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文苑泛舟:又闻薯香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齐平     发布于:2024-03-15 15:42:56


14105425xqmk.jpg

东平原一带盛产白薯。正是由于这一得天独厚的天赐,每到秋冬季节,街头巷尾或集市上,常会看到支起自制烤炉,围着围裙,站在炉子旁边烤白薯的人。只要从这里经过,就会闻到一股诱人的薯香。

前几天去赶集,刚一进集市北门,一股久违的薯香迎面扑鼻。一位年约50岁的男人,正一边烤着白薯,一边吆呵“快来买哟,烤白薯,热乎的!”

抵不过香味诱惑和馋虫折磨,我立马停下自行车,买了两块。

接下来,我按着装在衣兜里的购物清单,不大一会儿工夫就买齐了所要买的物件。买完这些东西,骑上自行车回家。一路缓缓骑行中,我又不禁地想起与白薯相关的往事。

小时候,我所在的生产队每年都种很多白薯。那个年代几乎每一家的生活都很困难。熬一盆大白菜,烀一锅白薯,往往就是我们的主要饭菜。家庭生活条件差的,熬白菜用点儿酱油调味,有的用白水干炒或用白水煮,然后再加几个咸鱼干儿,烀上一锅白薯,就算是一家人的日常饭菜。生活条件好的,菜中还可以见到几滴油星儿。当时物质匮乏生活艰难,日子之难熬可想而知。

那时候,白薯是人们的主食,吃法很多。最常见的是烀着吃——先把白薯洗净,再用小刀去除不能吃的腐坏部分。然后在锅底部扣一个瓷碗,添加适量水,将洗净的白薯放入锅中煮30分钟左右即成。烀出的白薯香香的,甜甜的,特别是靠近锅底部的白薯因被烀出了焦黄焦黄的锅巴,那是白薯被烤出了糖,白薯糖更是甜味有加,脆香可口,儿时的我们都很喜欢吃。

有一次,我患了感冒四肢酸痛,浑身无力。早起没吃饭就上学去了。中午放学回来时,正赶上爸爸、妈妈去集市上卖菜没回来。我饿极了,再加上找不到东西吃,实在没办法,哭了。隔壁李大婶听到哭声后立即赶到我家。弄清原因后,她笑着说,“我家烀的白薯刚出锅。我去给你拿几个。”

不大一会儿工夫,只见她手拿四个用抹布裹好的白薯,塞在我手里。还没等放凉,我便狼吞虎咽般地吃了下去。因为吃得太急,舌头上还烫了一个大紫泡哩。

还有一种常见的方法,就是烤着吃。烤白薯尤其更受小朋友们喜爱。其做法是,用干土块砌成一个窑,窑里放入精选好的条形白薯,薯与薯之间要留出一定的间隙,码放整齐后,窖顶部盖上薄薄一层沙土,然后用柴草蒙好点火烧烤。个把小时后,一窑脆香可口、可供几个小伙伴同时食用的烤薯就弄好了。吃起来其香其甜,令人垂涎欲滴,难于言表。

有时候,我们还常用一些豆秸或玉米秸烧着吃,味道也挺不错的。不过用这种方法烧白薯时,必须掌握好时间,因为时间一长,很可能会把白薯烧成黑糊糊的炭块,难看不说,更是没办法吃,虽觉可惜,却也只能忍痛扔掉。

到海南岛当兵后,仿佛与烤白薯绝了缘。我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部队每年只有一次探亲假。要想品尝烤白薯的美味,必须等到休假时方能如愿。那时候每每吃到妻子买来的热乎乎的烤白薯时,我总是自然产生一种嘴嚼橄榄的感觉,其香甜之味悠悠,其留恋之情悠悠,好长时间才从口中慢慢消失。

斗转星移,弹指间四十多年过去了。农村人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水平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日三餐可谓全是大米白面,白薯早已从主食的位置上退了下来,成为人们偶尔吃一两顿解馋的食品了。令我没有想到的是,也许是物以稀为贵的原因吧,白薯目前竟然成了比其他粮食更贵食品。据说有不少人还特意把它当成了有益于健康的保健食品。问其理由,答曰:白薯不但能防止便秘,而且具有较好的抗癌作用。或许正是由于这一点,白薯身价倍增,一跃从几分钱长到了两块多钱一斤。至于烤白薯,价格则更是高得惊人!酒店、宾馆为了多赚钱,更是把它当成了摇钱树,并想方设法将其做成各式各样的可口佳肴,收入极为可观!尽管如此,人们也照样以尝鲜为快。

白薯,尤其是烤白薯,更加令人喜爱了。

作者齐平,姜各庄镇后程庄村人,唐山港集团退休军转干部)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