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民风民俗:乐亭风味小吃——吊桥缸炉烧饼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李家福     发布于:2025-07-23 11:01:34


读乐亭.jpg

一场小雪过后,快递员登门送来一个包裹,赶紧打开查看,原来是三妹从乐亭老家寄来的家乡土特产——吊桥缸炉烧饼。看见摆在眼前孩提时代喜爱的美食,一股思乡之情油然而生……

还记得是冀东抗日暴动后的第二年夏季,刚上小学的我,跟随祖辈从乐邑东厢夏庄老母庙(今毛庄镇新村)临时迁居县城。暂住城内东马道浴池后身儿的一户坐北朝南、侧门向东开的民宅。

东马道的北口是县城古城墙遗址——吊桥。古代建城必挖护城河,用河水把城围起来,出城进城都要过河,河上高架可操纵能起能落的栈桥,俗称吊桥。到了清末民初吊桥早已拆除,但是,古城墙的门洞尚在,那种从前清传下来经营特产小吃——缸炉烧饼的店铺,就坐落在吊桥门洞边上。而且,唯有“吊桥缸炉烧饼”才是正宗,名噪京东,远销关外。

所谓缸炉,就是将通用的半壁陶瓷水缸,横卧在平台砌成炉灶上,用炭火烧热缸壁,再将做好的夹馅儿烧饼逐一用手背托贴在炉壁上。因炉壁有一定热度,上煎下烤,使烧饼熟透。炉火忌暴又忌弱,暴了烧饼易糊,弱了烧饼会夹生,全凭经验看炉色。这种美食采用油面、水面叠加摊平,卷成长条再切成小段,捏擀成层层相间的饼皮。再用肥肉、白菜、葱花调料拌馅儿。虽是肥肉,吃在嘴里却是香儿不腻,口感极好。用缸炉烤出的烧饼色泽浅黄,附在表面的芝麻和外皮酥脆而层次分明,焦、脆、香、酥……

说起我与缸炉烧饼的渊源还与两件往事相关。学龄前,我和五叔家与我同龄但生月小的家禄幼弟,分别由姑姑和表姑照料,而每天的零食就包括一枚缸炉烧饼。事也凑巧,上小学后晚上住在大爷大娘家,而每天晚上的夜宵也都有好吃的缸炉烧饼。因此与这种家乡著名小吃自幼就结下了不解之缘。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外出求学、毕业留校到退休赋闲,六七十个年头过去了。但乡愁时时涌动,儿时记忆犹新。感谢三妹的盛情,让我有机会回味儿时的“口头福”,年年适时邮寄。不敢怠慢,赶紧挑选几个烧饼,放在微波炉烘烤,慢慢咀嚼,细细玩味。年轮逆转,思绪流淌,穿针引线,逐渐连缀成一首双调《西江月》:

半壁陶缸横卧,满膛炭火通红。上煎下烤热均衡;鼓状焦黄脆硬。

猪肉白菜拌馅,精粉面皮数层。芝麻酥脆味香浓;京冀民俗烧饼。

(作者李家福,乐亭县毛庄镇新村人,沈阳《新农业》杂志原主编)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