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骄子:惠易唐先生手描《归去来辞》印稿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阴春发 发布于:2024-10-15 11:14:37
惠易唐(1894—1981),原名惠增,别号苍公,乐亭县闫各庄镇宁庄村人。
新中国建立前后,惠先生先后在乐亭县丰庄高等小学、刘氏亲仁高等小学任教,1940年提任亲仁高等小学校长,1949年调任乐亭一中美术教师至1961年退休,从教四十余年。他品德高尚,博学多能,教学经验丰富,留下了许多佳话,是当时教育界的名人。他教学能力突出,在书法、绘画、篆刻方面造诣精深,是冀东有名的画家。上个世纪50年代,河北省曾举办惠易唐、严柏年、张钟沂三人联合画展,在省城展出后又在全省各县巡回展出。
因我爱好篆刻,最近经熟人介绍,王力行先生从加拿大发给我一套惠易唐先生手描印稿60枚(尚未刻制成印章)。王力行是乐亭县立高小首任堂长(校长)王雨亭的后人。说起王雨亭(字润霖),那可是乐亭县新型高等小学教育的开山鼻祖。他是本县阴田各庄人,自幼读书成绩优异,曾获永平府试第一名,并中秀才。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任乐亭县唯一一所高等小学堂首任堂长,成为乐亭县实行新型教育制度,创办新式学堂的先驱。他任堂长时大力推行新学制,更新课程设置,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化方式,使教学质量达到新的高度,为多年后县里开办其他高等小学摸索了经验,提供了示范。1915年,王雨亭辞去县立高等小学校长之职,受聘任乐亭县刘石各庄刘氏私立亲仁高等小学校长,直至1940年去世。他一生从教五十六载,为乐亭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再说王、惠两家乃世交,渊源很深。惠先生早年在闫各庄上过三年初等小学,后因家贫辍学,随父种田。有一次,他去县城卖菜,路过县立高等小学堂门前,听到学堂内书声琅琅,不忍离去。恰被堂长(即校长)王雨亭先生发现,与之交谈,知他求知心切,便收留。念其困穷,愿给以资助,自此惠易唐有幸入县立高等小学继续读书三年,以优异成绩毕业,经县劝学所(类似现在的教育局)派充到乐亭县丰庄小学任教。因在丰庄小学任教成绩显著,1917年2月经县劝学所保送到天津直隶第一师范学校深造。毕业后,应王雨亭先生之邀到刘石各庄亲仁高等小学任教。惠先生在刘氏亲仁高等小学任教时,王雨亭先生之孙王景祜(后为乐亭一中教师)是其得意门生,跟随惠老师打下了良好的绘画基础,后考入滦师,毕业后于1949年初又考入沈阳鲁迅文艺学院美术部深造。毕业后回乐亭任教,一直与惠老师保持着亲密的师生关系,并于1961年接替退休的恩师惠易唐任乐亭一中美术教师。
王、惠两家几代交情,相互敬重,来往密切。王景祜老师保存了惠老师的手描印稿,又传给了其子王力行,乃传承有序。我初看一遍印稿,感觉难懂,后经查阅资料,反复研习,才发现了其中大有奥妙。原来,惠先生把陶渊明的《归去来辞》设计成60枚篆法各异,形状不同的手描印稿,极其难得,弥足珍贵!
东晋诗人淘渊明的名作《归去来辞》,共339字,61句。惠先生将其设计成60枚印稿,手描而成。印稿图片共10页,每页6枚,阅读顺序由右上而下,再由左上而下。
释文:
1.归去来兮 2.田园将芜 3.胡不归 4.既自以心为形役 5.奚惆怅而独悲 6.悟已往之不谏 7.知来者之可追 8.实迷途其未远 9.觉今是而昨非 10.舟遥遥以轻飏 11.风飘飘而吹衣 12.问征夫以前路 13.恨晨光之熹微 14.乃瞻衡宇 15.载欣载奔 16.僮仆欢迎 17.稚子候门 18.三径就荒 19.松菊犹存 20.携幼入室 21.有酒盈樽 22.引壶觞以自酌 23.眄庭柯以怡颜 24.倚南窗以寄傲 25.审容膝之易安 26.园日涉以成趣 27.门虽设而常关 28.策扶老以流憩 29.时矫首而遐观 30.云无心以出岫 31.鸟倦飞而知还 32.景翳翳以将入 33.抚孤松而盘桓 34.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35.世与我而相违 36.复驾言兮焉求 37.悦亲戚之情话 38.乐琴书以消忧 39.农人告余以春及 40.将有事于西畴 41.或命巾车 42.或棹孤舟 43.既窈窕以寻壑 44.亦崎岖而经丘 45.木欣欣以向荣 46.泉涓涓而始流 47.善万物之得时 48.感悟生之行休 49.已矣乎 50.寓形宇内复几时 51.曷不委心任去留 5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53.富贵非吾愿 54.帝乡不可期 55.怀良辰以孤往 56.或植杖而耘耔 57.登东皋以舒啸 58.临清流而赋诗 59.聊乘化以归尽 60.乐夫天命复奚疑。
中国的篆刻艺术大致兴于秦汉,后经历代传承创新,到明清时期达到了篆刻史上的一个高潮,绚丽多姿,名家辈出。明朝时,就有人归纳了用于入印的篆书种类32种,近年,又有人在此基础上研究分类为篆刻书体40种。绝大多数篆刻家和篆刻爱好者能掌握四五种至多十来种篆法就不简单了,而惠先生设计的60枚印稿就用了34种篆法,由此推断他精通被名家归纳出的所有种类的篆法,从这个角度讲,鲜有其匹。
试分类如下:
1.虫书篆 2.垂露篆
3.悬针篆 4.满白文
5.汉白文 6.玉箸篆
7.九叠篆 8.钟鼎文
9.烂铜文 10.倒薤篆
11.龙爪书 12.转宿书
13.璎珞书 14.剪刀篆
15.飞白篆 16.汉简文
17.双钩篆 18.偃波篆
19.象形书 20.金文
21.细朱文 22.细白文
23.鹄头篆 24.垂云篆
25.金縢文 26.奇字篆
27.蚊脚篆 28.阴阳文
29.瓦文 30.铁线篆
31.古钱文 32.柳叶篆
33.缪书 34.殳书。
60枚印稿设计的草而不率,破而不残,大印雄健,小印宏大,矩形庄重,异形灵巧,随形自然,尽显古朴典雅,妙趣横生。透过这些印稿,窥见惠先生国学功底之深厚,篆刻知识之广博,设计艺术之精湛,令人叹为观止。一直以来,篆刻界流传着一句话,“七分篆三分刻”。是说一枚好的印章,设计写好印稿是关键,印稿写好了,动刀刻印便简单了。虽然我没有见过惠先生刻制的印章和印蜕,但根据这批手描印稿判断,先生绝对是刻印高手。
今年是惠易唐先生诞辰130周年,谨以此文纪念这位乐亭教育界的先贤。
(作者阴春发,乐亭县工商局退休干部)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