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乐亭骄子:奉献爱心不停步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习洪业 车前子     发布于:2022-01-13 15:40:51


政府网题字202110.jpg

2019年,《唐山劳动日报》刊载了姜各庄镇滨海村渔民苏海东顶着七八级大风无私救助海上遇险船只事迹的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2021年,苏海东被光荣地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15日,他受邀到北京参加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座谈会和颁奖表彰仪式,受到了习近平主席和其他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成为乐亭县首次获得此项国家级荣誉的道德楷模。

谈到这次被评为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时,苏海东激动之情溢于言表,幸福地回忆着那激动人心的时刻,习近平主席在简短讲话中感谢大家所做的努力,希望大家再接再厉,作出新的贡献。习近平主席亲切的话语、平易近人的作风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更加激励他为社会奉献爱心的情怀。

从北京回来后,他召集自己的船队,传达这次会议的精神与盛况,与大家分享获得荣誉的喜悦,鼓励大家传承发扬见义勇为的好传统。

6日从北京回家,7日便下起了大雪,这场多年未见大雪导致交通瘫痪,给人们出行带来很大困难。苏海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解除乡亲们出行之难,大雪一停,他马上开起自己的大铲车,去为村民疏通道路,由于天黑路滑,在铲雪作业时,铲车一下滑进路旁的大坑里,虽然身体没有造成伤害,但大坑里的铲车却开不出来了,他连忙回家去开自己的大吊车。由于天太冷,车里的油凝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发动起来,风火火地开到出事地点去吊车,几经努力,才把铲车吊出来,此时已是第二天早上8点。但他却顾不上休息,又去清雪作业,把本村路上的雪清完后,又把邻村的道路疏通完,直到中午12点。这时,一夜没合眼的他才拖着疲惫的身驱回到家里。

第二天早起,他又出门驱车检查路况,当走到半路时,见一辆三马车翻进了路旁水沟里。他下车询问路旁站着的人,那人说,由于雪大路滑,三马车失控滑到深沟里,造成车毁人伤,伤者已经送往医院了,家里人正在发愁沟里的车弄不出来。苏海东见事情紧急,须用吊车将三马车从沟里吊出来,他就不假思索地安慰那人说:“没事,我来吊。”他立即回到家里开来大吊车,不仅把车吊了上来,还把散落在水沟里的物品一一捞出来。当车主闻讯找到他千恩万谢时,他说:“这不算啥,不管哪里有困难,有险情,只要我知道或被我碰到,我定会义不容辞地帮助!”

是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人,只要是看到谁有困难,他都愿意出手相助,对他来说,这就是“义不容辞”。这大半生究竟干过多少这样的事,从未向别人张扬过,恐怕连他自己也说不清了。前几年,在乐亭东部海域人们都知道海边上有个见义勇为的志愿者,有事就去找他,直到今年,人们才知道了这个志愿者就是滨海村渔民——苏海东。

苏海东传承父辈优良家风,见义勇为爱心奉献不停步,他的精神也感染着后辈人薪火传承。

今年的6月份,在曹妃甸刚刚参加工作的侄儿苏梓涵值勤时,发现一辆满载的油罐车着了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坏了在场的所有人,纷纷惊呼着四处奔逃,而苏梓涵却奋不顾身地冲上去,提起车上的灭火器就拼力扑救,经过他不懈力,竟奇迹般地将大火扑灭,避免了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为了表彰他见义勇为的精神,苏梓涵被曹妃甸区评为2021年道德模范。

苏海东高尚的道德品质,无私的思想境界,引领着社会新风尚,成为全社会宝贵的精神财富。面对接踵而来的赞誉,苏海东却说:“我们大钊故乡儿女就是要有这种精神风范!”

(作者习洪业、车前子,《读乐亭》编委)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