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回眸寄情:舅舅的手枪和他家的香椿树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李家福     发布于:2022-04-27 16:30:14


政府网题字202110.jpg

抗日战争时期,我舅舅是一位村级民主政权的武装委员。他有一支“七星子”手枪,十分引人眼馋;他家外宅那几株香椿树,对我幼小的心灵也有特殊的诱惑……

舅舅家坐落在古滦河与二滦河之间的一个小村——蔺家营,是冀东路南早期开辟的解放区。我家居住在二滦河左岸距离日伪盘踞的县城较近的老母庙。八路军民主政权在乡村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舅舅的武装委员工作也进行的有声有色。他有一支“七星子”手枪,每当回家在火炕上擦拭,我都在一旁仔细观瞧,镶嵌在枪膛轮子上七个孔洞间,像莲子缩头缩脑一样的子弹,小巧玲珑十分可爱。每当看到这只手枪,就不由自主的想到舅舅的统一战线成果。

刚来开辟地区的八路军,大都喜欢有一只自来水钢笔,特别是对那种戴在上衣右边小衣袋里的自来水笔更加情有独钟。他们把它装进用钩针、彩线勾制的自来水笔套套上,一头拴在上衣第二个扣眼儿里,一边插在上衣口袋的边沿儿,露出用彩线编织着的彩球飘在胸前,再佩戴上缀有两颗黑纽扣的“朱德”式军帽和灰布军装,实在是飒爽英姿。但是,这种自来水笔价钱昂贵没钱购买,而且根据地也没地方去买,只能从知识分子之手或地富之家讨要索取。

第八区区长助理葛华的警卫员——斜跨双盒子炮的张志华,不知从哪条渠道得知我家有一只帕克金笔,是祖父在大连经商期间花银元买回来收藏,准备给首先考上中学的孙子做奖品的。张志华不便直接到“敌占区”来讨要,他央求舅舅为他做“说客”。当时正值夏秋之交,二滦河发洪水尚未全退,舅舅只好在铁瓦大车上绑一饭桌,人坐在饭桌上犹如乘船渡江一样,专程过河来到我家,为八路军向爷爷开口索取自来水金笔,作为统一战线对象的地主老财,哪敢怠慢,只能忍痛割爱。本来大有希望继承这只金笔的我,也只好“望笔兴叹”了。

二祖父的宅院东聚缘堂,坐落在街道路南最东边。因为村外空旷不远就是二滦河甩湾处,时有“强人”出没。因此东聚源堂的东山墙砌得较高,而且还有高出房顶带有垛口的“女儿墙”,房上“女儿墙”下有供人行走的专用步行道,山墙东南角的房顶上,还特意修筑了闪出墙外的观测瞭望所,夜间有人持枪值更。

二祖父年幼时也曾出外经商,后来有些积蓄,受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感染和开办新学之风的影响,回乡参与“废庙兴学”等公益事业,曾任东夏庄“育民初级小学”的校董,吸收东夏庄十几个村屯适龄儿童入学,一时交不起学费的,可以缓交或不交。仗义疏财,济困扶贫,成了团结抗日的开明乡绅。记得当时经常有人哼唱校歌:“育民初级小学校,校董李肃翁……”

为了解决小学校经费不足,校董还负责召集乡绅共同筹集,并购置部分田地雇人经营,收入作为小学校经费的补充。小学校的房屋维修打扫也都经常派家人或长工料理,记得每当冬季下雪,曾祖父都亲自指挥家人及时前去除雪。当然我每次都在其中。

抗日战争爆发后,我党提出统一战线口号“有钱出钱,有枪的出枪,出人出力上战场”。乡村基层抗日组织广泛动员有枪户上交武器,二祖父就是在我舅舅的说服动员下,带头响应号召,交出一只“汉阳造”快枪,当时还受到昌乐联合县民主政府的表扬。

我的家里人口众多,妈妈是长门长房儿媳,事物繁杂无暇照顾我们兄妹;而姥姥家人丁稀少,舅母又长期未生育,对我视如宝贝。所以幼年的我经常居住在姥姥家。姥姥家独门独院,宽敞的外宅遍植乔灌木和花草,那里可是我童年经常玩耍的乐园。你看,一场春雨过后,草绿了,花开了,树木也忙着打苞发芽,展叶吐绿。其中,三棵挺拔高大的香椿树以及他们膝下的树孩子,也相继展开小拳头,挺立在枝条顶端,探头探脑地张望这蜂蝶翻飞的大千世界。

随着春风的摇曳,大拇指般粗细的枝丫上,长出了棕红色又肥又厚的香椿芽。不两天,壮芽展开就是嫩叶,用指甲一掐就断。颜色淡绿,还带着点红色,虽然没有花那么鲜艳,但是那种浓郁的气味,可以弥漫整个村庄。于是,“咔吧、咔吧”掰香椿芽的脆响,“兹拉,兹拉”烙香椿炒鸡蛋的鲜香,诱人神往!

低矮处“树孩子”头顶上的香椿芽,很快被掰秃了,必须爬树或者借助工具才能采到更高处的椿芽。而上树采香椿芽的拿手活,非我莫属。手执舅舅给制作的竹竿网兜和铁丝长钩,轻便地爬到树杈处稳住身子,两手并用,不一会就采满网篮,灵猴一样轻巧地回到地面,就等着吃“烙香椿火烧”了。只见舅妈把香椿叶芽洗净剁碎,加上打破的鸡蛋和适量面粉,搅成糊状,灶膛烧火将大铁锅加热,将搅拌均匀的糊糊摊在锅底,整个锅底只烙一个盖帘那么大的“香椿面鱼”或“香椿火烧”。全家人围坐在饭桌前分而食之,其乐融融。

入夏后,香椿树的枝叶开始旺长,香椿的叶子跟杨柳榆槐不同。一张大叶上两边分别长出20多张小叶,像春天放飞的蜈蚣风筝,又像端午龙舟竞赛木船两侧的船桨。后来才知道,其植物学名称叫羽状复叶,小叶长椭圆形,叶端锐尖,像羽毛一样对称排列在复叶的主脉上。一片片复叶像大蒲扇,又像天然的大绿伞,为人们遮荫献凉。

如果你站在树下观瞧,还会发现在绿荫深处,已经长出像没成熟前的小葡萄串一样的花穗,倒圆锥形的聚伞状花序,小花米粒般大小,白色有香味,花穗下垂。不久,青绿色的串串果实就会显现出来。浓浓荫影的香椿树下,有花有叶还有果,的确是老人孩子们乘凉聊天抓蚂蚱的好地方。

晚秋,香椿树上的复叶,变成了一面面随风飘舞的旗子,黄的,红的,一阵轻风吹来,满树的叶子带着淡淡的轻香,飘飘落地。而此时树上穗状的“硕果”已经成熟。花生米般大小的果实,长椭圆形,有五个侧面,分别长出五个革质的果皮,红褐色,每片果皮前端开裂翘起。远远望去,像一窝追随母亲的鸡雏,再看又像一簇簇悬在裸露枝头的“倒挂金钟”。和我同样常住姥家的姨表妹彩云,就特别喜欢香椿树成熟了的果实。央求我帮助将其全穗采下,经过她精心加工装饰,挂在窗前,与春夏间的“风铃”媲美。

到了冬天,香椿树只剩下了直挺挺的树干和分叉的枯枝,但它们像责任心很强的哨兵,在寒风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护卫着满园休眠的草木和自己的子孙,笑迎雪花飘落,身披银盔冰甲,默默孕育着:明年再长出更新鲜的枝叶花果,与天地万物共享生态平衡。

光阴荏苒,七八十年的沧桑岁月,舅舅早已作古,“七星子”手枪几经易主也许早已被淘汰,房屋外宅也已荡然无存。但与舅舅有关的枪和香椿树的故事,尚依稀在脑际萦绕……

(作者李家福,沈阳农业大学《新农业杂志社》原主编)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