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乐亭骄子:祥隶——王祥之创造的文化品牌

    发布于:2021-07-05 14:52:28


 

在全国人民庆祝建党一百周年之际,祥隶书法艺术研究会在乐亭县李大钊纪念馆举办了“红色诗词书法展”,以此缅怀革命先烈,讴歌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祥隶书法艺术研究会是专门研究祥隶书法艺术的社团。祥隶是由乐亭籍著名书法家王祥之先生创造的一种隶书,因其具有丰富的艺术内涵而为世人所瞩目。

王祥之先生1941年出生在河北乐亭县中堡乡中堡王庄村,1956年入乐亭一中,是美术老师惠易唐先生的得意门生。1958年从乐亭一中,选拔飞行员到空军某航校学习飞行,后入空军航空技术大学改学情报,授空军大校军衔。

祥之先生在部队工作,一刻也没有忘记他热爱的书画艺术,他边完成情报任务,边在业余时间为《航空杂志》画插图,写标题。临习各类汉代碑帖,数十年如一日。终于创造出雄浑大气,独具一格的隶书,并被国家选入电脑字库,以王祥之的名字命名为“祥隶”。

祥隶为什么受到业内外广泛赞誉和喜爱呢  首先,祥隶是继承汉代隶书传统艺术的典范。汉隶在我国文字历史上是从古文字到今文字的变革阶段。王先生毕生钟情于汉隶,在浩瀚的隶书海洋中寻找自己的书法语言,他始终认为学习书法,继承传统是立足之基,不研习古人书法是无本之木。祥隶也是当代隶书创新的典范。研究汉碑要师古而不泥古,关键在创新。一种书体,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先生从《好大王碑》、《张迁碑》和汉简帛书中汲取古拙厚重之精华,进行了艺术的再创作,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祥隶,是书法艺术与时俱进,笔墨当随时代的典范,适应了当代人们审美情趣。先生把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和新时期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与汉碑的艺术之美有机的联系在一起,独辟蹊径,使祥隶更加雄强大气,端庄典雅,为人民喜闻乐见。

2015年,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主持编撰的全国中小学《五体书法字典》一书,其中的隶书选用的就是祥隶。一位书法家的书体进入国家电脑字库,走入中小学课堂是非常难能可贵的。祥隶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并闪耀于祖国的名胜景区。

先生是一位素质全面,成果丰硕的书法家。他在书坛辛勤耕耘70余载,涉猎广博,不仅隶书独树一帜,而且其行、草、篆书也都以鲜明的个性闪耀于书坛,作品入选国际国内书法名家邀请展,全国书法篆刻展等大展并获奖。其艺术成就载入百余部大型辞书和名人典籍,数百余幅作品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等国内外著名展览馆、艺术馆收藏。广东雷州《三字经碑》长65米,高2.5米,被誉为中华隶书第一碑。在江西弋阳建有《历代名人咏弋阳》个人隶书碑廊。出版有《王祥之隶书名言名句名篇》、《王祥之大篆对联100副》、《王祥之行草书古今诗词100首》、《王祥之教你写隶书》等20余部专著。

先生是位学者型书法家,在古文字研究领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图解汉字起源》一书,是先生历时十年撰写的理论专著,从2009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至今,已八次印刷,成了当前的畅销书。2010年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从五味斋到图解汉字起源》的专题片,介绍了先生研究探索汉字演变的艰苦历程,充分肯定了先生在汉字起源的研究领域,作出的重要贡献。  

 

王先生在美术、诗词等方面也有较深的造诣。著有《王祥之花鸟画作品集》、《王祥之山水画作品集》、《紫月庵诗画》等。先生是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诗歌协会会员。这些姊妹艺术都在很大程度上,涵养了祥隶的艺术性。

先生是一位胸怀宽广,德高望重的书法家。先生教书育人讲究人品、艺品,强调学书法要先修德,德高则书正,品行端正的人,其字也会正气凛然。先生待人谦逊祥和,温文尔雅,从不随波逐流,而是扎扎实实做学问。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一位书法大家的操行风范。

乐亭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培养人才的沃土,王先生正是在这沃土上成长起来的杰出艺术家。他历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协中央国家机关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职。

在新时代文化艺术百花园中盛开的“祥隶”,是乐亭人创造的,已载入《乐亭县志》,也必将载入中国书法艺术的史册。

  (作者张荣喜,祥隶书法艺术研究会会长)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