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故园纪事:当年生产队故事两则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安继业     发布于:2021-10-19 14:47:42


政府网题字202110.jpg


一次参加生产队“班子”的经历

当年人民公社体制下的生产队,经常出现的两个词儿就是“撂挑子”和“班子”。所谓“撂挑子”,就是生产队干部遇到困难挫折或者闹情绪,不干了,使生产处于瘫痪状态。而“班子”,则是公社领导下乡抓思想工作,让他们重挑重担,恢复领导班子建设。当时我作为芦河公社办公室写材料的工作人员,就曾跟随领导下乡做过一次“班子”工作,记忆犹深,至今难忘。

那是1972年盛夏,正是防汛防涝保丰收的关键季节,王保仕大队的三个生产队,就有两个生产队的干部,由于内部不团结,生产遇到困难,集体“撂挑子”不干了。事态严重,如不及时解决,就会影响队里的生产,引起公社领导的高度重视,当即由党委书记冯田、副书记党宝善带队,从公社抽调包括我在内的5名工作人员,进驻王保仕庄大队开展“班子”工作。

我们这班人根据大队干部的情况介绍,分工包队包人,分别与“撂挑子”的生产队长、指导员、妇女队长和会计了解情况,分析原因,然后采取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方法,促膝谈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不料,我们几个人从上午做到下午,又从下午做到晚上,直说得我们口干舌燥,理尽词穷,仍然是收效甚微。“撂挑子”干部各执一词,还是坚持不愿干,干不好,不干了,使班子工作陷入了僵局。时间已过半夜,只好回到住处休息。

正当我们进入梦乡时,忽然被窗外的电闪雷鸣、风雨大作惊醒,又听见各生产队钟声骤响,几个干部跑来敲门喊道:“冯书记、党书记,西大渠开口子了,快去呀!”我们急忙穿衣起床,冲进狂风暴雨之中,奔到西大渠。只见50多米宽的大渠,被冲开一丈多的大口子,100多名干部社员运来草袋子,装土堵决口。怎奈水势汹猛,很多土袋被冲走,决口越来越大,无情的大水直扑号称大西港的几百亩好庄稼。形势危急,冯田书记一声大喊:“同志们,跟我下水!”他和党宝善副书记毫不犹豫,带头跳进齐腰深的渠水中,“撂挑子”的干部立即也跟着跳进去了,党团员跳进去了,身强力壮的社员也跳进去了。五六十个人手挽着手,肩并着肩,结成一道牢固的人墙,挡住了水势。趁此有利时机,社员们迅速从大渠挖土装草袋子,码放在决口处,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战斗,终于堵住了决口。

这时,风停雨止,旭日东升,人们望着带头堵决口的公社领导冯田和党宝善,望着大片大片丰收在望的好庄稼,露出了感激与胜利的笑容。

吃过早饭,我们又开始了“班子”的艰巨工作。然而,出其不意的是,局面急转而上,两个“撂挑子”生产队的干部一致表示:昨夜堵决口的场景,教育了他们,激励了他们,使他们认识到:人心齐,泰山移,有公社领导带头,有生产队干部齐心,有全部社员响应,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没有得不到的胜利。于是8名“撂挑子”的干部全部重挑重担,积极投入领导工作。

后来,经过这次“班子”的王保仕庄大队,出现了干群团结、齐心协力抓革命、促生产的大好局面,当年获得粮食大丰收,年终分红分值创全公社新高,达到2元1角。社员孙巨尤全家扣除口粮柴物款外,还分红2000多元,成为当时全公社的首富典型。我还特地采访写出一篇通讯报道,发表在《河北日报》第一版上。

承包地里的夫妻赛

1981年,全县在生产队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农村土地经营和生产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结束了20多年生产队集体劳动的模式,开始把土地承包给各家各户,自主经营,充分发挥了社员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

当时我在县卫生局上班工作,我家是个“单职工”户,妻子带着两个孩子在老家生产队劳动。在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中,按3口人承包了6亩土地,平时由妻子负责经营,我在节假日帮助她干一些农活。

妻子是个勤劳朴实的农村妇女,没有多少文化,在生产队只是随大帮干活,不懂科学种植技术。第一年她在承包地里种植了3亩棉花,因为她在生产队劳动时,只记住了合理密植的种植技术,因而爱苗、惜苗、护苗,但却忽视了“合理”这个概念。在春季间苗定苗时,她一尺地就留下了5棵苗。于是我告诉她,棉花是高秆多枝作物,留苗过密会影响通风透光,保不住花蕾和棉桃,严重影响产量。但她却坚持只有多留苗才会高产,我们两人争持不下,甚至吵起架来。后来,我提了个建议,把这块棉花地一半归她管理,一半归我管理,谁也不干涉谁,来个夫妻竞赛,到秋后看谁的棉花产量高为赢,低者服输。

于是,我们双方憋足了心劲,经管各自的棉田。定苗时,她每尺留2棵,我每尺留1棵。整枝时,她每棵留7蓬,我每棵留5蓬。疏桃时,她每枝留5个,我每枝留3个。盛夏季节,妻子管的棉花长势旺盛,株高、枝多、桃密。而我管的棉花却是棵矮、枝少、桃稀。妻子得意地对我说:“你输定了!”我说:“秋后看吧。”

到了秋后,妻子傻眼了,她的棉田由于透风通光差,棉桃大量脱落,最后亩产籽棉只有105斤。而我的棉田由于通风透光性能好,保留的棉桃多,棉桃大,获得了亩产籽棉210斤,我二人种植的数量和收获的数量恰好是正反两个档次,足足差了一倍。

这场竞赛以妻子失败而告终,妻子受到了教育,懂得了科学种田的重要性,此后经常让我给她读农业科技知识,最后成了科学种田能手,每年承包地都能获得粮棉双丰收,经济收入不断增加,饱尝了土地承包的甜头,使我家的生活水平一年更比一年高。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