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拾情:人生有缘来相望
发布于:2021-05-18 15:11:23
引 言
昌、滦、乐(昌黎,滦县,乐亭)素有天府之园,冀东明珠之称。田肥地沃,岁无水旱之忧,时有管弦之乐。所产之物,富如山积。这里也是全国有名的文化之乡,是著名的评剧、皮影、大鼓书的发源地。也是各类人才的聚集地。乐亭是中国革命先驱李大钊故乡。昌、滦、乐文武全才,智勇足备(国级、省部级)数以百计,其它各级领导车载斗量,岂能胜数。
一、偶遇钟老汉
今天,所讲的主人翁钟老汉即非领导干部,也不是文化名人。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庄稼汉,定居滦县岩山脚下,滦河西岸的一个小山村。老汉中年丧偶,以做豆腐为生。膝下有一双儿女,女儿出嫁邻村,儿子在滦县城关市场管理所做临时工。
我与钟老汉相识也是属于机缘巧合,第一次,是我读高中时,家里搞些副业,就是生产队时期用粘高粱脱粒后的空穗扎成扫地的苕帚(扫地用,扫床用)。用粘高粱穗上的秸秆截断成一寸长短,和糙珠(一种植物)交替结合串成,夏天堂屋门上可以阻止蚊蝇进入的门帘。农村闲散劳力、家庭妇女、儿童利用空闲时间从事这项劳动,创收补贴家庭开支。
1973年正是“文革”期间,那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社员空闲时间搞家庭副业视为走资本主义道路,被公社小分队(公社自设的执法部门,也叫群众专政指挥部)抓到,集日赶集交易的社员,轻者一顿胖揍,没收东西,重者到公社办的“学习班”呆上十天半月,不让回家,到公社指定的地点做义工。社员赶集大都是夜里3~4点钟以后,躲过小分队的围追堵截,趁着队员打盹儿之际悄悄离开家门,去到周边各县集镇去销售自家产的手工艺品。
记忆中,我第一次去滦县卖笤帚。也是经验不足,一个不留神,被带红胳臂箍的人逮了个正着。被带到市场管理所里,审查我的是一个连鬓络腮胡子的壮汉,人们都称他“乱”所长(其实他姓栾)穿着背心,露着大肚子,肚子上长满了护心毛。一脚踏着长凳子,一手摇着蒲扇,我看到他就发慌,想起了小说“红岩”,渣滓洞集中营一个叫猫头鹰的典狱长和眼前的“乱”所长颇为相似。他大声呵斥:“不好好参加集体劳动为什么 ”我被他的凶恶样子吓着了,越是害怕,越是说不出话来,最后还是战战兢兢地说,我不是社员。“不是社员是什么 你说!”“我是学生。”“学生 哪个学校的 ”我说:“乐亭一中。”大胡子抄起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我真的感谢那时的通讯不发达)最后他上下打量我,说了一声是不像社员,随后说道:“东西扣留,你从学校去开个证明,东西如数奉还。”没办法,只能原路返回,回家的路是那么漫长。路过岩山脚下的喷泉旁,又饥又渴,便停下来歇歇脚,喝点水,吃点东西。忽然想起,来时所带干粮(大饼)落在市场管理所了,没办法,走吧。这可是屋漏偏逢连阴雨,自行车胎还漏了,这可怎么办呢
不知过了多久,不远处传来了驴叫,有一架小驴车慢悠悠地朝着这边走来,车上坐着一个50上下的老汉,驴车上装有一个水柜,走到喷泉边他把驴车拴好,开始用水桶往水柜中注水,不一会就注满了。我两手放在脑后,靠着一棵小树盘算如何回家,到家又怎么和家人交代。眼下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车胎又没气了怎么办 这时,老汉从腰里掏出烟袋,装上旱烟抽了起来。许久,烟袋锅往鞋底上磕了一下,老汉忽然发话说:“小伙子无精打采,莫非遇到了什么难事 ”我说:“车子后胎没气了。”“没事!和我一同回村吧 我会补车胎。”说着老汉就将自行车搬到小驴车上,让我坐上了车,他说了一声:做好喽!“啪!”的一鞭,小驴车就上路了。
到了庄上,这个村子叫后迁义,他把自行车从驴车上搬下来,说声你就在这里等我,我去大队豆腐坊卸水柜,一会就回来。咱们就回家,不一会,他就回来了,我跟他到了他家里,他家在村子中央道北,一个院落三间瓦房,大门东西两面各有两间棚子,东面棚子里有一架石碾子,碾子上面落满了灰尘。院子西面两间棚子,里面堆放农具和一些杂物,院子余下的地方种植蔬菜。老汉说:“我给你补车胎,你烧火做饭吧!你也没有吃饭吧 ”我点点头,那就做秫米粥吧!我将粥做好了,老汉也把自行车胎补上了,他洗了洗手从自家院内的园子里摘了两根黄瓜,和一些辣椒,拿出一搭豆片做了一个辣椒炒豆片,又凉拌了一碗黄瓜,老汉又拿出了两个咸鸡蛋,从柜橱里拿出了一个酒壶。让我陪他喝口酒,我说:“不会喝酒,家母不让喝酒。”他说:“今天就破个例吧!”我只好陪他喝了两盅。
吃过饭他问我从哪里来去往哪里 我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讲给他听,他笑着说:“算你小子好福气,碰到我了。你说的那个连毛胡子是我的一个亲戚,咱俩找他要去!”我说这能行吗 他说行不行到时候就知道了!我俩骑车到滦县城里,见到了连鬓络腮胡栾所长,他和胡子说:“听说你这里扣了一个学生的大笤帚。是咱们亲戚的,家里自留地里产的高粱苗子,业余时间扎了几把大笤帚,到集市上换几个钱,这个孩子还在学校读书,你让他去学校开信不是害了人家孩子吗 学校档案里留下一个投机倒把的名声他以后怎么办 你不是坑人家吗 ”连毛胡子说他走了我就后悔了。就这样我们要回了东西离开了市管所,老汉留我在他家住上一晚,明天一早回乐亭,我说明天还要上学,就不麻烦你了,这次多亏有你帮忙,日后我一定答谢你,我这里仅有一元钱,你老人家留着打酒喝吧!老人说:“不必了,出门在外,不中意事十有七八,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能拉一把就不要袖手旁观。大家相互帮衬一下理说应当,这点事你不必挂在心上,你要是回家就马上走吧,我去东大街看看儿子去。”我还想说什么,他说如果咱俩命中有缘,定会再次相遇!说罢骑车扬长而去。我望着他的背影喃喃自语道:“好人啊!好人……”
二、再遇钟老汉
第二次我与钟老汉相遇是1983年,我去滦县东大街,看望我姨夫,姨母。在胡同里相遇了。他是给我姨家带来做豆腐的油豆皮。怎么会这么巧呢 他的儿子大学毕业了,在县政府大院上班,生产队解体后,他自己开了一个豆腐坊,经他儿子推荐结识了我姨夫,我姨夫是县政府机关食堂的管理员,负责机关食堂采购。他是专程给我姨夫家送点土特产来了。他敲门我正好碰上了,结果是他儿子和我姨夫同住一个大杂院。我请他同去饭店用餐,一是感念旧恩,也是想和他一起叙叙旧。他一定坚持要我去见他的儿子,一见面才知道就是他当年把我带到市场管理所带红胳膊箍的人,见面后说起过往感慨万千,原来恢复高考当年他儿子考上了河北大学。世上竟有这样的巧事。
三、三遇钟老汉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又是几年过去了。我去滦县再次看望姨夫姨母,他们都已经退休在家。二老身体大不如以前。姨母有些驼背,姨夫眼睛做了一次大手术,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几乎双目失明。吃过午饭我去钟老汉儿子家看老人。他们已经搬家到滦县新城,老汉儿子已经调到城管局,坐上了局长的宝座。谈到他父亲,他说,我们是从外地逃荒到的这里,爷奶相继病死,是一个好心人收留了我父亲,老人亲手教我父亲做豆腐的手艺,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我父亲。我父亲四十几岁的时候,我母亲就去世了,他怕我们姐俩受后妈的气,也是感恩我姥爷,就一直没有再娶。含辛茹苦,把我们姐弟抚育成人。他接着又说,现在好了,他也老了,我就想把他接到县城享几年清福,他就是死活不肯答应,后来还是经不起我软磨硬泡。答应来我这里,我就找来驴贩子买他老人家的驴。滦县北王庄子都是驴肉餐馆,商议好价格两个驴贩子私下谈话被老人家听到了,老爷子说什么也不卖了。第二次,我又带一个贩子来家买驴,说是自家用赶集卖衣服,老人家开始还信以为真,高兴地说只要自家用不是杀肉,我就少留你100块钱,来人拍拍胸脯说到绝对自家用,追集卖服装。老人在递缰绳的时候仔细看了一下来人,说声我怎么好像在哪里见过你,不对!我想起来了在北王庄子饭店后厨看到过你,你是杀驴的。再说现在赶集卖衣服都是用电动三轮车,谁还用驴车,你走吧!我不卖了。就这样一扔又是几个月过去了。后来经我多方打听县旅游局新开辟了一个旅游景点,需要一个驴拉磨充一充门面。这可是一个很好的机遇,我就找到旅游局和相关负责人说明来意,对方很理解,同意收留。我就马不停蹄的回家告诉老人家,第二天,老人收拾好自己随身应带的东西,等旅游局的负责人前来牵驴。在驴棚里,他抱着驴的脖子,仰天长叹,老泪横流。驴呀!驴呀!你跟我二十多年了,我们这回一分手,还能再见面吗 驴也好像听明白了,低下了头,舔了舔老汉的手,然后跟来人头也不回的走了。酷似壮士上路,老汉追到门外,忽然他停住了脚步,这时他似乎明白了世间的一切。
老人来到新家,一切都是那样陌生。最不习惯的就是楼里的坐便,老人每天大便一定要掀开马桶盖蹲在上面。有时,还把大便拉在外面,我妻子很不高兴,尤其是教孙子土话。蛇叫长虫,让青蛙叫蛤蟆,让壁虎叫蝎虎撸子等。他两个人谁看谁都不顺眼,我就是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终有一天爆发了,爷俩个打了起来,老人说什么也不在我这里住了,当天就逼我将他送回了老家。
老人在家实在无聊,整天无精打采,就想继续干他的老本行,我无奈去找旅游局,人家听了情况后,很爽快地答应了我,我就牵驴回家,可把老爷子高兴坏了。就像孩子一样,又开始了新生活。”
我在钟局长陪同下去看老爷子,老人一见我就一下子认出了我,他疾步走了过来,他已经老了许多,背也驼了,满头白发在风中舞动。院子也不像以前整洁了,我们爷俩对视了良久,他说你过来了 我说,看看你老人家。他说咱们屋里说话,我紧随其后跟他回到家里,我说接你回去,老人什么也没说,我接着说咱们不干了行不 那怎么能行,他接着说,那活着又有什么意思,不为挣钱,就是为自己有点事干,干不动再说吧……我听后良久无语。
四、偶遇潭柘寺
立秋已过许久,暑气尚足,已到学生开学的季节,天气还是燥热难耐。按照常规开学前我们都是去潭柘寺敬香,祈求神灵护佑孩子学习进步。当我们迈进大殿,来敬香的善男信女人头涌动,大殿上香烟缭绕,就连捐功德钱也要排队,排在我前面的那个人一边往功德箱里放钱,一边暗自叨叨,捐对了吗 这能消灾避祸吗 后面的人提示他,你问一问方丈他会告诉你,只见那人走到院主跟前。院主慈眉善目,安然可亲,双手合十。请问院主,弃恶向善的人,能得到福报吗 院主问道:施主是何原由 我本是个县级的城管局长,在执行上级领导交办的任务中,因对拆迁户工作过激致使一钉子户致残,这本是上级的意图,久攻不下,上级让我采取一点措施,可是问题出了,谁也不给我承担责任,搞得我丢官罢职,我太冤了。阿弥陀佛!施主年纪轻轻,有一句话叫履霜坚冰至,你可知晓 那人说不知,那施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施主肯定知晓吧!那人还是一头雾水,院主摇摇头说:你那个前程对你一定很重要吗 而致人于生死不顾吗 执则迷,迷则不悟。善心、善举、善人,如果人人都向善,满大街都是菩萨,还用拜菩萨吗 还用祈福吗 殊不知求人不如求己 佛就在你心中,你就是佛。自若无佛心,佛也不是佛。不去损人就不会害己。或许你说,我不去伤害,上级定会让其他人去做,我还是丢官罢职,与其都是丢官,就不要去伤害无辜的人,两害取其轻,这个你一定能懂吧。只见那人拍拍脑门说,我大悟了。我听声音特别耳熟,定睛一望,原来是你!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钟老汉的儿子,事情怎么这么巧,我们找了一个僻静的地方。聊了起来,原来他是送儿子到北京上大学,捎带脚儿来潭柘寺烧香祈福,怎么会这么巧呢 我向他打听钟老汉的近况,他说:家父大不如从前了,背也驼了,耳朵也背了,自己也不愿和人沟通,闲暇时就爱去驴棚给驴梳毛,或牵驴遛弯。常常向我打听你,我说他在北京呢 有时间就过来看你,他总是摇摇头,他哪是有空的人呢 也有的时候说,他是重情重义的人,若有时间一定会来看我,我听着听着眼睛湿润了。
我留他吃过午饭,他就急着回家上路,我在盘算什么时候回家的时候去看看老人。
转眼又是一年,清明节假期到了,女儿女婿都放假在家, 我和他们说好回家上坟烧纸,捎带去看看老人。我和老人的儿子通了电话,订好日期就坐大巴车回家了,从北京到乐亭的直达大巴车内坐的都是乐亭老乡。老乡们得见格外亲热,相互之间有聊不完的家乡话,一车人都是乐亭腔,感到很温馨,车过了香河收费站沸腾的车厢沉寂下来,不一会鼾声四起。我因激动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想到马上就能和老人相见更是激动异常。
上过坟后,在家小住了几日。看了看乐亭的亲朋好友该去滦县看看老人家了,一大早起来就打电话给钟老汉的儿子,约定去他家相聚的时间。
五、岩山脚下相会
老汉儿子回电话说你就在乐亭等我,我马上出发去接你。不到一小时,他打电话说我到了你庄上,我怎么想不到竟然开着大奔来的,我说你这也太阔了,大奔都开上了,真是鸟枪换炮了。他说这一年来做生意还算顺风顺水的。我问他为什么辞职回家了,他说自潭柘寺分手后我就和县里打了辞职报告,他和我说,说实话,那个被人厌弃的职业我早就干够了。经过潭柘寺老院主的点拨,就更加深了我回乡创业的想法。我和家父一商量办起了豆类食品加工企业,开发了奶豆腐、血豆腐、蔬菜豆腐、水果豆腐等,10多个品系。老爷子拿出了祖传看家独门秘籍手把手教,严把质量关。起先是用小驴车卖,后来就饭店食堂里送货,再后来就买了箱式冷藏保温货车,生意越来越好,就开始雇人干我去跑业务,联系顾客,现在生意已经做到了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说话间已经到了他家,哇!好气派的三层小别墅。就是驴棚石磨不见了,见到的是冷库和加工车间。原来堆放杂物的棚子也不见了。看到的是一排崭新的员工宿舍楼,大门外右侧挂着大匾额:“钟氏食品有限公司”。他说:公司取名有两层含义,一表示公司是我家开的,二是取谐音忠实,做人做事一定要忠实可靠。钟老汉在门口等我,当他见到我能看出他的情绪激动,双手紧紧抓住我的手:“我终于看到你了,看到你了……”
六、 含笑岩山塔
吃过午饭,我与钟老汉聊了两个多小时,天色渐晚,我起身告别老人准备回乐亭车站,坐乐亭直达北京的末趟班车,能看得出老人不舍,老汉儿子说:你来一次也不容易,老人又是这样挽留你能忍心离开吗 我一想也只能作罢。入夜我和老人同住一屋,三更天了我实在困的不行,可是他老人家一点睡意都没有,我说:“我去上个厕所,回来咱们接着聊。”我在外面透了一会新鲜空气,回来看看老人没有动静,我心想老人家你终于睡着了,我可以睡会觉了。一觉睡到8点多,不是有人喊我起床吃饭,还不知道要睡到什么时候。我也叫老人起床,没有任何动静,再一次大声喊叫仍是不动,近前一看感觉不对,赶紧把老人的家人叫来。家人都到了,老人已经没有生命迹象了。
村上来了不少亲友,人群中有的建议老人一生太不容易了,丧事理应办的隆重一些。也有的说老人一生勤俭,太浪费不和老人的意愿。众说纷纭,老汉儿子也不好立即表态,他问我:“你看这事应该怎么处理 ”我也很矛盾,按老人生前所为,是不会主张铺张浪费的,大操大办绝不是老人的初衷,可我这样说他一定要疑惑我是不愿逗留。我略有所思的说,你最好争取一下你姐姐的意见吧 他的姐姐说父亲在世以勤俭为荣,我们不要听个别人的话,我们就丧事从简,移风易俗挺好!
遗体在家保留了一天,第二天就火化了,我实在受不了那种撕心裂肺地痛哭,也不适应这种嘈杂的环境,老汉儿子安排我回家,我说怎么也要送老人最后一程。老人的骨灰安葬在岩山塔附近的一颗松树旁,这颗松树正是老人品质的象征。这里是最好的地理位置选择,看到松树就如同看到老人生前的音容笑貌。葬礼结束了,一切都还顺利。
隔日,老汉儿子开车送我回乐亭,路过岩山的时候,举目眺望山顶上的青松,它与塔身遥相呼应,一同迎来朝阳送走晚霞。我在想:人吧!原本是没有的,游荡与天地之间,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就有了肉身,最后它还要回到天地之间去,这不就和春夏秋冬一样正常吗!如今老人又回到了天地之间。他在生前不曾有英雄的壮举,也不曾像哲学家那样留下至理名言,他用走完的一生践行了他曾就给我的一句话。就是当一个人有困难的时候,能够拉他一把,就不要袖手旁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这句话我感到要比我们的豪言壮语来的实在,更能受用。如今他去了佛国,把兼爱存留下来,让受爱的人永久的思念,我想,他走的坦然自得,没留遗憾,该是含笑而去,愿老人家一路走好!就用一个特定的方式来纪念他吧!我为他做词一首,以寄哀思。
〔正宫·塞鸿秋〕
思老友
老友上路诸家吊,
哀声回荡滦河道,
树儿招手花拥抱,
有情莺燕低声叫。
同村老友来,
商界新朋到。
往生儿女再行孝!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