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骄子:史树青的“几士居”和“竹影书屋”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刘士裕 发布于:2022-10-14 15:21:21
史树青(1922年8月16日-2007年11月7日),汉族,河北乐亭人。当代著名学者,史学家、文物鉴定家。工书法,精鉴赏,尤以考古鉴定驰誉中外。
2003年初冬,我来到著名鉴定家史树青老先生家中拜访,他正在给南京一位朋友鉴定书画。81岁的史老穿一件银灰色中山装,身体略有一些发福,但很精神,思路清晰,记忆力也很好。刚刚退休的他,每周还要到中国历史博物馆去一次。
当我问及他常用的“几士居”引首章,是不是寓意家里有几个读书人时,史老笑道:这个书斋名是60年前用的,实际上不是指家里人,而是指自己。“几士居”也是针对当时社会上浮躁风气甚浓,真正读书人很少的意思,再一层是说自己几乎算得上一个念书人,其中有自谦自勉之意。
“竹影书屋”是史老常用的另一枚印章,同时也是他位于东城区东堂子胡同55号书屋的斋号。这座院落曾是李鸿章故居的花园,李鸿章当年在总理衙门任职时就居住在这里。1935年,史先生父亲史思奇将其买下,1945年史树青搬进这座院落,一住就是六七十年。
史老说他喜爱竹子,并在院子里栽了许多竹子,因而取名“竹影书屋”。匾额是叶恭绰先生题写的,叶先生写完后,给史先生回了一封信,信中有“君号竹影书屋,吴湖帆号梅影书屋,梅竹可谓双清矣”之语。
史老很看重他的书屋,里面从地面到屋顶全是书,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函套的线装书,如同古代的城墙。史老说:“我家里就是书多,可说是就是在‘书城’里,是‘纵横四海书为城’。但我不是为藏书而藏书,是为了读书、用书。等于我把这么多古今学者都请家里来对话,这是多好、多美的事呀!”史老越说越兴奋。
“文化大革命”中,史老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书城”惨遭荼毒,一千多册图书被抄走,大部为古书。落实政策时,几种宋版书没有退,每本作价两元钱了事。史老说,现在还有一些明版书和旧抄本书也很珍贵。
我提及书屋的另一个斋号——“宋琴砚斋”。史老告诉我那是因他书房里有一方琴型宋砚而得名。他不仅喜欢收藏各种版本的古书籍,还喜欢收藏砚台,现存有各式古砚300多方,打算抽时间编一本砚谱。
(作者刘士裕,唐山市政协原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