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故园纪事:科学破除迷信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刘梦钊     发布于:2022-10-14 10:44:19


读乐亭标识.jpg

从幼年到少年,乃至到了青壮年,经常听到或遇到一些神乎其神的事儿,这些事往往涉及到所谓的神仙鬼怪之类,面对这些事,有些人摇头不信,有些人信以为真,有些人则将信将疑,这些事概括地说,统称迷信。所以说口耳相传,人们津津乐道,但是一旦形成文字时,人们不敢触碰更不愿意染指。今天笔者斗胆给一些迷信事儿做一下科学的解读。

大嫂子借箩子的故事

多年以前,我们居住的农村按照惯例,每年春末夏初正值枯水期,村里都要组织淘一次井。那次,当一井水用辘轳系着柳编斗子把水淘干以后,接下来有一位外号叫鲶鱼的中年人下井清淤。清淤这活儿一是又脏又累,二是当淤泥清理的差不多的时候,井里的新水从泉眼里冒了出来,这时候需越发加快清淤进度。当时的社会环境,没有胶靴,更没皮衩裤,一双用桐油油布做的不鞋不袜的东西早就湿透,脚和小腿刺骨冰凉。这时候,只听井下叫“鲶鱼”的人大喊:“不好了,快叫我上去,我脚下有人说话。”井上的人摸不着头脑,赶紧用筐把“鲶鱼”从井里提上来,上井后的“鲶鱼”一惊一乍的,神秘兮兮地对人们说:“我听到地下有人说话,听得清清楚楚,是女人的声音,说:“大嫂子,借我箩面的箩子用用,我去砸碾。”“鲶鱼”继续说;“我一听,坏了,再挖就是地下那层人了,我回不来咋办?”

当时,有人说“鲶鱼”在胡说八道,有人拍拍脑袋似信非信,还有人不但信,还拿出《聊斋》里的故事来佐证。就这样,这次淘井留下了大嫂子借箩子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崇尚科学,破除迷信,人们生活在地球上,地底下哪来的人?当时的“鲶鱼”已经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向人们坦白说:“哪里来的大嫂子借箩子,因当时井里的水,凉的炸骨头,我实在受不了了,才编了一个借箩子的故事。”尽管当事人都承认故事是编的,但是仍有一些没文化的人缺乏科学知识,对地下有人的故事深信不疑。

地动是鳌鱼翻身

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前,乐亭这地方时不时就有一次地震,震得比较轻,没造成破坏。在当时,老年人都叫它“地动”。我有一位叔伯奶奶,没上过学,但是她识不少字,善讲故事。有一次地震过后,她就讲故事给我们,说:地下有一层人,有一个大官叫阎王,阎王管着一条鱼精,叫鳌鱼。鳌鱼用锁链锁着,不能让它动,一旦它站的累了想休息,稍一动,咱就地动了,如果阎王一眼没看好它,它翻翻身咱们就天塌地陷了。

过了一些年,当我们懂得了一些地震知识的时候,人们也明白了什么是地震。

用文字治病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初(“四清”运动以前),农村街道的明眼处、墙上或树干上经常有人贴着作业本大一块黄裱纸,纸上用毛笔小楷写着如下文字:天荒荒,地荒荒,我家有个吵夜的狼,行路的君子念三遍,一睡睡到大天亮。

是什么意思呢?据当时有明白人解读,即有人家的幼儿夜间哭夜,其原因是黄鼠狼作祟。为了解除黄鼠狼对该家孩子的骚扰,念上三遍。我问:“真管事吗?”这位比我年长的人回答:“不清楚。”

几十年过去了,每想起这事,叫我纠结。为什么现在没有幼儿哭夜了?难道是黄鼠狼改邪归正了,不可能吧?到底是什么原因不哭夜了呢?敝人经深思熟虑,找出了不哭夜的原因:从旧社会到解放初期,当时卫生条件差,人们很少洗澡,衣服被褥破旧,这样一来,给虱子跳蚤带来了生存肆虐的机会,不管冬夏,婴幼儿都是虱子跳蚤的美食,尤其到了夜间,被噬咬的孩子哪有个不哭,这是其一。其二,由于多数人生活贫困,做母亲的自身就缺乏营养,造成给孩子的奶水不够用,尤其到了后半夜,孩子要吃奶,孩子吃不饱,只有哭。可怜黄鼠狼,为婴幼儿的哭夜背锅多年。

1962年暑期,一个十二三岁光膀子的男性少年,与同伴们玩耍,只见少年的背上,由上而下用毛笔书写着一行字:汉高祖斩白蛇一刀两断。我问这个少年,为啥在背上题字。他说,他腰间生了蛇盘疮,是为了治疗蛇盘疮才写的。我仔细看了他的蛇盘疮,围着他的腰,生了小米粒那么大一圈红点点。我打听出,写字的人是我家的三爷爷,三爷爷是本村公认的“书法家。”

我去问三爷爷,三爷爷说:汉高祖刘邦斩白蛇起义,推翻了秦朝,后来人们得了蛇盘疮,就借助汉高祖的神威,依此偏方来治,不过在写字的时候,要憋足了劲,一气呵成。古人云: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说,这个病不用药就能治好了?爷爷一阵苦笑,说出了实情:他家五个孩子,吃饭都是个事,哪来的钱治病,找个偏方试试吧?

据说,这个孩子的蛇盘疮第二年才痊愈,多年后和医生们谈起此事,医生说很多病不治也能痊愈,要说文字也能治病,只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大仙治不了病

上世纪五十年代,农村普遍缺医少药。有位长我三岁的乡邻,都十岁的人了,头不梳脸不洗,邋里邋遢。该人从上学起就病病殃殃,头上的太阳穴经常贴着膏药,有时嘴巴肿得连张嘴吃饭都困难。说起上学,一天打鱼十天晒网。按说生病了,找医生看病天经地义,当老人的搞搞环境卫生总可以吧?不,有病了找大仙。他们找的大仙是一位老女人,本村的,她对病人的望闻问切是:有没有伤害长大仙、黄大仙或胡大仙。孩子的奶奶说:他打过长虫(蛇),没打死,跑了。老女人拿起大烟袋,吸了一口烟,眯起了眼睛,当她把嘴里的烟吐净以后说:他打的是一条白尾巴的有道行的长大仙,这下把人迷上报复来了,整天头痛,嘴肿得像块瓢,该咋办呢?长大仙是喜欢安静的,在你家的冷屋(即不住人的房间)给长大仙立个香碗,每逢初一十五烧香上供,磕头忏悔赎罪,长大仙才会原谅,孩子的病也就好了。这位女大仙又给其住屋的炕墙子上用墨画了好多符咒,为的是不让妖邪作祟,临走还嘱咐说:“心诚则灵啊!”这个人让大仙看病多年,头和脸上的疮还是此伏彼起,直到有一年,这家从北京来了一个亲属,把他带到北京的医院治疗,两个月以后病愈回家,他说医生是用盘尼西林给他治好的。

鞭炮轰跑了大仙

有几位老年朋友闲聊,其中老陈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几年前,沿海某村,有一张姓人家,他家的儿子小张从职业技术学院毕业以后,就在沿海的一个企业上班,按说小伙子长得光鲜帅气,大学期间就应该有对象了,据说追他的姑娘不少,却都让人家吃了闭门羹。现在毕业了,工作有了,车买了,楼也买了,应该找对象结婚了吧,嘿,人们一提亲,不是摇头就是说不。理由一大堆,当老人的只能是叹息,反正离三十还有几年,慢慢来吧。两年后夏季的一天,小张下班回来,脸不洗饭不吃,一言不发就扎到了他的住屋。当妈的问:“为啥不吃饭,他就回答了一句:不饿。第二天,还是不饿,第三天的回答说,在单位吃了。时间稍长,小张瘦下来,精神有些萎靡不振。当妈的问,是不是有不痛快的事了?他回答:是,不是;不是,是,咋了?父母见儿子萎靡不振,语气又不正常,只能是唉声叹气。小儿子叫小超儿,在读高中,正放学在家低声对父母说,我哥几乎每天都抱着一本相册在哭,边哭边喊一个人的名子,有两个夜间,跑出去喊这个人。父亲问,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我哥说了,是他的高中女同学,叫肖美丽,他们班的毕业照让我看了,长得挺美的,两个月前这个肖美丽让坏人给杀了,我哥说这个肖美丽每天夜里都来找他,说自己死的冤枉。父亲问:他们俩好过?小超回答:我哥说人家各方面都强过他,不敢高攀。当妈的坐不住:这是女鬼附身了,快找大仙看看。小超说:我哥是神经病吧,去精神病院吧。父亲说:我还不知道是精神病,你这一说,他曾暗恋过人家,也叫单相思。不过,精神病院不能去,以后谁还给媳妇,照你妈说的,找大仙,或许还会好。

双休日那天,老张神不知鬼不觉的找来了一个大仙。大仙四十多岁的人,却留着八十多岁的大胡子,显得仙风道骨。他闻讯一番,立马知道这是单相思,心里就有了底。他在屋里屋外转悠了一阵之后,说:“看本仙做法,把女鬼驱走以后,小伙子又是响当当的男子汉!为了我的法力不伤及无辜,请家人回避。”家人听后纷纷退出。他看人们都躲起来了,这才从自己的电动轿车里拿出一把桃木剑,直奔病室,对躺在炕上的小张说:“闭上眼不要胡思乱想,看本仙把女鬼从你身上赶走!”说着,在小张身前舞起宝剑来,该大仙正耍的风生水起,窗外忽然响起砰砰啪啪的巨响,紧接着就是狗吠鸡鸣,大仙一时不知发生了什么,周身的仙气顿时化为乌有,成了人身人气,吓得抱了宝剑,撒腿就走。刚一出门,只见一只半人高的恶狗,狗腿上缠着呯啪响的鞭炮向他冲来,他踉跄着冲到自己车前,急忙打开车门就钻了进去,立马开车就跑。躺在屋里的小张听到外边喧闹声,不知发生了何事,光着脚就跑了出来看是怎么回事。原来这个恶作剧是发小小超办的。他本打算放鞭炮给大仙助助兴,结果屋檐下的狗听炮声一响害了怕,窜起就跑,这一跑还让鞭炮缠住了腿,结果闹了惊魂一场。这时候,在外的张家夫妇听到了巨响,进了家,听小超叙述的始末缘由,当妈的说:“把大仙吓跑了,还请人家还来吗?”这时,小张却说:“不用找了,我好了,真的好了。”妈妈说:“那得谢谢大仙了。”小张说:“妈,是我太喜欢肖美丽了,可人家根本就没喜欢过我,要谢,得谢谢小超,当时的鞭炮太响了,狗简直要疯了,我脑海里没有了肖美丽,只有屋外这些特殊的响,把我的魂给吓回来了。”

老陈讲完这个故事,大家议论了一阵,有人说:还真的请教一下神经科医生。

  (作者刘梦钊,中学退休教师)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