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回眸寄情:歌声伴我一路走来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许洪福     发布于:2021-10-20 14:42:39




几十年来,每当听到《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支歌,立刻就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让我心潮起伏,浮想联翩,似乎自己有着更深更幸福记忆和复杂的感受,并勾起自己儿时一连串遐想。这是一曲伴随了我们那一代几十年旋律啊!我相信,40、50、60后的朋友也和我一样,听到这支歌后,也自然会勾起那青春烂漫的回忆!

我出生在乐亭县闫各庄镇大家坨村,从小父母就经常向我们讲述李大钊为救穷人解放被敌人杀害的故事,所以从小就对李大钊等革命先烈非常敬佩,决心要好好学习,长大后做一个像他们那样为国家为社会作贡献的好人。我大哥以前因痛恨地主的欺侮压迫,从扛长活的地主家逃跑,去寻找解放军并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受他的影响,我也特别想参军,认为只有参加解放军才能像革命先烈们所希望的那样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1955年,在本村小学毕业后,考虑在家乡考中学有很多困难,参军又不到年龄,便向母亲提出找在北京工作的二哥报考北京的中学。来京后,考上了北京四十中学(现为北海中学)读初中。

巧的是,当时,长春电影制片厂正在我们学校和北海公园排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部校园儿童故事片《祖国的花朵》,而且电影里主要演员张筠英是长我一年的学姐,电影里的歌是她带头唱的。在拍摄时,我和同学们大都参加协助拍摄,并一直唱着《让我们荡起双桨》这支歌。从那时起,全校师生都唱这支歌,此后,校园里始终洋溢着这支歌的旋律。《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歌声由此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是歌中的“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为我们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每唱到这里都不由自主地对在幸福生活中的自己进行反问,是谁为像我这样过去苦难家庭中的穷苦孩子创造了今天这样的幸福生活此时就想到了是我敬仰的李大钊等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因此就更激起自己一定要珍惜学习,提高本领,增强了将来为国家多做贡献决心。这一决心一直伴随着自己的人生。

当时,我们的学校与北海公园是通着的,我因住校,每天放学后就和同学们到公园里玩儿,到湖里划着船,唱着荡起双桨的歌。当时北京市少年宫航海俱乐部就设在公园内,因我在校各方面优秀,被学校推选为俱乐部的小海员,穿上了白色海军服。我们这些小海员在航海俱乐部辅导老师的指挥下,驾着海艇进行训练,后来我们还在海艇上接待了来访参观的苏联的少先队员,玩儿的很开心。我们还经常载着到公园游玩的儿童和他们的家长在北海的湖面上游玩(那时乘此艇不收费)。每到此时,我们都带领艇上的小朋友和家长们像电影里一样,放声唱起《让我们荡起双桨》 “水中的鱼儿望着我们,悄悄地听着我们尽情地欢乐……我问你亲爱的伙伴,是谁给我的安排下幸福的生活……”朝气蓬勃的我们越唱越高兴,歌声响遍北海公园,向岸上的游人,向全国人民传送我们的幸福歌声。每到那时,我都深深地感到,我们新中国的儿童生长在阳光下,和平环境里是多么幸福!这时就更激励自己要继承先烈遗志,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贡献人的决心。有时,中央领导们也从岸边经过,望着我们这些天真烂漫的少年儿童,仿佛看到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生机,一个个发出会心地微笑。我特别感到幸运的是,一次驾着海艇带着儿童们在海上游玩时,竟赶上了敬爱的周总理在这里视察经过,他微笑着向欢乐的我们挥着手,还停下来问候大家,并关心地说:“小朋友,注意安全,千万不要掉进水里!”这时的我们都沉浸在无比的幸福中……

这歌声不断激励自己,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平时除了自己在学校各种活动都力争抢在前头外,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下乡劳动,帮助街道搞卫生等各种活动,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

歌声伴着我们读书学习,伴着我们健康成长。初中毕业后,我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北京科学技术学校,在科技学校很快入了团,并担任班干部,年年评为三好学生,决心在科技战线上奉献自己的一生。然而正值三年的各学科考试结束,已被分到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实习之时,恰巧部队到我校征兵,为实现自己儿时的梦想,我满怀着一颗报国之心毅然报名参军。由于自己表现突出,入伍不久便被选入了专门负责毛主席和中央首长在北京地区外出参加各项活动时的随身警卫分队。战斗在捍卫首都北京,保卫中央首长安全的神圣岗位上。经常担负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中央首长外出随卫的警卫任务,每一次圆满完成了随卫任务后,那种无比幸福和激动的心情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感到自己是全中国最幸运最幸福的人。

由于全部身心履行一名革命军人的神圣使命,也获得了部队各级领导对自己的信任,所以后来经常在遇到突发事件或重大紧急任务时,领导都考虑到我。由于按领导的意图完成了任务,多次受到领导的表扬。一次,首都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我当即被领导以武警部队全权代表的身份临危授命,冒着有生命危险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只身一人,凛然站在数千人群情绪近似失控,受人蛊惑,不明事实真相人们的面前,经过七八个小时艰苦曲折,反反复复的劝说、对话和协调,终于较妥善地化解了将可能一触即发,甚至险些酿成人员伤亡和重大政治事故的事件发生,在大批外国记者全程拍摄视频的情况下,确保了首都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未能让一直组织鼓动,别有用心一些人的用意得逞。事后很多群众上门,表示对我在处置事件中避免了其家人险些铸成大错,甚至酿成悲剧的危险表达了感激之情。

现在看来,在以往的工作虽然作出了些许成绩,这只是作为一个革命军人应尽责任,但和先辈们为了革命胜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比起来,不过是沧海一粟。当年,我们那些祖国的花朵,怀着青春的梦想,投入祖国建设的洪流,那支《让我们荡起双桨》的朝气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我奋勇向前。

斗转星移,一晃60多年过去了,当年我们这些所谓的“花朵”,己是“梨花落,春入泥”了。蓦然回首,60多年时光飞逝,妙龄的华彩少年已经变成了耄耋须眉!几十年风风雨雨一路走来,可总觉得自己也没做什么事啊更没有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啊!那儿时的梦,华年的追求尚未实现,每想至此,总是禁不住发出由衷的感叹:我的一生,还是遗憾多于成绩,不足多于满意,无可奈何,己是即将花落去,将入泥,只留下一些幸福的回忆和不尽如人意的反思了。但,幸运的是,赶上了好时代,赶上了党“为我们安排了的幸福生活……”今虽年迈体衰,但却能在有生之年仍有精力、有心气为社会发挥出余热。况且,每当忆起李大钊等先烈,就觉得不应懈怠,不应偷安。所庆幸的是,退休后得益于从少年时从未间断的《让我们荡起双桨》旋律在心灵深处的感染,形成了唯对歌唱革命歌曲有无限兴趣的情由独衷,先后积极参加了北京市几个文艺义务者团队,我们不仅排练了和“让我们荡起双桨”“四渡赤水出奇兵”等红色歌曲,还学唱了“泰山顶上一青松”“敢教山河换新装”“军民鱼水情”“白毛女”“迎来春色满人间”等多个革命现代京戏唱段,我们应邀奔走于北京市的城乡、社区、部队、敬老院,为社会、为群众奉献喜欢的精神食粮,传播社会主义正能量,让人们尽情享受共产党为我们带来的幸福生活,也让自己和老年人们永远忆起《祖国的花朵》的华彩时光,继续激情高唱《让我们荡起双桨》,在“安排了的幸福生活……”中,铭记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享受着他们为之而奋斗换来的幸福的生活……也让我们这一代在晚年继续荡起双桨,向新的征程进发……

(作者许洪福,乐亭县闫各庄镇大家坨村人,北京武警总队直政处原处长)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