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音乡韵:我与影卷的缘分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刘和 发布于:2022-04-27 16:07:42
我从懂事那天起,就喜欢跟着大人们看影。长大后,又接触了影卷,觉得很有意思,越读越爱读,就有意地抄写它,编写它,三番五次近距离看到它,更加喜欢它,因而和乐亭影结缘,几十年来离不开它。
1956年我小学毕业后,在家种地,那时唯一的热闹就是看影。我的邻村夏康村有一位影匠叫佟景泰,他平时白天干木匠活,晚上唱影。我东邻的本家的叔,也干木匠活,喜欢影,他俩本来就好,一个唱影的,一个喜欢影的,自然爱上一快凑。那时社会上唱影班社很多,但总的说还是没有影看的日子多。他俩约会好,凡是没影的日子,他拿着影卷到我叔家来念,我就去在旁边听,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了影卷。我叔家是烈属,有条件,冬季有炉子,喝着茶水念,有趣的地方念完了还说,如“欠身离坐往外走”这句应断开,先欠身,后离坐,再往外走,给操纵者留足时间,说是念影卷,实际上是拿腔拿调哼唱。因明天还接着念,他就把影卷留在二叔家里。有一天他去的晚,我叔让我先念着等,这是我近距离看到了影卷。常念的有《战宛城》《凤仪亭》《张彥观画》。念着念着,我就感觉影卷里面的词语非常优美,如《战宛城》中张秀念的词:威震宛城练枪刀,大小儿郎胆气高,上阵全凭能行马,手使长枪是英豪。本帅张秀……《西宫判》中胡刚的一段唱词:老子的虎尾鞭,王爷赠给俺。上有三个棱,八十一个眼。上打无道君,下把命臣管。打君去一愣,打臣迷一眼。叫声张巧智,叫你认认俺。手举虎尾鞭,瞪眼连声喊。只听咔嚓(一声)响,血把尸首染。看起来官大的,功劳大的也不是无限地的杀人,它的权利用完了也就没了。从那时起我就非常喜欢影卷,唯一想占有它的办法就是抄下来,象学生记笔记那样,记了一本《战宛城》,在田间地头或挖河工地唱着玩,不管生、旦、净、髯、丑,一直背诵。我能背完《战宛城》一本,如:卒上,“报督都得知,祸从天降了!”“何等祸事快快报来!”“报报报来报报报,报与元帅得知道,曹操发来无数兵,人喊马嘶闹又叫,阵上出来一将官,令人一见吓一跳,金盔金甲红战袍,黄面红须眼似豹,两手画戟有千斤,离城不远放大炮!”“再去打探!”“得令!”“蓝旗报罢下中军,张秀急急传令号,三军一起杀上前,只有前进别后靠,进前升赏立大功,后退立斩脑袋掉……”因词语优美,60年后的今天,背诵起来还是历历上口。
1958年去狼窝口出外勤(盐场施工),阴雨天我在工棚里唱着玩,引起毛庄村一位影匠的注意,他回家时就把影卷带来,使我又近距离看到了一本《西宫判》,记住了很多唱段,也知道了影卷里的忠臣狄扶国是岳飞一样的人物,使我非常敬佩。从盐场撤回后,我就参加民兵训练,那一年我就入伍到了部队。在娱乐的晚会上,战友们纷纷唱当时新歌曲,我是什么也不会唱。班长提醒我,唱个家乡小调也行,我就背诵了那段“报都督得知……”大家都夸我记得好。
复员后赶上“文革”,怕人家说影卷是四旧,就把抄的影卷都烧了,只是心里还记得一些影词。后来年纪大了,很想找儿时的老影卷看看,约在1996年,我又想到了佟景泰,经打听得知,这位老人已经去世了。他曾和三儿子佟柱共同生活过,“文革”中红卫兵重点翻找影卷,老人把一部《高君宝二下南唐》藏在幔子上,才没被翻去,侥幸得以保存下来,其他都被红卫兵翻去烧毁了。这部影卷原来是老影匠俞树魁抄写,不仅字体美观,书写规范,多次上影窗演唱,可以作为抄写影卷的范本。我认真观察老影卷发现,无论是前清、民国、日伪和现在出的那些宣纸,式样、大小基本一样,剪裁后抄写影卷式样也一样。由此也勾引我抄写影卷的兴趣来。我找来一部影卷,买来笔墨、宣纸。宣纸都是长方形,从正中间裁开,形成一变二,再从中间裁开,形成二变四,再把四分之一小张均匀裁成三页,一大张纸裁12页。每一页从中间折叠,下面打好格子,形成暗格,可两面抄写。每一面顺写7行,每行15个格。抄写影词道白没有标点,凭演员功底,文化深的,念着上句,眼观下句,全篇能写105个字,两面能写210个字。乐亭县人爱唱会唱的人很多,新中国成立前,不认字的人靠提词,也能够唱影。唱词多为7字句,句式为2—2—3,两句中间空一格,下面再抄7个字。也有的句子用8、9、10个字的长句或更多,如8字句,第一格抄写两字,先右后左,余下的6格每格一字;如果是10字句,先在前三格右顺写3个字(略小)再从左顺写3个字,前三个格写6个字,后面4格写4个字。在一部影卷内的唱词中,基本上是7字句。还有三赶七,如:慢抬身,直叫苦。大放悲声,捶胸顿足。心内似油烹,恶气往嗓堵。可恨秦桧老贼,恶狠如同狼虎。诡计神谋害忠良,不怕骂声传千古。还有五字赋,如:妹子先别杀,曹保也住手。并非是外人,刻下变两口。妹子暴彩文,年轻十八九。这算对面相,敢说人不丑……大金边句式,多为丑角演唱,是5、5,3、3,5、5,7,3、3、3。如:到了淮安城,离城十里地。租了房,做生意。开了小茶坊,来往人口密。赚钱糊口现得利,好合适,好合适,好合适!小金边,有5、5,7、3、3、3式组成,如:手热烫脚心,日毒晒脊背,万里无云太阳高,雨没信,雨没信,雨没信(辙脚发儿化音)!总而言之,每卷戏中各种角色一般都有戏唱,各种唱词都有生,年轻男性;净,黑、红,青脸男性;大,男大花脸;髯即老生;小,年轻女性。还有花小、花生,各种角色都登台唱一段,群众很爱看。经多日努力,我终于把《高君保二下南唐》12卷全部抄了下来。通过抄写影卷,增加了我的影戏知识,磨练了我的意志,锻炼了我的身体,也使我更爱练字,尽量把字写好。
2008年前后,我发现县铅印本影卷《五锋会》《二度梅》和其他单卷,我系数买来,尤其是《五锋会》有较强的故事性,这一独立完整的故事,只有通过看影才得知,而历史故事、小说中没有。据说该卷由齐二黑父女编写,故事流传就是皮影,该故事没有编写完其父就故去了,后由其女又编写了五卷《平西册》故事才完整了。前12卷中,每一卷都可单独演唱,如《曹保打店》《保龙山》《全家福》《偷看家书》等等,连起来又是一部完整的故事。把铅印本影词抄写成能上影窗演唱的影卷,属于二次创造,没有基本功是不行的,我抄完《高君宝二下南唐》后,正好积累了这方面的知识,又念了很多本影卷,才敢下手抄写。如摆朝七人站,沈恒威,寇成……抄写完七人名字后,在上下左右都画上线,把这些人都框起来,谁也不唱,这些文字是让操纵者上线看的。沈恒威:本相平章宰相沈恒威。寇成:下官参议寇成,影词上的人名也不用抄,演员知道。如唱沈恒威的演员,看到操纵者已把沈恒威拿上影窗,马上念:本相平章宰相沈恒威。在句尾画拦截号的地方停住。唱寇成的演员马上接念:下官参议寇成,见下面有拦截号就停止。该哪个影人上场写在卷上,上下左右画上框,上线操纵者就知该拿哪身影人上窗表演。有时卷上也有鸡叫三声,雁飞过场,阵雷打响,炮响连声等影词,上下左右都画着框。凡是写有这字的地方,必须都有响声或表现,唱词中一会就有演唱:如忽听鸡叫三声,忽见大雁惊飞,必是敌人偷营……不可落下。上线操纵者时刻看卷,若没有这些响声,就好像瞎唱。有的人名不用抄写,如沈恒威:人来。家人:有。沈恒威:带马上山。家人:是。只抄“人来”(有)“带马上山”(是)就行了。影班里的人都会应答(有)(是)还有(我典韦,命呜乎)(再表张秀,催马杀出)都不用在唱词前抄人名,影匠都懂。有的影班,因张龙、赵虎上影人出过笑话,有一个票影的不识字靠题词唱,上线操纵者用小声悄悄告诉下线;张龙、赵虎上影人,他当是给他题的词唱了出来,当告诉他白不唱时,他又唱了一句白不唱。我把《打銮驾》前12卷抄完后,经老艺人王殿钧逐句审查修改,认为可上影窗演唱,该卷约计有14万字,在抄写影卷过程中,不知不觉就使我的书写水平有了提高。在乐亭有唱《五锋会》的影目时,我就拿影卷在窗下观看,也有人和我借影卷观看传抄。因字大眼睛舒服爱看。乐亭皮影班的王志刚看到了我抄的影卷说:“你老有这功夫,给我们把《镇冤塔》抄下来多好。”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我马上买来宣纸试着抄写。但时过境迁,我已经抄不成啦,那30万字影卷是60岁时抄写的,如今我已80多岁,又动了大手术,写字手抖动,眼睛看不准,手、眼、心不协调,已写不好字了。当看到《镇冤塔》铅印本影卷后,里面的内容又吸引了我,《五锋会》《高君宝二下南唐》,30多万字的抄写过程也鼓励我,我又有了自信心,不要求字体美观,达到书写规范,别人能看懂就行,我开始每天抄写几个小时,手抖动时在废纸上练,不抖动时往卷上抄。没想到字越写越好,抄写完九卷《镇冤塔》共24.4万字后,谁料想手抖动的毛病却好了,身体也健康了,皮影班的人看过影卷后评价:“很工整,能够上窗演唱。”没想到抄写影卷治好了我的病。此后,我决心把喜欢的卷都抄下来,正在抄的是《平西册》《二度梅》《青云剑》。现在最想找到的卷是《珠宝钗》《沙家浜》《红嫂》《林海雪原》等等。为了对影卷的爱好,也为了健身。我现在不但能把铅印本影词抄成影卷,还能把光碟恢复影卷。有位朋友非常喜欢影,他找了一个《尉迟大海招亲》的光碟,让我恢复成影卷,我真给他抄写成影卷,他让明白人看了后说:“这卷完全可以唱尉迟大海招亲。现在从社会上找老影卷、老影词非常难,而找光碟比较容易。”从此,这让我又看到了抄写影卷的希望。
(作者刘和,毛庄镇新村人,唐山市电力局退休职工)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