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回眸寄情:我参加根治海河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史秉财     发布于:2024-03-15 16:06:50


14105425xqmk.jpg

1973年,是充满激情时代,作为一名积极要求上进的青年,我报名参加了根治海河的施工队伍。

优秀报道员

在工地里,天天准时听到广播站播送的节目,6点30分节目叫“战地生活”,专门播送各连队的决心书和施工进展情况,也有好人好事(当时的建制是以公社为单位,即一个连)。我特别留意“战地生活”节目中各连队的决心书,那充满激情的战斗口号深深地打动了我。我听了好几天,也记不清有多少连队,但却没有听到有孟庄连。为什么没有我们孟庄连的决心书呢?因我在民兵训练班曾有过写过决心书的经历,晚上回到工棚,当工友们都睡着了的时候,我就偷偷地把灯打开,用大薄席挡住光线,自己开始写起所谓的“孟庄连决心书”。因没什么写作基础,不具备高深的文化知识,更谈不到文字排列运用的技巧,只是试着写,不满意就勾了再写,经几次反复改动,终于在深夜1点多钟完成。悄悄把决心书交到了广播站。交上去后,心里七上八下跳个不停,因为也没让连长、指导员看看写得是否合适,也不知道团广播站能不能播,真的播了,连长、指导员对我会是什么态度?一定是不知天高地厚,眼里太没人了,要是先送连部多好呀!我越想越后悔。第二天早晨6点半,团广播站“战地生活”节目广播员发出:“下面播送孟庄连的决心书”的声音,我的心立时跑到了嗓子眼儿,高兴地都跳了起来。到了晚上,连部召开各班长汇报工程进度情况,大个子连长李世祥他那嗓门儿高得吓人,问8个班长:“孟庄连的决心书是哪个班写的?”8个班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说不知道。这时,我正巧给他们去送开水,指导员李硕兴(脱产干部)叫着我的小名问:“小四儿,你和张敏去拉水看到咱们连谁去过团部送决心书?”当时我心里乱糟糟的,有气无力地说:“老李,是我瞎写的,我自己交到政工组的。我每天听到很多连队都写了决心书,我不服气,就瞎写了一份儿,也没给你们看看就交到团里去了,没想到会给广播。”“叭”的一个大巴掌落在我后背的右肩上,痛得我“啊”了一声,险些打了个趔趄。“小四儿,写得好!没想到你小子还有点文化……”第二年春,公社组织海河班子,抽调我去公社当报道员,兼任管后勤的副连长,主要负责后勤供应及通讯报道工作,做梦也没想到,一下成了工分加补贴的公社工作人员,并长年留在公社协助工作。

当了副连长以后,我写稿的积极性更大了,写的稿件里也爱加上一些顺口溜,在那个年代听起来很有激情。1975年,县海河施工团从老王庄的河道工地转战到大黑汀水库工地。当时,我看到在两山耸立的背景下,大黑汀水库工地各县民工干劲冲天的盛况与场景,令我心情激动,不由诗兴大发,兴奋地写下:  

燕山脚下大黑汀,集结百万治河兵。

引来银龙衔两山,大坝横卧燕山丛。

英雄百万治河兵,用似当年老愚公。

茧手牵动万重山,引滦筑坝锁蛟龙。

这首顺口溜交到团广播站后,立即予以播放,并转发到省团指挥部播放,广播员那激昂的音韵一时在大黑汀水库工地回荡,我这个小学没毕业的半文盲,也曾被河北省根河海河指挥部命名为“优秀报道员”。当时,不知天高地的我都有点飘飘然了。

临时受命

当时,乐亭海河施工团共有32个连队,除于家寨、苏各庄、陶庄3个小连队担任勤杂和装卸水泥等工种外,其它连队都是水库工地上最苦最累的活计——采筛沙石料。我们孟庄连连长李世祥是个30多岁的壮汉子,膀大腰圆,要强得很,他没啥文化,却只认一个死理:“大干苦干加油干”,把民工使唤的都有些“毛”了。然而就是这么个壮汉子,竟然从大黑汀工地返家途中突然发病身亡。我们在工地听到到这个消息时都感到震惊,与他共处多年的老民工都流下了眼泪,因他在民工中威望很高,都很尊重他。我与8位班长商量,特给他开了一个别开生面的追悼会。他的老战友,三班长谭光虎含泪读着悼词,全连民工都哭了,深切怀念这位待人忠实的老连长。

因事发突然,公社也没及时安排新连长,我只赶鸭子上架代理施工连连长。不只是后勤,只要是连里的大事小事都得管。因我在家排行老四,民工们都叫我“四哥”。为此,我当时和民工开玩笑说:“李世祥三哥死了,这回四哥来了!”

勇担重任

1976年秋,公社让我和指导员苑贵生带着162名民工进入大黑汀工地。

刚进工地,因汛期水流很大,把上期运送沙石料的路基冲垮,形成了20余米宽的一条河,中间还有2—3米宽的深沟。这条通道是十几个连队运送沙石料的必经之路,怎么办?要换别处,还都是遍地石头和松籽,开新道很困难。为了此事,团长王太忠和主管施工的团长刘全,施工组长高庆繁、房为民等领导带着我们十几个连长到现场堪验后在团部召开紧急会议,安排讲座怎么修复截流,让大家出点子、想办法,并问哪个连愿意承担这项艰巨任务,同时宣布:哪个连能完成这个任务奖励标工1200个!大家七嘴八舌谈论着。这时刘全团长满有把握地说:“中堡、新寨、汀流河你们是大连队,期期还都是先进连队,能打硬仗,你们考虑一下,谁来完成这个任务?”新寨连指导员杨兆基、中堡连连长韩瑞胜立即说不行。刘全满有把握地对十几期都是先进连队,还曾被命名为“硬骨头连队”的汀流河连连长张德仁:“那就由你连来完成吧,咋样?再给你们加300个标工!有啥困难提出来,团里帮你们解决!”。张德仁强笑着,畏难地说:“那条沟那么深,中间水流又急,恐怕合流会很困难。”他不敢接受此任务。此时,人们谁也不说话,会议室一片寂静,当时,我看到这3个大连队在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连试试看的话都不敢说,其他连队更是没人出头,感到团领导实在是尴尬没面子,此时我也不知哪里来的激情,“噌”地一下站了起来说:“团长、政委,这个任务交给我们孟庄连吧,我们坚决完成任务!我们大家现场都看了,这任务虽然很艰巨,但它可是采沙石料的必经之路,别无选择,再艰巨也必须有人去完成,否则,无法完成整个工期的任务。我们连虽然不大,也不是先进,但我相信我们连的民工都是硬汉子,能完成这个任务!”在场的各连连长、团领导“刷”地一下把目光注意到我这个楞小子身上,我的脸不由得红了起来,觉得很不好意思。因为当时我只有22岁,第一次参加团部召开的会议,跟各连连长也不太熟悉,和指导员也没商量就敢揽此重大任务,不由引起人们的疑惑。此时我听到有几个人小声在议论:“这小子是个楞头青,是个干啥的,胆子不小,太狂了!”刘全团长制止了大家的议论,郑重地说:“小史,你回去跟指导员商量一下,5天内必须完成任务,团里再给你们加500标工!”我说:“团长,别说了,是骡子是马,现场溜溜看吧!”到此,团领导宣布会议解散,人们悄悄离开会场。虽然在会上给团领导解了围,而在大家看来,5 天完成这么艰巨的任务有把握吗?团领导很不放心,会后就把我留下,问我有几成把握,需要什么物资,团里都帮助解决,全力支持!我坚决地说:“几分把握不敢说,但我相信,我们8个班的民工都是十几期的老民工,从河道工程到水库工地,都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应该没问题!”

回到连队后,我立即向指导员作了汇报,说出了自己想法。接着就利用中午吃饭时间把8个班长叫到连部说明情况,下午即带着他们去看截流现场。我们用竹竿䠀了一下水深、水流,看了取土区的距离和地形,尔后,经验丰富的海河老民工、一班长吴宝林和六班长谭光虑向我提出向团里申请草袋、铅丝、木桩等所需物资。

施工第一天,我们各班突击用山皮土从两面推填河道,一天就推进了10多米,进展很顺利。第二天,随着水流越来越窄,水流也越来越急,推下去的山皮土根本存不住,我们就用石子,眼看就只有6—7米了,水流却更急了,倒下石子就被冲跑。此时吴宝林就大声说:“快装草袋子!”人们很快就急速将装满石子的草袋子在两边垒趣4米宽的石墙墩子。这时,急流只剩下4米宽了,我和班长们又指挥着民工在宽4米的急流中打下了4根大木桩,在木桩上支起了合子板,这时突然一阵急流,几乎把草袋墙冲垮,合子板也有被急流冲垮的危险,在这万分紧急时刻,我不容分说,脱掉毛绒裤跳下了深秋刺骨冰冷的水中,挣扎着双手用力推将要冲走的合子板,眼看我要被急流与合子板一起被冲走,8个班长见状先是愣了一下,接着一个个脱光衣服跳入冰冷的水中,一班长吴宝林连衣服都未脱,身着他未婚妻新织的毛衣毛裤就跳下了水,场面很是感人。我们几个人联手依靠用铅丝连接的木桩上,然后让在岸上的民工事先准备好的12辆海河车,每车8袋石子一齐向仅剩3米的急流中投入,经全员同心协力,顽强战斗,终于挡住了急流,这时人们才直起腰来喘了一口气。

为防止夜里水流再次冲毁好不容易挡好的堤坝,我们又往石子草袋上垫上了一层山皮土,直干到夜里10点钟才罢休,此时,大家都已筋疲力尽了。这时,我已提前让炊事班的同志们做好的四大盆面条,买了10斤干豆腐炒了、干虾皮拌白菜心,还让管理员特地买了5瓶浭阳老酒一齐送到工地。爱喝酒的一班长吴宝林此时正饥渴难耐,见到酒,不管三七二十一拿起就咕咚咕咚喝起来。此时此刻,胜利完成任务的民工们群情激奋,欢呼雀跃。我看着大家高兴的样子,心情非常激动,赤身披着修理工杨宝太的棉大衣,拿着吴宝林喝剩下的半瓶酒说:“弟兄们,咱们胜利了,端起来,喝呀——”说完,半瓶酒一饮而尽。大家一阵欢笑,纷纷扬头喝起酒来,欢乐的气氛洋溢工地。吃完饭休息片刻,我们又连续奋战到深夜,在石头草袋修筑的堤坝上又加上了厚厚的一层山皮土,垫起了一个来回能走两辆海河车的通道。谁也没有想到,就是连我自己也没想到,在这关键时刻,我们孟庄连能够胜利地完成这样艰巨的筑坝截流任务。第二天,我特地为大家放了一天假,有的去逛迁西县城,有的去逛白堡店商店,轻轻松松地玩了一天,别提多高兴了。

第二天,我向团里汇报筑坝截流完成任务情况,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听完后,都非常吃惊,立即去到工地验收。当他们来到现场,看到前天还是一条小河急流,今天却变成了一条来回能过两辆海河车的畅行通道。团长刘全乐得大腿一拍:“没想到你小史还真中,能打大仗!好样的!”我听到领导夸奖,心里美滋滋的,连忙说:“不是我能耐,这都是我们8个班长和民工干出来的!”团里看我们圆满地完成了筑坝截流任务,额外又奖励了我们孟庄连800个标工。我特意让管理员带着一班长吴宝林去迁西县城花600元钱为每个民工买了一件时髦的青龙背心,并让供应站门前做彩印工艺的师傅在背心上面印上了“海河勇士”。红背心,白字,大家穿着,心里美极了,有的甚至都舍不得穿。从此,在海河工地上,县团广播站、白堡店省指挥部广播站经常播放孟庄连的报道,孟庄连的名声也响亮起来,直到1980水库工地完工撤出场地。

(作者史秉财,汤家河镇史庄村人,史家大院负责人)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