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英烈:抗日志士葛绍禧
发布于:2021-07-06 10:54:41
1954年,迁西县龙塘村村主任突然来到乐亭县政府,向县领导汇报了乐亭城西葛庄葛绍禧烈士牺牲安葬情况及当时抗日英雄节振国对烈士后事的嘱托。县领导听后非常重视,当即携同该村主任找到了烈士亲属(即父母、兄长和两个妹妹、侄子),详细地叙述了烈士的牺牲经过并进行了诚挚地慰问,随后大家一起共同商讨了将烈士遗体迁移回家的一应事宜。几天后,由县政府置办了一木棺材送到家中。两天后,烈士的家属前往迁西龙塘村烈士墓地,由当地村干部和群众协助,将烈士遗骨由墓中取出包装好,然后由县领导及相关同志一起护送回家安葬。在下葬前,烈士的母亲预先在棺材内铺设了一块6尺红布,在上面把烈士遗骨一块一块地对成人形。试想,当年白发母亲为亲生儿子做此事的时候,那心情是多么悲痛啊! 亲属们见状均发出撕心裂肺地悲号,在场的群众无不为之痛哭流泪。
革命烈士葛绍禧,乐亭镇后葛庄村人,1920年出生于农民家庭。葛绍禧自幼聪明好学,性格直爽,乐于助人,且富有强烈地正义感,爱打抱不平。少年时期,他在本村小学读书,学习期间,结识了在此校任教的中共早期党员田砚农,在田老师的影响启发下,接受了新文化、新思想,开始阅读进步书刊,并跟着田老师参加革命活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他遵照党组织的指示,在城西葛庄、范庄一带秘密从事抗日宣传活动。
1938年7月,冀东抗日大暴动爆发,唤起了广大民众与日本侵略者进行战斗。在抗日热潮的影响下,怀有报国之志的葛绍禧毅然参加了抗日联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2月,开赴平西整训的冀东抗日联军整编为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第十二团。葛绍禧随部队挺进冀东根据地,在迁安、滦县、丰润一带开展敌后游击战,有效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1940年7月,冀热察挺进军第十三支队番号撤销,成立冀东军分区,葛绍禧所在的第十二团隶属于冀热察挺进军冀东军分区。在整编期间,部队组织基层干部培训,葛绍禧有幸与原冀东抗联第二路司令部直属特务第一大队(后改编为12团)队长节振国相识,并成为契友。
此后,他随部队转战于乐亭、滦县、迁安等路南路北地区。由于他平时工作积极主动,作战勇敢,屡建战功,受到领导的重视,由一个普通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基层指挥员。
当时,葛绍禧所在部队正在迁安(今属迁西县)龙塘村驻防。一天夜里,上级领导紧急传来秘密情报,告知队伍中有5个队员经不起艰苦战斗环境的考验,欲叛变投敌,令葛绍禧迅速处理此事。他立即带领5位同志连夜赶往其驻地。不料此消息却泄露了,他们一行6人正在紧急行进途中,不幸被预先埋伏在路旁的5名叛徒伏击。葛绍禧和另外5名战士来不及还击就被突然射来的子弹击中,其中4人当场牺牲,只有一位同志身负重伤。事后,部队掩埋了葛绍禧及其战友的尸体,将受伤的战士送往军区医院抢救,但终因伤势过重而不幸牺牲。这位战士弥留之际,断断续续地向部队领导述说了整个事情的经过。
葛绍禧的亲密战友节振国得知葛绍禧遭伏击牺牲,异常悲痛,立即赶到现场,亲自主持葬礼。他和连队同志共同召集当地村干部从置棺入殓到挖墓起坟经历了全过程。最后,他郑重地嘱托当地村干部:“葛绍禧烈士是乐亭城西葛庄村人,其坟茔一定要妥善保存,等革命胜利后,务必通知其家人来认领,千嘱万托,一定要办到!”此后,当地的村干部牢记节振国的嘱托,对烈士墓予以高度重视和保护。5名叛徒在杀害葛绍禧等6人后,逃到了迁西县(时属迁安)新庄子据点当了汉奸。不久,节振国即率部将这5 名叛徒处死,为牺牲同志们报了仇。可叹的是,节振国在处理完此事不久,也为抗日斗争的胜利光荣地牺牲了。
当时,葛庄村里帮助家属为葛绍禧烈士举办的葬礼非常隆重,出殡那天,县、乡、村各级领导都来到现场,还专门请来知名乐手李玉长吹喇叭,发送了两天,盛况空前。
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国家独立、人民幸福抛头颅、洒热血。是烈士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这一代一定要继承革命先烈们的光荣传统,不忘初心,把伟大祖国建设得更加美好。
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作者葛香平,乐亭镇后葛庄村村民)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