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文苑泛舟:中医情深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齐平     发布于:2025-04-09 16:08:02


151543010jf2.jpg

多年来,笔者对中医一直有着很深的情缘。因为通过“学之,用之”,中医给我的回报“不但多多,而且受益终生”。我是1974年底从乐亭县中医班应征入伍的。从进班学习到当兵,时间刚好9个多月,基本上学完了中医理论课程。

一提到中医,人们一般都会认为是指通过“望、闻、问、切”给人看病的医生。其实根据《现代汉语词典》和相关专业书籍对“中医”二字的解释,中医属于专用医学术语。主要有两个含义:一是指中国固有的医学;二是指用中国医学的理论和方法治病的医生。前者主要指物,即老祖宗留下来的各种医学书籍;后者则主要指人,即利用老祖宗遗传下来的理论和方法给人看病的医生。本人提到的中医,主要是指通过学习中医理论和方法,并将其运用于给自己治好病、合理强身健体,并偶尔帮助他人解除病痛。

牢记恩师教诲

在中医班的老师中,有一位年纪偏大,临床经验丰富,医学理论知识渊博,并曾多次被聘为唐山地区中医学习班讲师的资深中医,他就是我的恩师秦德润。

当时为了解决中医人才青黄不接和后继无人的难题,乐亭县卫生系统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于1974年3月举办了一期中医培训班。培训班由乐亭县医院名医秦德润、张岳中(中西医结合)等老师授课,计划培训两年时间,然后分配到各乡镇医院和县城医院跟班实习数月成为见习中医,最后随着临床经验的不断提升再转为正式中医。

就在这一年的1月8日,高中刚刚毕业的我,有幸成为中医培训班中的一员。那时候每天由几位老师轮流给我们授课,但担任中医课主讲的是秦德润老师。

秦老师生于1929年3月,乐亭县于家坨村人,副主任医师,历任乐亭县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主任,乐亭县中医医院副院长,唐山市中医学会副秘书长,乐亭县中医学会理事长。秦老师于1942年开始在药店跟班学医,3年后从师于当地名中医王恒可,并在其精心指导下利用3年时间研读了大量中医经典著作和临床各科名著,掌握了必要的应诊基本技能,为其后续深入研习中医理论,提高看病诊病实际技能打下了坚实基础。1948年,他开始独立应诊,10年后因其医技高超而被选调到乐亭县医院中医科工作。1956年和1964年,曾先后在河北省中医进修学校和河北中医学院进修深造,系统学完了指定的中医经典著作和各家学说。

回医院工作后,在给病人看病的同时,他充分利用业余时间,系统筛选、总结自己长期积累的治疗经验,积极著书立说,先后发表了30余篇中医学术论文,著有《验方集锦》《王清任学术讨论会论文选编》,并主编了《中医经验选编》一书。从1979年开始,他连续多次被聘为唐山地区中医学习班讲师,重点讲授《伤寒论》《金匮要略》等汉代名家张仲景的著作。秦老师在中医内科、妇科、温病、疑难杂症等多方面均有深入的研究和独到的治疗经验。

正因为他有深厚的中医理论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之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所以他讲的课很受同学们欢迎和喜爱,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更是把他当成自己崇拜的偶像。由于领悟力强,听课认真,并积极在课堂上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且每每使他满意,秦老师也格外关心我、喜欢我,课余时间我每次到他办公室去请教,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进行回答,直至我完全弄清楚弄明白为止。

1974年11月初,我背着老师和同学们在乐亭县征兵办公室报了名,经体检、政审合格,被批准入伍,正式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到部队之前,我曾连续两次到中医班看望老师和同学,大家对我非常亲切、热情。透过大家的眼神和表情我深深体悟到,其中有不少同学和个别老师是舍不得让我走的,但大家又深知保家卫国是每个公民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因此必须忍痛割爱,舍小家为大家。

我最后一次看望秦老师是12月5日。这一天,师生两人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秦老师对我说,“你天资聪颖,反应灵敏,记忆力好,尤其是学习勤奋、刻苦、认真,如果能坚持学完,本来是学中医一块好料。但你自愿报名去当兵,人各有志,去当兵好好干,照样也会有出息。你现在已经学完了中医的理论课程,只是没有经过实习,没能学到后续一些必要的补充技能。不过你学到的这些理论基础知识是很有用处的,千万不要丢弃,因为如果丢弃,那就太可惜了。你可以通过自学,继续坚持下去。一是用于给自己防病治病,强身健体,从而不断总结提高;二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还可以帮助别人,指导他们少走弯路,科学防治疾病。”听完老师的话,我是这样说的:“您是了解我的,我一定按您说的去做,到部队后继续学好用好中医,不让自己学到的知识荒废掉。”

学用结合  受益无穷

从中医班回家后,我立马把学过的所有中医书籍全部整理好,然后打成一个包放好。

1975年1月5日,我随身带着这个包裹,和战友们一起乘公交车到滦县火车站,在接兵排长的带领下,先后乘坐军用专列和客轮驶往海南岛部队驻地。

来到部队后,我先是接受了3个月的新兵训练,训练结束后被分配到驻海南岛某部海军岸炮二团直属连。在新兵连训练和该连队工作期间,完成军事训练和各项日常工作后,我始终按着秦老师嘱咐,一直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自学,而且从未间断。我首先把带来的中医教材全部复习了两遍,熟练地掌握了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其次是到海南三亚新华书店买来了《黄帝内经》和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并系统地将这两部医学专著从头至尾学了两三遍(个别章节学了多遍)。《黄帝内经》从源头上告诉我人应该如何防病和治病,《伤寒论》对于防治各种疫病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张仲景为了写好《伤寒论》,他一边刻苦研习中医,一边为民治病,解除患者痛苦,并认真总结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创造了诸多医学方面的奇迹。

在张仲景精神的激励下,我开始尝试一边学习理论,一边运用相关医理和方剂给自己治病。我给自己治好的第一个病是严重的腿关节风湿症。由于小时候因生活所迫,冬天时常下到河水中摸鱼,不幸患上了严重的腿痛病,俗称“老寒腿”。这是一种时好时发,非常顽固,阴雨天疼痛特别厉害,而且很难治愈的疾病。我试着用古典中医偏方介绍的方子,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大胆进行加减,用眼镜王蛇1条,蜈蚣1条、蝎子2个,马蜂4个(以上四样均为现抓的活物),干姜3片,大蒜1头一起水煎,然后将药液按早、中、晚同剂量分为3次趁热服下。令我兴奋不已的是,仅仅服了一剂就彻底治愈了我的严重腿风湿病。说到这次治病,我那时正在海南岛榆林基地情报处当参谋,迄今已整整过去了41年,到现在没有复发。我给自己治好的第二个病是慢性中耳炎。这是一种时好时发,耳道经常流脓打水,又痒又痛或痒痛相兼,很难根治的耳病。有时耳道痒得无法忍受,必须用掏耳勺使劲挖才能解痒,但这样做又极易把耳道弄破而流血,接下来是流水,感染化脓。有一次我意外发现,用中成药“皮白金抑菌乳膏”给耳道止痒很有效果,就大胆尝试连续用了几次。结果万万没有想到奇迹出现了:我的慢性中耳炎,只用了三五次就彻底治愈了,而且至今未复发。后来我把这个方子告诉不少有慢性中耳炎病的朋友,他们用后告诉我说,只花了10元钱,买一盒药还没用完就彻底治好了。我给自己治好的第三个病是新冠阳性发高烧。2023年春节前夕的一天上午,我突然发高烧,不停地咳嗽,四肢乏力酸痛,经核酸检测为新冠阳性。我立即利用以前学过的对症古方加减,大胆用生姜5片、大葱白1根(去须去叶和葱白以上部分)、大枣5个(去核),自来水适量,一起煎两开,将药倒出来;然后再按同样的方法,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把药液倒出来,最后将三次煎煮的药液合在一起,分三次趁热服下,结果只吃了一剂药就把高烧治好了。后来我把这个方子介绍给住在我家附近的几位新冠阳性病人,他们用后也都异口同声地反映:此方退烧确实有神效。

通过几次大胆实践,我深深体会到,老祖宗留下的中医古方,不但能治病,而且还能根治某些疑难杂症。记得毛主席曾经说过:“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是千真万确的至理名言。

我除了给自己治病,还每天利用中医推拿按摩健身防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作者齐平,唐山港集团退休军转干部)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