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园纪事:大树传奇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李勤 发布于:2025-04-09 16:09:41
我小的时候,家乡史庄树木繁多,绿树成荫,一片葱茏。街道两旁或房前屋后,到处都是杨柳树,或榆树、槐树。微风吹来,枝条摇曳,绿叶依依,婀娜多姿,把史庄装扮的郁郁葱葱,生机盎然,如诗如画,十分可爱。
骄阳似火的三伏,这些绿树洒下一片片树荫,供汗流浃背的人们休闲乘凉。尤其在午饭以后,人们相继走出家门,集聚在树荫之下,说笑聊天,十分惬意。
然而,在这些树木之中,最显眼、最惹人注目的是当数李焕满家的一棵大榆树。这棵大榆树高达40多米,一搂多粗,且挺拔笔直,树冠枝叶茂密,状如“皇盖”,十分美丽。在全庄的树木中出类拔萃,鹤立鸡群。看到它,你会想到毛主席的诗句:“刺破青天锷未残”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其雄伟壮观,叹为观止。
这棵树是史庄的标志,也是史庄的灯塔。漂流在外的游子自远方归来,远远的看见这棵大树,就会感受到回家的幸福;外地陌生人来史庄探亲访友,不用问路,直奔这棵大树即可到达史庄。因此,说这棵大树是史庄的灯塔并不为过,
虽然如此,大树也曾给有的人家带来过烦恼。有一个时期突然出现了丢鸡的现象。那时候。大部分人家过的都是穷日子,为了增加一点收入,养几只鸡是普遍现象,因为鸡蛋除家用之外,还可以卖钱换回油、盐、酱、醋等生活必需品。所以,虽然丢鸡算不上多大的财产损失,但终究影响了家庭收入。因此,丢鸡让人惋惜又让人愤恨,但又找不到丢鸡的原因,只好把鸡关在家里。可是,关在家里的鸡又不肯下蛋,岂不让人左右为难?
没过多久,有人发现丢失的鸡是被一只苍鹰吃掉了,而且这只鹰夜里就住在这棵大树上,白天离开大树在高空盘旋,两只犀利的鹰眼远眺四野,近察秋毫,发现街上有鸡即刻俯冲下来,瞬间将鸡抱走,因此人们又管它叫“老抱子”。
丢鸡的原因找到了,但它高高在上,你又能将它如何?而就在丢鸡人无奈之际,大树对面来了一位带枪的陌生人。有一天上午,陌生人在门口擦枪,人们好奇上前围观。其中有人历述苍鹰抓鸡的罪行,请求开枪射击以示惩罚。开始陌生人以子弹缺少不肯答应,后经多人攒求终于同意。只见他将子弹上膛,举枪向苍鹰瞄准,只听“啪”的一声,但未见苍鹰落地,却见苍鹰振翅起飞,在空中盘旋。正当人们仰望之际,苍鹰忽如闪电一般急速落下,正好落到陌生人的头顶上,并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陌生人的帽子抓走,绕树三圈之后,将帽子丢弃在大树的树杈上,然后扬长而去。只有陌生人的帽子在树杈上摇来摇去。人们猜想,这是苍鹰对陌生人的报复。
不久,又发生了一起与大树有关的事情。
刘志一的通讯员小黑奉命去汤家河执行任务。刚一出门就被敌人的“眼线”发现,密告胡坨警察局。随即,治安军一个排紧急出动追捕,妄图抓住小黑,立功请赏,
其实这是敌人的一厢情愿,小黑并非等闲之辈,想逮住小黑谈何容易?首先,他有坚强的革命意志,对党忠心耿耿。另外,他正逢妙龄,二十来岁,风华正茂,青春焕发,曾在城市戏院演过武生,手脚利索,身手不凡,而且他天生机灵,反应敏捷,想逮小黑岂不是白白做梦?
可是,这群匪徒邀功心切,贪婪成性,尽管跑得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仍不放弃,穷追不舍。小黑为了脱离危险,甩掉“尾巴”,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件,巧妙的躲闪,时隐时现与敌人周旋,把敌人戏弄的蒙头转向。
小黑一路奔跑来到史庄,见有一棵高大的榆树,知道可以藏身,但闪身进入大树院内,只见前面有一副捞桶的三齿铁锚,并且拴着绳子。小黑便顺手抛到屋顶,借助绳索蹬上房顶,再把铁锚甩到树杈上,再借绳索爬到树上,坐在树上观察敌人动静。
这时匪徒们见小黑进入大院之内,也都一拥而入。可是,到院子之后,只见鸡飞狗叫,并不见小黑踪影,以为小黑跳墙逃走了。于是便一心抓鸡逮鸭。匪徒们觉得拿枪抓鸡不方便,便纷纷把枪靠在大树上。
小黑见此光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把铁锚坠落下来,钩住枪带,轻而易举的就把步枪钩到树上。他趁匪徒抓鸡的机会,不费吹灰之力获得三支步枪。丢下的匪徒以为先走的同伙儿把枪带走了,所以并不在意。
敌人走后,小黑从树上下来,心情振奋,遂高声朗诵李白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还有一宗事件与大树息息相关。
有一年秋天,一条大蛇在大树的树干上蜿蜒向上爬行,弯弯曲曲,又粗又长。边爬边口吐红信,旁若无人。蛇的出现引起一群燕子的惊慌,因为大树之上有它们的窝巢,巢内有它们的雏燕和燕卵。它们围着大蛇边飞边喳喳乱叫,企图阻止大蛇前进。可是,大蛇并不在乎燕子的阻挠,依然我行我素,继续向上爬行。不久便爬到燕窝之上,尽情吞食雏燕和燕卵,而且贪得无厌,吃掉一窝再换一窝,把雏燕和燕卵顷刻扫荡一空,但仍不满足,依旧在树枝上搜寻。
大蛇的这种强盗行径,激起了燕子们的极大愤慨,尖叫着向大蛇发起攻击。啄击蛇的全身,但蛇有鳞片,燕子身单力薄,对大蛇的啄击无关痛痒,不能构成威胁。这时有聪明的燕子开始啄击蛇的双眼,但危险极大,有七八只燕子因啄击蛇眼而葬身蛇腹,但这并未吓退燕子,仍旧勇敢的轮番向蛇眼啄击。大蛇终因寡不敌众被燕子啄瞎双眼,掉下树来,摔死在地上,结束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
燕子们这种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团结奋战的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作者李勤,乐亭县汤家河镇史庄村人,坨港铁路退休职工)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