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纪念先驱:不忘初心,怀念李大钊

    发布于:2021-07-07 10:01:50


李汝良,乐亭县独幽城王庄人,南开大学教授,乐亭县文化顾问。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日子里,身为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家乡人,到大学青年学生中做“不忘初心,怀念李大钊”报告,介绍伟人光荣事迹。在南开大学应邀讲了两次。第一次是4月3日南开大学商学院党办院办约他给学生讲李大钊的光辉事迹。李教授带着家乡乐亭口音,介绍伟人,讲得亲切,生动,感人。4月23日又安排李教授给学生讲,在南开校园引起热烈反响。

——编者

李汝良给学生讲解李大钊的光辉事迹

今年7月1日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了纪念这个伟大日子,央视先后播出了《觉醒时代》《光荣与梦想》《中流击水》……电视剧。剧中的主人翁突出了李大钊同志。

李大钊是河北省乐亭人,在他短短的一生,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超乎寻常的贡献。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名字来源李大钊口中和笔下。1920年建党前一年,李大钊与陈独秀冬季来天津,二人商讨建党事宜,提到这个党的名称,李大钊在雪地上写出“中国共产党”。俄国十月革命后,又是李大钊作为第一人首先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他在北京大学任图书馆主任时,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成为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和革命家,最突出的,他还是毛泽东同志的导师,毛泽东同志在大钊的指引下成了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现在人们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是一个合乎历史哲理的歌。唱着这首歌,我们首先怀念李大钊、毛泽东这两个伟大导师吧。

一、苦难童年,良好的家教

李大钊,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人,1889年10月29日生,其父4月病故,李大钊属于遗腹子,后一年多,母亲又去世,全靠祖父李如珍抚养长大。

祖父李如珍是个读书人,青年时期外出闯关东,因担心土匪抢劫,便回家务农,他有一个“从九品的官衔”。天性聪明的李大钊,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他4岁时,爷爷就开始教他汉字,教他读《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教他认字,写字的方法,每年大年初一,李如珍领着孙子,沿村子的长街,挨门挨户地读各家对联,除评论书法外,还把是否对仗等讲给孙子听。当大钊不到7岁时,爷爷就抱着孙子在村中老母庙前读告示,在场人惊叹不已。

李大钊6岁时,祖父把他送到本村私塾,直到1905年进永平府中学时,他在县内县外的名人私塾整整学了10年。

乐亭人“雅重读书”,读书人多,知识渊博的先生多。李大钊不出乡里,少年时代,就能遇到这么多,这么好的先生,为他的成长提供了极好的条件。

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李大钊跟塾师读书时,正是“鸦片战争”和“甲午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国家大举入侵中国《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百年中国惨遭瓜分和蹂躏,中国社会内忧外患,积贫积弱。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双重压榨下,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他曾向塾师黄玉堂先生提出“为什么穷人没衣穿,没饭吃  ”的问题,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李大钊幼年就萌发了救国救民的思想,随着社会见识的增多,李大钊自然地走上了救国救民之路。

李大钊走出了家乡之后,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他上下求索,进入北洋政法专科学校(天津),读书6年。在此期间,幻想通过资产阶级宪政,使中国走向独立,人民得到解放。又东渡日本,留学3年(1913),试图从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中找到中国救国救民的真理,但发现再建立像日本一样的资本主义国家,从国际条件和中国的现实已不可能了。

他还在不断探索,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劳动人民实现当家作主,列宁宣布废除“中俄不平等条约”。1924年,他去苏联参加共产国际五次代表大会,在大会上发言受到热烈欢迎,他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是世界改造的原动力,是“拯救中国的希望”的学说。

三、创建中国共产党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这是对李大钊一生的写照。他生于1889年,于1927年牺牲,用自己短暂的生命在中国历史上谱写了壮丽的篇章。

首先,他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1920年,共产国际代表维新斯基来中国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讨在中国建党问题,李大钊首先确定这个党的名称就叫中国共产党,他确信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建成共产主义的赤色中国。

李大钊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他先后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多篇文章,批驳了胡适“多谈问题,少谈主义”的论调,冲破一切阻力,把马克思主义引进中国。

李大钊同志是进步青年的引路人,他喜欢青年人。当时进步青年毛泽东、邓中夏、蔡和森、恽代英、瞿秋白、周恩来、赵世炎、陈潭秋、向警予……都是在李大钊的领导下成长为坚定的革命者与无产阶级革命家。

尤其是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在延安对斯诺说,“我在李大钊手下担任北京大学图书馆助理员的时候,曾经迅速地朝着马克思主义的方向发展。在他的帮助下,我才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在今天我们歌颂“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的时候,应该看到,用双手托起这颗红太阳的就是李大钊啊!

四、伟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革命党人

李大钊多次手抄他喜欢的唐朝王昌龄的一首诗“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从诗中看出,大钊就是作了一个心地像玉壶里的冰心亮晶晶的思想家、革命家,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领袖当中,李大钊先生可称得上是一个革命先驱。他为了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和劳苦大众,在1926年3月18日5000多名学生和工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国民大会上,李大钊不顾个人安危勇敢冲锋在前,高呼“打倒军阀,打倒卖国政府”、“打倒列强,救中国!”1926年9月,中央政权转移,他说“我要是走了,北京的工作交给谁啊  ”他坚决不走,早就为牺牲作好了准备。1927年4月6日,在北京苏联大使馆被捕,入狱后受尽严刑拷打,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4月28日,临刑前毫无惧色。20个被绞刑的烈士,他面带轻蔑的微笑,第一个走上绞刑架,他一字一顿地大声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定是赤旗的世界。”从容就义,年仅38岁。

在北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毛泽东月薪大洋8块,李大钊月薪三位数字,当时报纸报道说:“李氏私德尚醇,冬不衣着皮袄,常年不乘洋车,尽散收入,以助贫苦学生”每月为保障大钊家足够吃饭,北大校长在发薪前,提出50元给大钊夫人。李大钊夫人比大钊年长6岁,夫妻和睦,互敬互爱。大钊被捕后,军警搜查他家,对夫人撒野,大钊正言厉色对警察训斥说:“她是一个善良妇人,你千万不能这样对待她,有什么事朝我来!”

大钊同志远离我们近百年了,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撰写的李大钊烈士碑文中写到:“大钊同志作为具有高尚道德品格的学者和革命家,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广泛尊重,名至当世。”这种高尚的道德品格是革命家雄健勃勃的生气,永远激励着我们后代中国共产党人奋勇前进。

(作者李汝良,独幽城王庄人,南开大学教授)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