;四任户科给事中;五任户科掌印给事中;六任江西督粮副使道;七任湖南按察使;八任江西布政使;九任江西按察使;十任今职。

 

制曰:奉职恪共,懋举劳臣之绩;同心黾勉,载嘉德配之贤;壶范攸昭,国恩斯沛。尔江南江宁布政使司布政使李兰之妻吴氏,毓自名家,嫔于望族,采藻苹于碧涧;允襄修祀之诚,咏紽緎于素丝;克励自公之操。兹以覃恩,封尔为夫人。呜呼!被宠光于象服,懿问交流;锡荣奖于鸾章,惠风益畅;祗承显命,弥励阃仪。

      

雍正十三年九月初三日

 

乾隆皇帝于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束寺祥刑,实赖平反之佐;枫宸霈泽,爰酬展采之劳。尔大理寺左寺正加一级纪録一次李掖垣,才猷敏练,品谊端良;执宪无阪体,好生于法外。引经能断,求止辟以协中。兹以覃恩,特授尔阶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呜呼!宠章荐被,用昭丹笔之仁;明允益资式,焕彤纶之色。

 

制曰:勤宣声绩,聿微服采之才;茂著规型,式奖同心之媺。尔大理寺左寺正加一级纪録一次李掖垣之妻孔氏,夙谙内则,作配名门;训典娴明,允协珩璜之庆;礼仪纯僃,克彰苹藻之风。兹以覃恩,封尔为宜人。呜呼!荷天宠以流芳,鱼轩焕采;被国恩而永誉,象服增荣。

 

乾隆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乾隆皇帝于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  皇帝制曰:作牧重于专城,遂委一州之任;亲民莫如长吏,远逾百里之荣。尔湖南桂阳州直隶州知州李掖垣,才谞夙优,精勤尤著;厘剔吏胥之獘,人惮严明;勾稽案牍之烦,政无留滞。兹以覃恩,特授尔阶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呜呼!饬乃官方,既效能以奏绩;劳于王事,宜宠酬庸。

 

制曰:良臣宣力于外,效厥勤劳;贤媛襄职于中,膺兹宠锡。尔湖南桂阳州直隶州知州李掖垣之妻孔氏,终温且惠,既静而专;綦缟从夫,克赞素丝之节;苹蘩主馈,爰流彤管之辉。兹以覃恩,赠尔为宜人。呜呼!敬尔有官,著肃雍而并美;职思其内,昭淑慎之遗徽。

 

制曰:在公必敬臣心,每待助子闺闱;齐体维均国典,必疏荣于继续。尔湖南桂阳州直隶州知州李掖垣之继妻俞氏,以顺为正,无成有终;柔嘉克踵乎前,徽珩璜流;誉庆泽用,昭其嗣美,翟祎增光。兹以覃恩,封尔为宜人。呜呼!如纶如绋,勿忘象服之荣;宜室宜家,允副鸾书之宠。

 

乾隆二十六年十一月二十日

 

乾隆皇帝于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求治在亲民之吏,端循良教;忠励资敬之忱,聿隆褒奖。尔李范,乃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李维垣之父,褆躬淳厚,垂训端严;业可开先,式榖乃宣猷之本。泽堪启后,贻谋裕作牧之方。兹以覃恩,赠尔为文林郎,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锡之敕命。呜呼!克承清白之风,嘉兹报政;用慰显扬之志,昭乃遗谟。

 

制曰:朝廷重民社之司,坊推循吏;臣子禀冰渊之掺,教本慈帏。尔倪氏,乃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李维垣之母,淑慎其仪,柔嘉维则;宣训词于朝夕,不忘育子之勤;集庆泽于门阁,式被自天之宠。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呜呼!仰增顾复之恩,勉思抚字;载焕丝纶之色,永贲幽潜。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分符百里,必遴出宰之材;报最三年,爰重懋官之典。尔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李维垣,雅擅才能,克宣慈惠;抚绥有要,常深疾痛;在已之心,怀保无穷;不忘顾复,斯民之责。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呜呼!前劳已茂,用褒制锦之能;来轸方道,益励饮冰之操。

 

制曰:良臣宣力于外,效厥勤劳;贤媛襄职于中,膺兹宠锡。尔山东东昌府邱县知县李维垣之妻王氏,终温且惠,既静而专;綦缟从夫,克赞素丝之节;苹蘩主馈,爰流彤管之辉。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呜呼!敬尔有官,著肃雍而并美;职思其内迪,黾勉以同心。

 

乾隆三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政先领郡,虎符寄千里之权;职重专城,熊轼表万民之牧。尔河南彰德府知府李掖垣,才猷卓牵,资性宽和;易俗移风,广德心而登治理;饬躬率属,谨亮节以树风声;巨典式逢鸿章宜锡。兹以覃恩,特授尔阶朝议大夫,锡之诰命。呜呼!登御屏而纪绩,永励素丝;沛纶诰以推恩,式荣华衣。

 

制曰:太守本修齐,以出治绩;著黄堂一人,念襄赞而酬庸,恩施紫诰。尔河南彰德府知府李掖垣之妻孔氏,良臣德配,至圣名裔;助成五百里抚绥,蒲鞭先着;佐得二千石保障,竹马欢迎。兹以覃恩,赠尔为恭人,锡之诰命。呜呼!娴内则以相外,庭熏猷丕;焕播皇风,而昭主眷,锡命优隆。

 

制曰:在公必敬臣心,每待助于闺闱;齐体维均,国典必疏荣于继续。尔河南彰德府知府李掖垣之继妻俞氏,以顺为正,无成有终;柔嘉克踵乎,前徽珩璜流;誉庆泽用,昭其嗣美,翟祎增光。兹以覃恩,赠尔为恭人。呜呼!如纶如绋,勿忘象服之荣;宜室宜家,永荷龙章之宠。

 

乾隆四十二年五月初二日

 

乾隆皇帝于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七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委质策名,荣既膺夫;簪绂克家,纉绪光必,逮乎门闾。尔监生李星垣,乃现任河南彰德府知府李掖垣之兄,道足持躬,情殷训弟;经传诗礼,青缃扬雁序之辉;庆笃芝兰,丹绋焕龙章之丽。芳徽允懋,新典宜颁。兹以尔弟克襄王事,赠尔为朝议大夫,河南彰德府知府,锡之诰命。呜呼!被章服以增荣,聿显友恭之义;承丝纶而无忝,弥彰善庆之风。

 

制曰:教佐义方,内则允彰;夫懿范荣,敷闺闼朝恩,宜体乎私情。尔宁氏,乃现任河南彰德府知府李掖垣之嫂,贞淑性成,徽柔道协;身娴姆训,聿储卓牵之村;志禀慈徽,用衍炽昌之绪;丕昭淑慎,特贲丝纶。兹以尔叔克襄王事,赠尔为恭人。呜呼!龙章式焕,令仪着美于当时;象服钦承,名德益彰于奕叶。

                                    乾隆四十二年十二月初七

 

嘉庆皇帝于嘉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教子成名,克膺紫侯之选;为臣报最,用昭丹诏之隆。尔廪贡生,原任云南晋宁州吏目李词垣,乃现任翰林院编修李广滋之父,文章华国,科第传家;崇德象贤,善棕中丞之志。钟麟毓凤,又扬术史之休。兹以覃恩,赠尔为文林郎,翰林院编修,锡之敕命。呜呼!玉堂金马,陇西之世泽何长;黄绢素丝,天上之纶音时锡;励乃前修,永昌后嗣。

 

制曰:萱闱无分先后,名分维均蓂阶;用示褒嘉,宠荣无异。尔翰林院编修李广滋之前母吴氏,嫔于贵胄,出自名门;贞静幽闲,用衍睢州之庆;孝慈仁让,更呈麟趾之祥。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子非已出,犹竭拜献之诚;母与父同,宜食显扬之报。

 

制曰:居至三迁,母教无殊;父教命邀,一锡君恩,即是天恩。尔翰林院编修李广滋之母于氏,秉性温和,存心纯正;眼前玉树,培世泽发振家;声膝下金,连入词源,而光先绪。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念德化于生前颁兹,凤诰表荣华于殁后,永慰乌私。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西清东观,词章发千古之奇;学士文人,制诰荷九重之锡。尔翰林院编修李广滋,才推八斗,学富五车;白麻草诏,绳祖武以振家声;黄绢题诗,赞皇猷而歌帝德。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呜呼!槐树厅前,继先人之志;海棠花下,宜邀天子之荣。

 

制曰:主司中馈,不闻出户之声;克相外庭,共许宜家之助;懿范上闻,宠光下逮。尔翰林院编修李广滋之妻刘氏,素工女训,更励人伦,助成夫子之名蜚声。艺苑大起,文人之业,迈迹名山。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妇因夫贵,无负齐体之称;敕与诰同,用表同心之雅。            

 

嘉庆二十年十一月十七日

 

嘉庆皇帝于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子不先父,用昭锡予之伦;严以济慈,宜荷尊荣之典。尔廪贡生原任云南晋宁州吏目李词垣,乃现任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李广滋之父。陇西华胄,冀北名儒;学礼学诗,立椿庭以垂家训;为民为国,培梓砌而树官声。兹以覃恩,赠尔为奉直大夫,掌福建道监察御史,锡之诰命。呜呼!德能昌后,毓为柏寺之材;善则归亲,宜享蒿宫之报。

 

制曰:一人奏承,平于雅颂,端赖臣式百尔;歌郅治于,睢麟皆由慈训。尔现任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李广滋之前母吴氏,纯心贞固,令德柔嘉;著慈惠于生前,已见萱花之茂;裕报施于殁后,又征梓木之荣。兹以覃恩,赠尔为宜人,锡之诰命。呜呼!酬母氏之贤劳,五章用锡极天家之眷顾;再命旋颁光荣,闾里泽被泉台。

 

制曰:熊丸示训,素称萱室之贤;象服胜辉,又荷蓂阶之宠。尔现任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李广滋之母于氏,德侔孟母,贤比欧慈断杼;而声闷机前,克敦慈训;画荻而书传,沙上无负先型。兹以覃恩,赠尔为宜人,锡之诰命。呜呼!根深叶茂,素推培植之优;子贵母荣,用慰显扬之志。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朝廷重铁面之官,嘉谟入告;臣子尽石肠之职,旷典宜膺。尔现任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李广滋,学优凤苑,望重乌台;念切除奸,不避豺狼当道;心存郅治,常如日月经天。兹以覃恩,授尔为奉直大夫,锡之诰命。呜呼!技效批鳞,用著风霜之肃;功成绣虎,宜邀车服之荣。

 

制曰:雅化起于宫闱,端资贤后;洪恩施诸阀阅,又逮名媛。尔现任掌福建道监察御史李广滋之妻刘氏,出自名门,来归华胄;相夫以义,入名士而出名臣;为妇则贤,振家风还昌家运。兹以覃恩,封尔为宜人,锡之诰命。呜呼!念象服之是,宜山河并美;庆龙章之宠,锡闾里增辉。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宰官竭胞,与之诚心;存草野人,君重报施之旨,首在椿闱。尔太学生李务滋,乃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李筌之父,诗礼承先,簪缨启后;孝慈仁让,教家裕教国之方,鞠育抚摩保赤立保民之本。兹以覃恩,封尔为文林郎,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锡之敕命。呜呼!垂鲤训以最儿郎,箕裘丕焕,颁龙章而封爵秩,车服优荣。

 

制曰:母无分乎前后名分,维均君并示夫尊荣,丝纶特沛。尔河南汝宁府知府上蔡县知县李筌之前母刘氏,配于君子,宜其家人;兆麟趾于当年,原非已出;储凤毛于今日,无异亲生。兹以覃恩,赠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闺门盛事,著为玉树,生庭堂陛扬休,不负金萱在室。

 

制曰:臣子移孝作忠,重国命又重民命;堂陛推恩锡类,报椿晖更报萱晖。尔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李筌之母宁氏,恩勤育子,诗礼传家;亲诲功修,频劳画荻;学书之力,恪遵法度,曾验断葱截肉之形。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性著仁慈,裕母仪于百代,恩施浩荡,荷主眷于千秋。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谊笃靖共,入官必资于敬;功归诲迪,犹子亦教以忠;爰沛国恩,用扬家训。尔李实滋,乃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李筌之胞叔父,躬修士行,代启儒风;抱璞自珍,克发珪璋之秀;储材足用,聿彰杞梓之良。兹以覃恩,貤赠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呜呼!贻令问于经籯,书贻刻鹄;佩徽章于策府,宠贲回鸾;茂典丕承,荣名益劭。

 

制曰:家有孝慈之范美,以相济而成国崇;褒锡之文恩,以并推而厚。尔安氏,乃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李筌之胞叔母,德可相夫,教能启后;一堂环佩和音,克著其慈祥;五夜机丝,内治聿昭其柔顺。兹以覃恩,貤封尔为孺人,呜呼!溥一体之荣,施鸾章贲采;表同心于训迪,象服分光。

 

嘉庆二十四年正月初一日

 

嘉庆皇帝于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草野上父母之称,颂声顿起;蒿宫重丝纶之旨,旷典爰颁。尔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李筌,力除害马,化洽买牛;推食解衣,无忘阶前赤子;安良除暴,可告头上青天。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呜呼!四境之鸡犬不惊,民安如堵;一朝之丝纶下逮,家庆成图。

 

臣子宣猷布化,克尽共心;宫庭崇德报功,不遗其内。尔河南汝宁府上蔡县知县李筌之妻王氏,以顺为正,既静且和,相夫子以鸣琴;功成解阜,宜家人而主馈,绩著修齐。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象服是宜,焕为云霞之色;龙光下逮,莫负纶绋之恩。

嘉庆二十五年八月二十七日

 

道光皇帝于道光元年正月初一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臣子不分大小,报效维均;国家特重丝纶,推尊无异。尔江苏铜山县巡检加一级李篯,笔战棘闱,名登芸馆;佐琴堂以出治,遗爱一方;抚花县而宣猷,循声四著。兹以覃恩,授尔为登仕郎,锡之敕命。呜呼!驰驱王事,固征抱负之不凡;渥沐皇恩,莫忘遭逢之非偶。

 

道光元年正月初一日

 

道光皇帝于道光八年十一月初九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风化先于一邑,学校宜崇;人材出自诸生,师儒并重。 尔直隶保定府满城县教谕李清泰,持躬有素,奉职无惭;教以诗书文义,实资于讲习谕之礼,让士品正籍以陶成。兹以覃恩,授尔为修识郎,锡之敕命。呜呼!前劳已著,用褒训诲之能,后效方长,益励渐摩之术。

 

道光八年十一月初九日

 

道光皇帝于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十五日颁发圣旨文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祥征三异,定非百里之才;化洽十奇,宜荷九重之锡。尔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知县李清泰,战胜乡闱,教成学校,以卓异而升明府。抱负非凡,本循良而任专城,经纶丕焕。兹以覃恩,授尔为文林郎,锡之敕命。呜呼!敬尔有官,特布丝纶之旨;慎乃在位,莫忘报效之诚。

 

制曰:化起闺门,端赖同心之侣;恩施宦海,不遗齐体之人。尔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知县李清泰之妻张氏,素娴女训,更重官常,佐夫子以惠茅檐;解衣推食,拯小民而登荏席,后舞前歌。兹以覃恩,封尔为孺人,锡之敕命。呜呼!夫贵妻荣,如星之有耀;国恩家庆,壮乡里而生辉。

 

道光二十八年三月十五日

资料来源:《李兰家族家谱》(铅印本),原为栗家湾坨李勇增收藏、提供。

编撰整理:史德新,乐亭县文联原主席;史丽月,乐亭县综合职业技术学校教师)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