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寄情:母爱似海深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张学新 发布于:2023-03-08 16:52:40
2019年10月21日,我最慈爱的母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享年93岁。到如今,母亲去世整整三周年了,每当想起母亲在世时的音容笑貌,以及对儿女们深深的爱,我的眼泪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
乐亭解放那年,母亲和父亲结婚。母亲一生勤劳朴实,历尽艰辛,先后生下我们七个孩子,为了撑起这个家,母亲平时省吃俭用,精打细算,一分钱掰两半花。家里养着几只鸡,下的鸡蛋一个也舍不得吃,放到葫芦头里攒起来,然后卖给村供销社,换些钱以补贴家用。有一次,我实在馋得忍不住了,趁母亲不在家,偷偷拿了个鸡蛋,放到灶膛里烤着吃。母亲回来知道后,含着眼泪把我训斥了一顿。母亲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天起早贪晚,辛苦劳作,白天下地干活儿,晚上还要纺线织布,全家十来口人穿的盖的,都是母亲一针一线在家织布做出来的。在我的记忆中,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当我一觉醒来,只见母亲坐在织布机旁不停地穿梭,那有节奏的机杼声像是催眠曲,陪伴我们慢慢进入梦乡,母亲则经常忙到天亮,早晨起来还要为我们烧火做饭,吃完饭接着又去下地干活儿。母亲为我们做表率,我们兄弟姊妹都在父母的熏陶下,一直传承着勤劳节俭的好家风。
母亲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乡亲们公认的好人缘。村里哪家遇到为难着窄的事,宁可委屈着自己,也要出手相助。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三年困难时期,村里有一户刘姓村民,因常年卧病在床,家中孩子多,生活十分困难,有一次实在揭不开锅了,孩子们饿得嗷嗷叫,无奈之下,让他媳妇到我家借粮,母亲明明知道我家也缺粮,但为了救急,还是把家里仅有的半升米借给了他们,而我家只能用野菜度日。还有一次,邻居家的孩子在铡草时,不小心把两根手指铡掉了,如不能在指定的时间内接上,手就残废了,可是家里凑不够押金钱,家大人心急火燎地跑到我家借钱,母亲二话没说,马上把家中仅有的一千多元钱借给了他。母亲经常对我们说,人心都是肉长的。乡亲们有难我们不帮,我心里过意不去呀!
母爱似海深。母亲对儿女的爱是最纯真的,也是发自内心的。记得我上初中时,有一天晚上,我在邻居家玩儿,不知什么原因突然从炕上摔下来,头部磕在门坎上,造成严重脑震荡,当时就昏过去了。在场的乡亲们见状,急忙找来块门板,连夜把我抬到县医院。我在病床上一直昏迷了三天三夜才苏醒过来,母亲也一直寸步不离地守护在我的身边,一刻不停地呼唤着我的名字,直到我慢慢苏醒后,她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而对乡亲们的救命之恩,母亲也感恩不忘。我病愈出院后,为表达对乡亲们的感激之情,母亲拿着一篮子鸡蛋,挨家换户地去送。乡亲们说:“你这是干啥呀,用不着这样啊。”母亲说:“孩子这条命是你们给的,我不能忘了你们哪!”
母亲虽然一个大字不识,但她通情达理,明白做人的道理。经常嘱咐我们做人要实诚,不能占小便宜,更不能坑害别人。我长期在党政机关工作,手中也曾有过一些小权力,每次回老家时,母亲都嘱咐我,人在做,天在看,违法乱纪的事千万不能干,不干净的钱一分也不能沾,绝不能让别人指着脊梁骨骂祖宗啊。在人生的道路上,我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堂堂正正做人,老老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为官,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严于律己,警钟长鸣。我总觉得自己头上有三尺青天,青天上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手莫伸,伸手必被捉。
常言道,有妈就有家。妈在,家就在。母亲在世时,我每个月都要回乐亭老家一次,像儿时那样,依偎在母亲的身旁,亲身体会家的温暖。如今,母亲不在了,我的家呢?我的家在哪里呀?在七十岁上失去娘,使我成为一个没娘的孩子,悲伤和痛苦更加刻骨铭心。此时此刻,我才真正体会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在母亲弥留之际,我紧紧地把她抱在怀里,就像儿时母亲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一样。想当初,我在母亲的怀里呱呱来到这个世界,而如今,母亲在我的怀里默默离开这个世界……
(作者张学新,闫各庄镇大家坨刘庄村人,唐山市政协原副秘书长)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