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寄情:我和赵惠兰大姐有缘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曹运芬 发布于:2023-06-20 09:55:22
赵惠兰大姐走了整整12个年头了。一直想为她写点什么,只是觉得自己不够争气,一直没有动笔。
漫漫人生路,好多事已经淡忘了,而和赵大姐相处的日子,却历历在目,历久弥新。思念之情,催人泪目。
我学的第一首歌,是上小学前,新过门的表嫂教我的“妇女赵惠兰,生产做模范,开大会受奖励,得了个拉梭机……”这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小调,当时在乐亭大地广为传唱。俊俏的表嫂更是曲不离口,唱得十分动听,使之在我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美好的种子。
和赵惠兰大姐密切接触,是在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特殊时期。值得一提的有四次。一次是我们共同参加了乐亭县第三届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年龄相差二十四岁,老姐俩欢聚一堂,我亲切地叫她大姐,她乐得接受。一次是去黄坨村参加农业学大寨现场会。我是代公社一把手徐永权去的,因为参会的女同胞极少,赵大姐对我热情有加。一次是参加商业系统全体职工干部培训班。由时任商业局副局长的李锡荣组织安排的。特邀我和赵惠兰大姐现身说法,介绍经验。我感到很荣幸,重点介绍了每年参加集体生产劳动200天以上,带领广大妇女修三八路,建三八渠,造三八林,带领800妇女投身县里围海造田工程。赵大姐重点介绍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平整土地,在全村2100亩的土地上打下深水井、大口井近30眼。既抓粮食生产又抓副业发展,建砖厂、绣花厂、水貂厂,年均利润达10余万元,购买农机具百余台,带领村民一步步走向富裕。大姐一一道来,淡定从容,令我肃然起敬。
更难忘的是,60年代末,我和大姐一起参加了县市革命委员会的筹建工作,印象深刻的是市革委会的筹建。在唐山住了一个月,既让我开了眼,又让我闹出许多笑话。住在最豪华的交际处(接待外宾的地方),第一次睡席梦思床,厚厚的地毯富有弹性,至使我从床上滚下来,竟没有查觉,继续酣睡,是老大姐发现后,及时把我弄上床。第一次和陌生人一起用餐,因吃饭慢,加上好面子,每顿饭只能吃个半饱,被细心的大姐发现了,她果断采取措施。我刚要撂筷,她立刻夺过我的碗,迅速为我盛上小半碗饭,看着我吃完。我心里暖暖的,十分感激。
会议期间,参观了唐山市四家知名企业:南厂(制火车头的地方)、钢厂、陶瓷厂、开滦矿。参观开滦矿,安排我们同矿工同劳动。换上工作服,戴上安全帽。安全帽上顶着矿灯,穿上高腰胶皮靴,很威风。不巧的是,我领到的胶靴号太小,挤脚,走不了路。只好被人领着去换。回来后,乐亭的队伍不见了。有人指挥我跟上眼前的队伍——迁西队,并警告我说,要跟紧队伍,不能掉队,下到井下,四面开花,走丢了,会找不到回来的路。我不敢怠慢。迁西队下的是十一道巷。坑道低矮。我个子高,安全帽和头顶上支出来的石块煤块碰撞得叮当作响。我不敢作声,谁也不理谁,因为没有熟人,劳动了半天,连一句话也没说。十一道巷是用炮崩,放炮时,人们先猫到安全地带。放完炮,矿工们再用铁锹把崩下来的碎煤,锄到镏子上,使之传送到地上。
把我给弄丢了,大姐为我担惊受怕,提心吊胆,一直捏着把汗。为了等我,大姐把午餐都给耽误了。乐亭队下的是第四道巷,是用机器开采,先进多了,收工也早了些。而我们确是最后上来的。人人像黑煤球,谁也不认识谁。大姐等啊等,一直见不到我。当我洗完澡,站到大姐面前时,分明见到大姐眼圈红了,我的泪水夺眶而出。
会议期间,受到中央首长陈伯达、郑维山的接见,讲得什么,我至今一句也记不得了,只是发现大姐双眉紧锁,心事重重。我知道,她是对“文革”不理解,她是在惦记着村里的乡亲们。实际上我也很不理解。只盼望着早日复课。而不谙世事的我,并没有什么压力,一天天悠哉悠哉乐不思蜀。有所收获的是,讨论前学习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还有两篇哲学著作《矛盾论》和《实践论》,让我受用终身。当选的市革委会成员,不知老大贵姓,姓甚名谁,似乎与我们毫不相干。而我和大姐结下的友谊却牢不可破,历久弥深。
大姐的事迹,已由本村刘兆成在《读乐亭》32期发文,题目是《说说我们村的赵惠兰》,还有何宗禹、姚媛媛的专著《乐亭历代名人选》刊载《全国妇女劳动模范——赵惠兰》,有比较全面的介绍,我不再赘述。只说一点个人感受。
我羡慕大姐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是地地道道的好庄稼把式。我敬佩大姐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清廉自律,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合格的优秀共产党员。我称赞大姐是一位立足现实,不骄不躁,永远追求进步,身先士卒的巾帼英雄。
大姐的光辉形象深刻地刻在我的脑海里。50多岁时还担起大水桶和大家一齐抗旱,被乡亲们亲切地称为“二打头的”。本来有机会到商业系统工作,端“铁饭碗”,而她毅然决然回到黄坨村,说那里需要她。这一年她被选为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十年动乱,造反派让她靠边站。而她说话有人听,做事有人帮。大姐幽默地说“我还是黄坨村的‘二打头的’。”
这一年,她在支部会上订下了约法三章:不吃请不受贿,不以权谋私,不说空话假话,做到正人先正己。侄儿砍了集体一棵小树,她对其进行了严肃的批评教育,并罚了款。她家盖房是在全村统一规划房基后进行的,丈量房基那天,她亲临现场监督,不允许多占一分。
她心里只装着乡亲们,为给村民李宗堂解决住房困难,她亲自跑县里解决了房基地,并主动把外甥寄给自己的生活费1500元拿出来,支持其把房盖成。
一桩桩一件件,不胜枚举,感人至深。其诚挚可贵的精神,宽阔博大的胸怀,高尚谦逊和团结友爱的情操,令人永远不能忘怀。她是我毕生学习的楷模。
缘不断,情更深。仅以此文表达我对赵惠兰大姐的无限追思。
(作者曹运芬,县卫健局退休干部)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