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回忆欢迎革命老区慰问团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刘荣兴 发布于:2022-04-27 16:40:56
新中国建立之初,乐亭县城有些社会活动、文艺演出和迎送宾客的事情,常让乐亭中学的同学参加,虽然对学习书本知识有所影响,但受到的政治思想教育却终生难忘。我记起了这样一件事,现写了点回忆。
1950年,大约是农历10月中旬,我上乐亭中学时有一天下午两点刚要上课,老师告诉我们,今天下午的课不上了,有欢迎重要客人的任务,大家要马上行动,把衣服整理一下,拍拍身上的灰土,过一会儿就到北大桥去迎接。
我记得乐亭中学去了四个班,有200多位同学和几位老师。学校有铜鼓洋号队,也去参加迎接。一位教体育课的韩老师,一米九的大个头带队走在最前头,很是显眼。当年县里的干部也不多,提前去了几位工作人员,做迎接客人的安排,乐亭中学的队伍就算欢迎人群中的大队人马了。
迎接什么客人啊?我们也不清楚,只知道客人从滦县方向来,当时公路也不好走,也没有高级轿车。那一天天高气爽,有些微寒,同学们跺着脚增加暖和度,又东张西望,有说有笑。过了一会儿,县机关的两个人带来了一条大标语,两边插着长长的杆子,展开一看写的是“欢迎革命老区慰问团”。这时不少人认识的李斌县长带领县里几位领导也过来了。
同学们知道了欢迎的是什么团队了,也在猜测慰问团有多少人啊?坐什么车来呀?最大的官有多大呀?大家也知道我们乐亭是革命老区,不仅出了李大钊,还听说过李运昌、阎达开等老革命家。也有许多动人的革命故事,在民间传颂。
这时县里一位工作人员高声说道:慰问团就快到了,大家整好队,到时候要热烈鼓掌,高呼欢迎口号。欢迎的人群都向公路过来的方向张望。过了片刻,看到一辆大卡车开过来了,这就是慰问团乘坐的车辆。当汽车开到欢迎的人群前停下来时,李斌县长等五六人迎了上去。这时从汽车上跳下了三四位随行的年轻的工作人员,把卡车的后挡板放下,并搬下车上放着的梯子。欢迎的人们都张望着一看,车上放着一对沙发,刚从沙发上起身的是一位年岁甚大的长者,头发花白,还留着胡须,但身体还算利索。沙发周围放着10来个小板凳,是其他随行人员坐的,他们也在车上搀扶着这位长者。县里领导和随行人员把这位长者接了下来。这时我们热烈鼓掌,高呼“热烈欢迎慰问团来乐亭”“发扬老区革命传统,建设新乐亭”。
看来这位长者就是慰问团的头头了,或者叫团长,他是谁呀?带领我们的老师也在议论。慰问团是省里派来的,这位长者叫李锡九,是河北省的副省长(当时称省政府副主席),既年长又是老革命了。在欢迎的现场没有举行什么仪式,李斌等县领导陪同李锡九等人,乘坐县里的一辆吉普车连同大卡车一起进了县城,我们也就整队回了学校。李锡九的名字人们也不熟悉,只知道是省里的大官。
过了两天,县广播站有广播,人们也议论,慰问团去了大黑坨村的李大钊故居,还看望了一些早年参加革命的老同志,也召开了座谈会。我们都为乐亭县是革命老区而有一种荣誉感,也为刚成立一年多的人民共和国而祝福。
多年后,我得知李锡九一些情况。他是河北省安平县人,1872年出生。1950年来乐亭时已78岁,他早年参加同盟会,后又东渡日本留学。他思想先进,政治有远见,投身革命事业,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天津参加筹建中共顺直省委工作,是李大钊的革命战友。国共合作期间,曾在国民党内参加活动。他反对军阀横行,积极投入抗日活动,与国民党高层一些进步人士相识也有联系。
1949年3月,中共中央由平山县西柏坡迁入北京后,毛泽东等暂住香山的双清别墅,曾请李锡九共商国是,还请他去访见国民党高层人士张治中等人,劝说他们放弃反共立场,脱离蒋介石。李锡九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贡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时,李锡九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后又当选为河北省人民政府副主席。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锡九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二人的革命友谊深厚。我估计当年78岁高龄的李锡九作为革命老区慰问团的团长来乐亭,可能是他主动自荐的,不然怎么能安排这样高龄的领导车马劳顿,风尘仆仆地来乐亭呢!
我们乐亭是革命老区,过去一说根据地和革命老区,主要是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建立的红色政权的地方。而我们乐亭,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建立了党组织,一些革命家在反对军阀横行、发动农民和县里的工人在反对伪政府的苛捐杂税,反对土豪劣绅欺诈乡里的行为,进行了各种斗争,也使党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也有一些思想开明、政治进取的富商为革命工作和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这都是乐亭的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今天我们乐亭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刘荣兴,乐亭城关八街人,河北大学教授)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