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乐亭教育:忆母校?老师?同学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宁舍     发布于:2022-01-13 10:55:18


政府网题字202110.jpg

上世纪六十年代前,蔡庄公社东巩固庄有所完全小学。她坐落在大庄以东、小庄以西,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0余亩。

学校建筑式样呈口字形,房屋20余间,一刬砖木结构,其中教室12间,办公室2间,教工宿舍4间,厨房2间,仓库2间。校门上方书写着四个沉雄浑厚的大字“逢春小学”。(1962年洪水灾害时房屋坍塌毁掉)

学校周围杨柳、榆槐葱郁,花草繁茂。操场南临大道,宽敞平展,是学生们上体育课、学校开全体会及周边各校篮球比赛的场地。

据史料记载,逢春小学始建于民国三年(1914年),系东巩固庄开明士绅杨逢春出资兴建,迄今已有百余年,是乐亭县建立较早的一所私立学校。杨家乃书香门第,不仅世代重视教育,且思想开放进步,具有爱国热情。在经济上,除用以兴办教育和广济穷苦百姓外,还将大量资金捐赠八路军,支援抗日。为培养学生成为有识之士,栋梁之材,不惜高薪聘请各地顶级教师来校任教,而穷人家的孩子则可免费入学。为勉励学生发奋学习,积极上进,还制定了“崇尚正义,忠诚勤朴,修身正德,谦恭博学”的校训书写在醒目墙面。同时还谱写了校歌,以鼓励学生遵循校训,发扬求真务实、责任救国的良好学风。年终学校开总结大会时,凡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均发奖状、奖品表扬鼓励。由于逢春小学远见卓识,教导有方,曾培养出很多对国家有卓越贡献的人材。如留日电力工程师杨兰波、留法水产专家李铁民、留美医学博士侯德润,都曾在逢春小学读书,他们功成名就后,不受国外高薪聘请,不贪恋外国优厚待遇,都毅然回到祖国,为新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逢春小学更名为“东巩固庄完全小学”,归县文教部门管理。除原优秀教师继续留校任教外,还充实了新的师资力量,使学校更加兴旺蓬勃。

东巩固庄小学的学生来自四面八方。除东巩固庄、西巩固庄、小杨庄、坡口较近村庄的学生外,还有东至泗沟港,西至兰坨、老母庙,南至八亩湾、周坨、新庄子等六七里以外的学生来学校就读。由于学校管理严格,老师执教认真,学生学习努力,很多优秀学生毕业后考入各高等院校深造,因教学成绩突出,声名远扬。

教学成果最为丰硕的是1953年。毕业班由李梦庚老师任班主任,他唐山一中毕业,不仅知识广博,且教学认真,并有独到之处。当年他的学生考试成绩在全县名列前茅。有10多名学生考入乐亭一中(当时叫省中),20余名考入外地中学及师范、粮校等,升学率达90%以上,在县域名噪一时。

其后是1956年。毕业班主任是孙殿一老师。孙老师学识深湛,教学方法灵活,善于诱导启发学生,因而教学成绩显著,学生学习进步很快。但孙老师身体状况不佳,因患肾病,走路不稳,时常咳嗽,吃不下饭,可他却一直不下”火线”,始终坚持在三尺讲台。同学们见老师如此坚强、敬业,深受感动和鼓舞,学习态度更加认真,学习精神更加饱满,因而学习成绩突出。毕业时,有20多名学生被一中、二中及其他学校录取。而孙老师却因劳累过度病情加重,第二年不幸与世长辞。很多学生闻讯后,为感念恩师,徒步20多里去孙老师故里蒋家营村沉痛悼念。

我于1951年在东巩固庄完小上学。印象最深的老师是一年级上学期的赵老师,下学期的毛老师,三年级的张老师及李梦庚老师(后来当教导主任)和孙殿一老师。

赵欣兰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她20多岁,教学认真负责,但缺少经验,且有些固执己见。上学期末,有一次她布置作业,让同学们用铅笔抄写一篇课文叫《新全也上学了》。不知什么原因,她特别喜欢小字,同学们把字写得越小她越高兴。因此,很多同学尤其是女同学都把铅笔芯儿削得又细又长,字写得如秫米粒大小,连笔画都分不清,很难看出字写的好赖,而写成这样却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我觉得,字还是写得大些为好,因为老师容易看清笔画,易于评阅。于是我乍着胆子把字工工整整地写成玉米粒大小,然后忐忑不安地把小本儿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发作业本时,赵老师和往常一样,依然和颜悦色地对写小字的同学给予表扬,然后脸“呱嗒”一沉,对我却大发雷霆,严厉批评。说我写字不认真,字写得又侉又大太难看,对不起家长给买的白报本儿,让我使都可惜了的。老师的批评指责伤了我的自尊心,感到委曲,也不大服气。但又不敢分辩,只得背地暗自哭泣。从此,我用功习字,决心在同学们面前为自己挣回面子。

上二年级时有节新课是“写仿”,这是我初次用毛笔临摹大仿。仿影共有16个字:“组织起来,互助合作,加强生产,努力工作”。由于我用心临摹,一撇一捺都写得认真规范,因此“一炮打响”,不仅班主任孙德茹在班上表扬了我,而且校长还拿着大楷本到各班做示范,说我写的字体工整匀称,字体规范,笔顺正确流畅。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能写成这样的字很不容易,值得同学们学习。这与一年级启蒙赵老师为同学们写字基础打得好是分不开的。这事一传,全校师生当天都知道了。没成想第二天赵老师就找到我,说她过去以字写的大小评阅好赖不正确,对我的批评是错误的,让我受了委曲。校长的表扬使她感到愧疚。我说,老师批评的目的是为我好,是鼓励我奋进的动力,我应该感谢老师,请老师不要自责。赵老师没再说什么,可眼睛有点湿润。

一年级下学期班主任是毛惠贞教师,她虽是位毕业不久的年轻学生,但学问扎实,讲课认真,生动有趣,字也写得美观漂亮,所以同学们听她讲课都聚精会神。她的性格即开朗又温柔,像大姐姐一样关爱呵护每个学生。班里有个叫李江的同学,因母亲早逝,家中无人照管他,身上衣服腌臜不洁。初秋的一天上午,由于天气闷热,小布衫里的虱子活跃猖獗,上课时咬得他不住抓挠。毛老师见状,让他脱下小布衫翻过来查看。嗬!虱子一见风儿放马般到处乱爬,多的眼晕。毛老师一见二话没说,赶紧拿起小布衫到外边去抖落,然后回到教室将没下去的虱子一个一个地拿干净,把俩指甲盖儿上扎的全是血。同学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个年轻的姑娘家,不嫌脏,不怕虱子爬到自己身上,不怕别人笑话,如此关爱我们学生,多么难能可贵呀!李江同学更是感动地不住哭泣。同学们幼小的心灵深处对毛老师无比爱慕与敬重。遗憾的是,第二年毛老师调往他校,同学们因相念她好几天相互念叨,没精打采。

张自修老师是我三年级的班主任,她40多岁年纪,走路挺胸健步,精神焕发。但平时面孔严肃古板,不苟言笑,有点像旧时代的“老学究”。她教学非常认真,纪律尤为严格。这年春天,学校因教室不够用,在小庄租了3间民房作为我们的临时教室。一天上午下课后,我们几个男同学见道南的园子里有人下拍网打雀儿,便跑过去隔着寨子看着玩儿,没成想这事被张老师知道了。上课时我们几个一起在教室前边被罚站,挨个批评,特别对我,批评更加严厉,说我身为级长(我当时当班长,张老师习惯这么叫),不该带头违反纪律,应作深刻检查。之后,她又语重心长地教导全班同学说:“你们年纪尚小,作为学生,应把精力全部放在学习上。像扒寨子、看打雀儿这类事儿,是没用的“外鹜形”,它会影响专心学习,不是好学生所为。你们在少年时期必须在学习上打牢基础,积累知识,不虚度年华,长大后才有本领报效祖国。”张老师的谆谆教导使同学们深受教育,进一步认识到遵守纪律的重要性。从此,全班同学自觉遵守纪律,学习更加勤奋,成绩不断提高,成为全校各班学习的典范。

由于东巩固庄小学校风正,学习氛围好,曾培养出很多优秀学生步入各高等院校,毕业后在各条战线上为国家建设出力发光。以本县几位教育界成就显著的典型为例:教育界的老学长王西元,1951年东巩固庄小学毕业后,曾在汤家河地区某校任教。1954年脱职考入滦师。1957年毕业后在乐亭一中任语文老师。他学识渊博,其教学水平之高闻名唐山市内外各高中,经常为外地教师讲观摩课,均赢得好评。因教学成绩突出,多次受奖。后提升为一中教务主任(正高职职称)。

陈守杰,1953年从东巩固庄小学考入乐亭一中,毕业后以优异成绩考入滦师。他从事教育工作多年,先后任教师、小学校长、中学校长。工作中尽职尽责,任人唯贤,对教师量材任用,对学生耐心启发教育。他知识广博,不仅精于文理各科,在音乐、美术方面也造诣颇高,因而深受师生们敬羡。

王泰祥,1952年东巩固庄小学毕业,1954年考入乐亭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师、校长、公社总校长。1971年调县文教局,曾任县剧团书记、文化馆馆长,新华书店书记及县政府招待所所长等职。无论在何单位何部门,他都密切联系群众,把工作搞得有声有色,成绩斐然。退休后,他不在家享受天伦之乐,安度晚年,而是骑着自行车到处搜集、整理、撰写乐亭县域经济发展、人文历史、风土景观等方面的文章,为文化部门特别是给《读乐亭》会刊提供信息和稿件,为繁荣乐亭经济、文化继续发挥余热。

由东巩固庄小学毕业的学生,在其它战线上也有很多技术上有造就的领军人物。如杨卓清,系东巩固庄杨家人,1953年在东巩固庄小学毕业后,连续考入初中、高中、电力大学,毕业后分配在东北某发电厂工作。先后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总工程师和副厂长职务。 为提高发电量,他与职工们群策群力,对老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下大力量挖掘潜力,使发电量大幅度提高,因而受到上级表扬和嘉奖。

宁庐,1953年东巩固庄小学毕业考入乐亭一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地质学校。1958年分配在黑龙江省地质局物探大队工作。他刻苦钻研技术,先后考取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他与队员们历尽艰辛,踏遍荒山野岭勘察矿源,经不懈努力,曾先后勘查到了3处矿床,因此多次立功受奖。

李作安,1961年毕业于东巩固庄小学。1968年考入乐亭一中,1975年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乐亭水电局工作。先后任钻井队队长,农田水利站站长。九十年代考取工程师,高级工程师职称后,改任局总工程师职务,并兼任河北省水利学会理事,县政协常委。他热爱水利工作,专心钻研技术,为提高钻井成功率,下苦功钻井革新机具,成功后达到全市最高水平。为解决修井长时间存在的难题,他开动脑筋,不顾严冬酷暑,经多次反复试验,发明成功的修井机具,并获国家专利。1976年大地震后,为掌握乐亭域地下水资源变化情况,多次深入各地巡查、调研、测量,精心绘制水文地质图,并计算出地下浅层与深层作储水量、补给量、开采量等数据,为合理开采使用我县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可行的科学凭据。

令人痛惜的是,1962年因滦河水患造成东巩固庄小学墙倒屋塌。灾情过后,为不误学生上课学习,学校选高处搭帐篷做临时教室。后来经各村协商,在东巩固庄以西、西巩固庄以东位置又建了新学校。

九十年代,东巩固庄、冯刘庄、蔡庄3个小学因生源不足,一起撤并到冯哨朱庄以南新建的“明德小学”,至此,饱经沧桑近百年原东巩固庄小学完成历史使命。

物换星移,时过境迁。原东巩固庄小学早已不复存在。追忆当年,她曾为国家培养出很多才俊,其卓著的历史功绩后人铭记不忘,乐亭教育事业发展史上也载有原东巩固庄小学光辉的一页。

  (作者宁舍,乐亭县电力局退休干部)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