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回眸寄情:回顾当年出外勤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宁舍     发布于:2023-06-20 09:37:28


fce41d861680d03fa07ff9149c013423_09150253j4vy.jpg

1958年“大跃进”时期,我县从农村调集大批民工兴修水利,开挖疏浚河道,建闸蓄水,引滦灌溉;到滦河、二滦河等县域主要河流沿岸筑堤坝,抗洪防灾;到沿海修海挡、修防潮闸,抵御海潮袭击;去王滩建农场;去狼窝口修盐滩,可谓轰轰烈烈。人们对这些兴修工程习惯地称之为“出外勤”。那时,社员们对参加社会主义建设抱有极大热情,一有工程项目分配到生产队,青年男女劳动力都争相报名,踊跃参加,愿意为水利建设尽一份自己的力量。当年有这样响亮的口号:“青年学赵云,壮年比武松,少年像罗成,老年赛黄忠,干部策划赛诸葛,妇女压过穆桂英!”还把这个战斗口号写在显眼的大墙上。这年,我三次参加出外勤,去了三处工地。

第一次是春节过后,去毛庄乡南坨村北二滦河疏浚河道,修堤筑坝。它的目的是汛期疏导洪水入海,阻遏南流泛滥。蔡庄乡、毛庄乡等两千余名民工一齐“参战”。各村民工徒步跟随大车,拉着锹镐、扁担、抬筐及粮食、柴草、行李、炊具等如出征大军一样奔赴工地。

第二天吃过早饭,民工们便马上到工地开始干活儿。其工程的程序是:将河床挖下半米深,然后把挖下的土运到百米开外的二滦河南岸,用于修堤坝。当时的地面还没解冻,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们脱下棉衣,冒着寒风抡起二三十斤重的木榔头凿铁楔首先打开冻层,然后软劳力就用锹挖冻层下面的土装筐,再由壮劳力用扁担抬着上坝。人们抬着大筐你来我往,穿梭不停,干得热火朝天。工地上遍插红旗,大喇叭里的女广播员不住地高喊着口号,为民工们加油儿鼓气儿,乡党委书记张殿选、徐爱国,乡长周继武、李月华轮着讲话,宣传兴修水利的重要意义,表扬先进人、先进事儿,从而调动起民工们的积极性。挖土装筐的表示:快挖快装,决不让筐等人。而抬筐的则表示:快抬快倒,决不让人等筐。血气方刚的小伙子们互相一叫劲儿就来个比赛,有的独自扛起筐来上坝。冯哨小庄民工殷宝楚年轻气盛,力大超群,他竟扛起两筐土飞奔堤坝,令人惊叹不已。而冯哨朱庄身强力壮的朱世艳,被誉为铁姑娘,堪称女中魁元,她干活不亚于棒小伙儿,从不服人,她见有男的扛两筐土上坝,巾帼不让须眉,当即也扛上两筐土直追殷宝楚,且寸步不让。二人来回几趟,不相上下,博得一片喝彩声。50多岁的民工王希谦,是朱各庄业余剧团的导演、老戏骨,他不仅挖土装筐卖力气,抬土上坝也是腿脚利索快当。在人们“吃烟”(中间休息)时还给大家唱段京剧《龙凤呈祥》中的《劝千岁》,他一张口:“劝千岁杀字休出口……”唱完就赢得一阵喝彩声。都说是马连良的调口,字正腔圆。人们在欢乐的气氛中解除了疲劳,增添了干劲儿。由于全体民工努力奋战,工程提前半个多月就胜利告竣。

  第二次出外勤是仲春去城北救阵修建水闸发电站。出勤的民工们一“号房”,带工的就把我和本村的黄玉仓,东巩村的李希礼、白荣昌等8人安排同住在龙王庙一村民家的东正房屋。屋里的炕上、柜上全睡满了人。虽然人多挤得不受用,但大家却觉得挺热闹、挺畅快,尤其是白荣昌他还会讲评书,什么《小五义》《三侠剑》《水浒传》《三国演义》《济公传》等传统小说都讲得有声有色,人物活灵活现。除晚上在住处给我们讲,白天工间休息时民工们也都欢聚恭候,请“开心果”老白来两段。老白便笑呵呵地和大家席地而坐,立马开场,人们听得兴致勃勃,笑逐颜开,从而精神振奋,干劲倍增,工作效率也大大提高。

  水闸发电站建在救阵村西北的长河上,占地10余亩。在此建水闸发电站是为了汛期二滦河洪水暴涨时可开闸排洪入海,而天旱缺雨时又可关闸控水灌溉农田。水闸上层建发电站,是为解决县城机关事业单位照明问题。

此项工程第一步是挖土开槽。民工们用锹镐把河床挖下1米多深,然后将土装筐抬到水闸两侧20米远的空地上。第二步是在槽内地面上打木桩。方法是:在10米高的木架顶部拴上铁滑轮,穿过绳索,由30人分两拨儿对面拉绳索吊起千余斤重的大铁夯,用它将7米多长削尖的木杆按间距1米成方形砸入地下,以加固槽内地基,防止建筑物下沉。民工们轮班喊着夯歌拉绳索吊夯砸桩,昼夜不停。第三步是在地基上垒墙建造房屋。民工们有的搬砖、运石,有的和灰、和泥,给泥瓦匠供作。第四步是房屋建成后,民工们往里边搬运各种设备,协助工程技术人员装配、调试。负责水闸工程的技术人员是水利科(水利局前身)技术员刘鹤然(即后来的县长)。变电站由刚从武汉大学毕业的吴凤忠设计,工地总指挥是公安局局长孙北山。落成后的水闸发电站高约8米,宽约15米,全是青砖到顶,外表美观气派。左上方用大红字写着:跃进节制闸;右上方写着:幸福发电站。竣工时,县领导还在工地上举行了隆重庆典。由于长河上游水资源不足,水落差不够,致使发电机不能正常运转发电。试用时间不长也自消自灭了。  

第三次出外勤是初夏去柏各庄沿海滩涂修筑海挡。当时只有17岁的我尚未成年,个矮力弱。父母怕我干不了这重活儿,不愿意让我去。可生产队里青壮年大多出外勤去了各地,实在缺人手,我只得硬着头皮应承下来。第二天便和其它三个社员坐着老牛车奔赴柏各庄工地。

  老牛破车疙瘩套,当嘎叽到胡各庄时就是下午四点钟了。人饿牛乏,我们只得停下车“打打尖”,给老牛喂喂草,饮饮水。十字街路口有家饭店,可大家都手头拮据,每人只花两毛钱吃了一碗片汤,就不饥拉饱地凑合了。等把老牛喂好后,便马上套车继续赶路,好不容易到达到柏各庄工地,已是繁星密布,万籁俱寂,工棚里的民工们早已酣然入梦了。

  柏各庄沿海,滩涂茫茫,空旷荒寂。堤坝又长又宽,民工们在几十米外挖土装筐,然后抬到堤坝上,一直加高到五六米。两人一副抬筐,自装自抬自倒。工地上准备的挖锹、扁担、抬筐,乍看令人咋舌。挖锹长约30厘米,木把儿长约1米左右,末端有段横木儿。扁担长两米,是用10厘米见方的硬质木削去棱角做成的荒子,既粗糙又笨重,抬上二三百斤不会塌腰变形。而抬筐大的出奇,是用小拇指粗的桑条编制的。筐沿直径55厘米,高45厘米,拴筐的棕绳粗如套般,又光滑又结实。滩涂地面平坦,土质潮润、黏结。用劲把铁锹插入地下,挖出的土成条状,半米多长,不散不断,几锹就装鼓尖儿一筐。随即两人面对面像螃蟹一样横着抬上堤坝,再把筐后相对的绳子同时向上猛劲一提,土就全部倒掉了。扁担不离肩,抬筐不落地又马上返回。一天要抬一二百筐,劳动强度之大可想而知,但民工们却满不在乎,还有人编了段顺口溜戏谑:“修海挡,抬大筐,累得黑介打空腔。年轻力壮无所谓,出力流汗理应当。”他们头顶烈日,赤膊上阵,挥汗如雨,从无怨言。因为都知道修海挡、筑堤坝是为了围海造田,受益的是老百姓。因而人人奋力,个个当先,不时还掀起竞赛高潮。

  和我抬一副筐的是邻村波口的张金才。他40多岁,高个子,水蛇腰,身板不算强壮。在工地上我俩搭档是瘸驴对破磨——一对老弱残兵。我因力弱没长劲,干到10点多钟就累得腰酸腿痛吃不消了。张大哥见状便鼓励我,帮助我,他宁可自己多受累,总是把筐往他那边拽,好让我轻巧些。可他个儿高,我个儿矬,不一会儿绳子又出溜过来。于是张大哥想了个办法,在他那头扁担上钉了颗钉子,这样绳子被钉子挡住就滑不过来了。可张大哥总挨累,我实在于心不忍,便对他说:“大哥呀,摊上我让你多受累了,该怎么感谢你呀?”而他却笑呵呵地说:“感谢啥?咱哥俩是老兄少弟,结合一起就是缘分,互相关照是应该的。”话虽如此,可我觉得老这样不合适,便和他商量了一个办法:往筐里少装点土地,轻巧些就可以加快脚步多抬几筐。别人中间吃烟时,我俩不停工,这样又能多抬几筐。这样一来,进度既没落后,张大哥也不用让我块扁担多受累了。

  过了段时间,没承想一件好事找到我头上。施工指挥部调我去当工地报导员,任务是采访民工当中的先进人、先进事,然后写成宣传材料,由广播员用大喇叭向工地广播,以鼓舞全体民工士气,加快工程进度。这工作虽然也忙累,成天手脚没闲,有时晚上还要加班,可毕竟是脑力劳动,体力消耗相对不大。由于我不辞辛劳,积极肯干,采访的面广人多,写出的材料真实可靠,简明有力,鼓动性强,因而时常受到工地领导的表扬,民工们的好评。在评先进时,我荣获了一张奖状和一本精装笔记本,我就把笔记本送给张大哥表示谢意。

夏末秋初,我接到父亲来信,信上说让我回家准备上学。当我告别工地领导和熟识的民工们时,他们都鼓励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好成绩。我向他们表示感谢,依依惜别。

柏各庄滩涂距家100多里,我徒步负重走了十几个钟头。虽然累得要死,饿得要命,但细细想来,对自己也是一次历练,它使我懂得了一个人生真谛:千里之遥,始于足下。只要坚持前行,一定会到达终点。做其它事也是一样,只要持守初衷,终会赢得胜利。

上学后,离开了铁锹、扁担、抬筐,捧起了书本,握起了纸笔。通过出外勤劳动锻炼,不仅使我增长了知识。磨炼了意志,更激励我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我通过出外勤的切身经历和体验,写了一首题为“改造自然干劲大”的短诗:“脚踏大地手搬山,长江黄河能淘干。改造自然干劲大,盘古钦佩把头点。”这首诗稿投给了《唐山农民报》(唐山劳动日报前身)。没想到四天后报社就来信通知我:“此稿录用,寄去稿费3元5角,望继续投稿。”  

后来我用这笔稿费买了一只渴望已久的小“金星”钢笔。自此,我用它时常写稿投寄报社。虽然录用不多,但有时也会有“豆腐块”见诸报端。因而这支小金星也就成为鼓励、推动我不懈奋进的动力。

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出外勤时代转瞬已有六十余年了。二滦河由于疏浚了河道,修筑了堤坝,乐亭域内多年未发生水患,农作物连年丰收。沿海滩涂也由于修筑了海挡,不仅阻遏了海水倒灌泛滥,还引来滦河水灌溉,唤醒沉睡千万年的茫茫滩涂变成良田。

        (作者宁舍,乐亭县电力局退休干部)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