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记忆:忆母亲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许洪福 发布于:2022-04-27 16:37:31
近些年来,在经常回顾的往事中,犹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和敬佩之情越发强烈,越发深刻,倍感激动。当年,母亲在敌人肆虐环境下对党的那种坚信和想往;那种站出来全心支持革命的勇气;那种一生寄望儿女们对党的深情永远继承下去的精神和情怀,都使我情不自禁的怀念和感叹,情不自禁的钦佩和敬仰。母亲的这种精神指导影响着我走上了保卫祖国的革命军人之路,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对我培养教育之恩令我终生难忘,终生感激。
母亲悄悄给我们讲李大钊的故事
母亲叫牛玉琴,1900年生。我家和母亲娘家都是几代贫穷,经历了所有苦难的母亲对残酷的阶级压迫有着强烈仇恨。当时我表姐夫受到革命先驱李大钊影响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后成为我们地区地下党组织负责人,他和我表姐经常给父母讲革命先烈李大钊的故事和革命道理。母亲听后,对李大钊为解救穷人百姓遭到敌人杀害感到非常痛心,对先烈的伟大精神非常敬佩,认为先烈是家乡人的骄傲。那时候我家地区是敌人占据,议论李大钊就有杀头的危险,但记得母亲曾多次在晚上对我们兄弟悄悄讲她知道的李大钊的故事,她说李先生是救穷人的好人,嘱咐我们长大后定要做一个有益老百姓的好人,她对于先烈李大钊故事的教育从小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是我一生无限敬佩伟大先烈,决心为实现先烈遗愿献身革命事业的思想基础。现在回想起来,母亲是当年在党的宣传和革命先烈的影响之下,被唤起的一名普通农村妇女,她在那种环境下不断给我讲李大钊故事的勇气和对革命的信念,让我深刻感受到在母亲身上有着一种在大钊精神影响下的故乡人的可贵品质和勇于站起来的抗争精神。母亲的行为验证了毛主席当年说的全国妇女起来之日就是中国革命胜利之时的真理,正是有像母亲这样千千万万的被党唤起觉醒的全国妇女的起来,心向党,投身革命,形成了灭敌之灾的汪洋大海,终于赢得了全国革命的最后胜利。
母亲教育我们记住阶级仇民族恨
我舅舅因参加抗日民兵活动被日本鬼子抓进了监狱,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受尽了各种残酷刑法,最后被鬼子扔到了“死人坑”,家人从死人坑里抢回,经抢救虽活下来但终身致残。我的姑父姑母支持表姐夫的抗日活动,他们家成了地下党组织的活动地点,因此被日本鬼子抓进了监狱。鬼子还抓走了姑母,逼迫说出谁是地下党员,姑母不说,敌人就把她推到坑里活埋,之后虽被抢救出但不久还是死去了。母亲经常用舅舅、姑母的事例教育我们,要我们永远记住阶级仇、民族恨,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的领导,穷人才能得解放,使我们从小就懂得了爱谁憎谁的道理,决心立志参军保卫人民。母亲曾多次对我们说,和舅舅一起的民兵们因为手中没有枪才被敌人抓住的,她还讲为什么鬼子或国民党军队一来就能杀人抢劫百姓,就是因为敌人有枪,所以她希望我们兄弟长大后都能参军,拿起枪保卫人民。
因家中贫穷,我大哥14岁时就到地主家“扛小活”(长工),地主每年只给一点粮食。但两年后母亲还是下决心让大哥去参军以实现她的愿望。她托一位亲戚去地主家那里偷偷告诉大哥,让他从地主家逃走去寻找八路军(解放军),因当时我家那里是国民党军占据,不敢让敌人发现。大哥参军后家中生活更难了,但母亲咬牙坚持,认为参军是儿子最好的选择。大哥找到了解放军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和抗美援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了部队干部。
母亲是拥军支前的模范
在我刚记事时那几年,凡我们村来了解放军部队,母亲总是把家中的大房子让出请同志们住,我们全家挤在一间旧屋里。同志们住下后,她把家里好吃的想法送给他们,军民之间的那种亲情热情和亲近真诚至今想起让我感动。我记得每一次在我们不远的地方响起枪炮时,母亲都去参加抬担架,担架都是各家门板代替的,很沉重。有一次,我看到母亲抬着伤员,脸上流着汗,咬着牙坚持,当把伤员抬到我家门口后,就放下担架,跑回家把一篮子鸡蛋都拿来,然后跪在地下,把鸡蛋打开口,把芦苇管放在伤员嘴里让他吸着喝。伤员大都是头上或胳膊有伤的重伤员,不能自己吃东西,母亲就一个接一个的帮着伤员吸着或喂些吃的,因我们村离前方很近,不能长时间停留,伤员吃点东西后又赶紧抬着送到后方去。那段时间,我家的鸡蛋母亲一个也不让我们吃,攒几天她就送到附近地区党组织或部队那里去,她经常送鸡蛋或粮食,她说送给部队就是送给我儿子吃。我记得那次我跟着母亲挎着一大篮子鸡蛋(约100只)送到闫各庄区政府,接待我们的区长对母亲特别感谢,一再赞扬,但告诉母亲,咱这里已经解放了,不打仗了,也不要再送鸡蛋了。
母亲把最大的愿望寄在我身上
我6岁半时,母亲就送我参加了村里的儿童团,我每天和其他儿童练红缨枪,在村头站岗放哨,给村公所送信。我稍大后,母亲就经常讲让我永远记住参军的事。后来我到北京上学,她虽然因患病瘫痪,在饱受疾病折磨的情况下,还经常请人写信嘱咐我把参军保卫国家做为我将来最主要选择,也是她最大的心愿。为了实现母亲的夙愿,我一直寻找机会,直到1961年终于赶上了唯一的一次参军机会。当时,由于我学习成绩优秀学校非常希望我留下,但参军意志坚决,在经历了一波三折的曲折后,我毅然放弃已经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工作的机会,实现了参军的愿望。当病重的母亲听到消息后高兴地说,她这辈子最大的愿望终于实现了。母亲因患类风湿病瘫痪在床受尽了难以想象的痛苦熬煎,家中只有一个弟弟,还要下地干活,无人照顾的母亲却从未要求我回家看她,还经常让人写信都告诉我不要因看望她耽误工作,每当亲戚邻居要写信让我回来探望时都被她阻拦,她说她从希望我参军之时就没打算让我尽孝。母亲瘫痪在床14年中我只回家4次,每次假期快到时她都催促我走,说你去工作我高兴。每次分别时,她怕我难过,却总是故作高高兴兴。直到1973年母亲病危时,她知道我干的是大事,仍坚持不让家人通知我,拖到最后家里不得不告诉了我,当我赶回家时母亲已经去世。三年多没见母亲的最后一面,我痛心不已,这也成了我对母亲终生的愧疚,每到回忆此景都让我痛心流泪,悔恨不已,忏悔不止!
母亲参加教育战线的“群英会”
母亲不识字,却从小就对学习文化有强烈的愿望,她对旧社会穷人没钱学文化而受剥削压迫愤愤不平。她说,虽然解放了,但农民还是没文化,对党的政策大都不了解,生活上思想上还处在落后状态。她还发现有些村干部不按党的要求执行政策,甚至与党的政策相违背,但她又说不出道理来,于是她决心自己通过学习文化来学习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刚开始亲戚邻居们听说她的想法后都不理解,背后说,一个农村妇女光下地干活都忙不过来还学哪门子文化?能学得会吗?学了干什么去?但母亲不管别人怎么说仍然坚持。她几乎把劳作之外的时间都用在了学习识字上,每天晚上只休息四五个多小时。她学习的方法是,无论在什么地方遇到识字的人,都虚心请教。她身上一直带着报纸或纸条,把当天要学会的字划出来,无论干活走路或到集市商店买东西时,遇到人就请教,见了小学生却说“考考你,请问几个字。”每次到闫各庄赶集,她都在街上贴着布告通知或黑板报的旁边站好长时间,凡有来看的人就让人家念给她听,有时一天下来能记住二三十字甚至更多。每天晚上复习到半夜,早晨起床前再默背复习,干活走路时嘴里也念着字,人们都说她走火入魔神经有问题了,而她不到半年时间就能慢慢读报纸了,不到一年时间读报很通顺了,她常常一个人在家或在地头、路上朗读起来,声音很大,很得意很高兴的样子。她每天都把村办公室的《唐山日报》借来读给邻居们听,给大家念报纸上的新闻和党的方针政策。大家看她有这么大进步,也纷纷赞扬她的学习精神。她在读到报纸上有关党的农村政策时注意把村干部执行政策的情况相对照,曾几次发现当时村里执行的政策与报纸上发表的要求不相符,不利于农民的利益,她就拿着报纸找村干部提出希望给予改正,在她的说服下,有好几件做法不正确的事得到了改正和加强,从而受到了村民们的欢迎。她的学习精神和积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的行动得到了群众的拥护,还被村里选为学文化的摸范。1959年,她还代表乐亭县出席了唐山市教育战线的先进分子群英大会。在唐山开会时母亲介绍了自学的经验,与会代表们对这位种地的小脚老太太的自学精神给予了高度赞扬。从“群英会”回来,村里干部和群众对她给村里带来的荣誉给予了高度评价,说她是大家坨村的骄傲,附近村的人们也都很尊敬她,她也感受到一个过去最穷苦最卑微的普通农村妇女从未敢想象的幸福感和荣誉感。她虽不是村干部,但她总是为群众所想,当时村里办公室较小,全村开大会很困难,特别是冬季,为此她想群众所想,主动向村长提出让村里大会在我家举行,从那时起,我家成了召开全村大会和群众议事的地点。每次开会,她总是烧好热炕和开水热情招待大家,把能为群众做点事做为一种快乐,这种情况坚持了两年,直到她瘫痪卧床不起时为止。她总想多做些对集体和群众有意义的事,只可惜,疾病无情的把她的愿望打碎了,开始她还勉强地坐着读报纸,后来无法坐起就躺着仍坚持读报,再后来两臂两手全身骨节僵直再也无法读报了。这一结果对于一心上进,困难面前从不服输的母亲是最大的打击,最无情的摧残,最无法承受的人生磨难……她无比痛苦地说,什么样的痛苦也比不了不让我学习报纸更难承受了。
命运对母亲太不公平,太无情,太残酷了。母亲受尽了旧社会最底层的人所有疾苦,一个满怀激情追求新生活的母亲却遭到了这样的打击,作为她为我付出最多而几乎没为她尽过孝的儿子,越到今日回忆起,越感到痛心疾首,悔恨交加,悲伤不已!
母亲当年抱着对党无限的信任和希望,不惧风险站了出来,在革命洪流中付出了她力所能及的微薄力量,然后默默走了,走后更没有留下任何值得人们记忆的痕迹,似乎也没什么可回顾的意义。但母亲在我心中却是伟大的,是我一生永远敬佩和我家儿孙们永远继承学习的榜样。今天所以回忆几十年前的母亲往事,不仅是做为儿子对母亲的个人缅怀,也是自己和家人不要忘记母亲个人投身革命斗争中的那种精神,还想通过对母亲的回忆使我和我的后代知道在那个时期与母亲、舅舅、表姐夫、姑父、姑母一样,在接受了党的影响觉醒后,代表着中国亿万老百姓站了出来的千千万万的普通人!他(她)们冲破了千百年来中国大多数老百姓尤其是普通农村妇女甘于忍受反动阶级的压迫剥削不敢反抗的思想羁绊,毅然站起投身到党领导下的人民解放战斗中;而且他(她)们对中国共产党充满着坚定的信念,在党的领导下迸发出无穷的献身精神。正因为有这样一大批人,用他(她)身上的民族脊梁的精神,在党的领导下通过艰苦卓绝的斗争,最终取得了全国人民的彻底解放,才有了我们幸福的今天。所以今天我和我的家人不仅是缅怀我的母亲和几位亲戚,更是缅怀曾经和母亲一样的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奉献的、如今大多已经默默离开我们的先辈们。
回忆那段历史,让我认识到,生活在今天幸福生活中的我们,没有理由忘掉他们,没理由把他们当年为争取今天的幸福而战斗的那种精神忘却掉或丢弃掉。如果忘却或丢弃了,我们是否会有可能再退回到当年他们那个年代是值得我们这一代和下一代思考的。
(作者许洪福,闫各庄镇大家坨村人,北京武警总队直政处原主任)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