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故园纪事:记严坨大队文艺宣传队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安继业     发布于:2022-01-12 16:08:50


政府网题字202110.jpg

这是发生在特殊年代乐亭县的一支农村文艺宣传队。从 1964 年开始,乐亭县农村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四清”运动。 在工作队的组织发动下,一些农村生产大队相继成立了文艺宣传队, 配合运动进行群众文艺宣传活动。

1966 年“文革”开始时,许多生产大队都改建了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自编自演多种形式的文艺节目,以歌颂共产党、歌颂毛主席、歌颂社会主义为主题,以及在学雷锋活动中涌现的 新道德、新风尚、新气象和好人好事等内容。全县活动比较有名的有王滩公社赵滩大队、毛庄公社檀庄大队、徐店公社徐店大队、芦河公社车门大队,还有就是青坨公社严坨大队等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

严坨大队群众喜文好乐,文化氛围浓厚,早在 1950年至1955年就曾建立文化俱乐部,在县文化馆的辅导下,开展各种文艺演出活动,给以后文艺宣传队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64 年在“四清”运动时期,严坨大队正式建立文艺宣传队,共有严升明、严志新、张连芝、张文芝、严家昌、严树凤、严学忠、严顺贤、严顺心、严淑华、严国华、田金华等演职员 35 人。

队长严升明,大学文化,身高人帅,多才多艺,写词作曲、编导演唱样样在行,使自编自演节目成为严坨大队文艺宣传队的强项和特色。他编创的很多文艺节目,被县文化馆选编进《乐亭县文艺演唱材料》,供全县各文艺宣传队排演。开始主要是配合运动,编演了一批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热爱劳动、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的文艺节目。有表演唱《大队又添了新机器》《严坨民兵学大寨》《我们是公社的八大员》《四大嫂夸丰收》《四个姐妹送肥忙》,小歌剧《选劳模》, 小话剧《节约用电做模范》等。

1965年,严升明根据大队几家农村里的典型家史,创作编演了多幕歌剧《一块银元》,故事曲折,生动感人,戏演到高潮处,台上演员悲愤难忍,台下观众哭声一片。

1966 年“文革”开始,严坨大队文艺宣传队改称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进行了整顿和精简,共有严升明、严学忠、严丽芬、严国华、严颖颖、严志新、严新忠、张连芝、严星明、严新军、尹树凤、严建英、严玉珍和插队知识青年金铁华、宋建琴 15 人组成,其余成员都下放到各生产队充当文艺骨干。

当时,严坨大队 8 个生产队,队队都在下放的文艺骨干带动下成立了文艺宣传队,并将演出活动延伸到当时兴起的院户毛主席著作学习班,全由大队文艺宣传队负责培训辅导。每年大队和生产队文艺宣传队、院户学习班都要举行一两次大型文艺汇演。地点选在村南一个广阔的大沙坑里,舞台搭在坑边上,居高临下,特别适合洼地群众观看。节目都是根据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的真人真事自编自演,每次汇演都要延续两三个晚上,社员们接亲唤友,呈现出十里八村上千人,聚集在这个天然剧场观看节目的盛况。1971 3 月,乐亭县举行为期三天的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群众文艺大汇演,严坨大队文艺宣传队和两个生产队文艺宣传队,还有三个院户毛主席著作学习班参加演出,获得了一个一等奖和三个二等奖。

严坨大队文艺宣传队在完成本地演出活动的同时,还经常被县里各种会议抽调演出,并接受县内外农村社队、厂矿企业的邀请演出。1977 年在赴秦皇岛港务局邀请演出中,他们运用湖南民歌溜溜调编创的表演唱《万众狠批“四人帮”》,形式独特,妙趣横生,令全场观众掌声不息,连续 3 次返场重演。

1978 年应邀赴大清河盐场演出,受到干部工人们的热烈欢迎,取得轰动效应,使盐场领导非常满意,特意将一尊 80 公分的“毛主席挥手我前进”的瓷质塑像赠给宣传队,多年一直存放在严坨大队队部,成为文艺宣传队当年荣耀的见证。

1979 年春,严坨大队作为全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先进典型,接待由国家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组长林佳楣带领的全国 28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生育参观团到乐亭。文艺宣传队配合创作演出了一台计划生育工作的专题节目。其中歌舞《欢迎代表喜光临》、豫剧表演唱《四个婆婆夸媳妇》、表演唱《咱们村的严大妈》、韵白剧《嫂子想通了》、群口快板《严坨大队新风赞》等节目,以多种形式,反映本村婚恋节育新风,受到代表团的赞扬。

严坨大队文艺宣传队直至 1982 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时停办,历时 18 年。后来,文艺宣传队长严升明被招聘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文化干部,扎根边疆,为少数民族的群众文化事业做贡献。还有几名骨干演员,也走进了专业文化团体。

  (作者安继业,《读乐亭》编委)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