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事自多情(10)
发布于:2021-04-12 14:14:46
老妈语录-91
响杨、响叶杨、青叶树
我:妈您刚才说到那棵大响杨,我也有印象。四岁的时候吧,我爷爷抱我去刘庄六抖落(外号,此人有多动症,文革初期还允许他在家里开个小铺)家买点心,就经过那棵大响杨,老高老粗的,有风没风的树叶哗啦啦响。
母亲:你也记得 后来那棵青叶树就砍了卖钱了。
我:以后就没有见到响杨了。直到1984年夏天我住在北京师范大学我堂爷爷家,半夜被啦啦啦声音吵醒了,我还以为下雨了呢。开窗户一看,没有下雨,就是有点儿小风那树叶就刮的哗啦啦响。当时我想这准是响杨。
母亲:北京市里还种响杨,哪多吵得慌!
我:再以后,我现在天津住的地方,前面是一个公园,里面就有响杨,离我窗户二十米以内就有响杨。我一点也不讨厌响杨叶子哗啦啦响。夏天大树叶子能遮阳,冬天树叶就掉了。
………
89天前离开天津时杨树还是光秃秃的,现在应该是满树绿叶了。
大响杨们,咱们后天见!
老妈语录-92
母亲:今儿个捏饺子。
我:好!
母亲:捏饺子给你发脚(起脚),明儿个你就回天津了。
我:好,咱们包四鲜馅儿的水饺。
母亲:都有啥
我:猪肉、大虾、春韭、刺儿菜。
母亲:中!
…………
母亲:咱们包了十来顿饺子,今天的饺子最好吃!又香又鲜还水灵!
我:妈,等端午节我回来给您包饺子。
注:今天用的野地里的那种独根韭,长得特别壮特别辣,还没有农药!
老妈语录-93
我(匆匆进门):妈,您吃了
母亲:不冷。
我:妈您今儿个耳朵咋了
母亲:没聋,就是爱打岔。
老妈语录-94
我在收拾东西。
母亲:你还是左撇子
我:一辈子改不了。
我:写字用右手,使镰刀用左手。
母亲:你姥爷也是左撇子。
我:嘻嘻,都说左撇子聪明。我同学里有很多左撇子。
母亲:你姥爷有专门左手用的镰刀。
我:对呀!您看,小时候挑菜割草,我用我姥爷的左撇子镰刀,割的口子都是在右手上。
我:一二三四五,右手上有五处。现在伤痕不明显了,就是我还能记住割出口子的地方。
我:有一回我找不到左手镰刀,随便拿了把右撇子镰刀去割草喂羊,结果在左手虎口附近割出来一个大口子,流了好多血,可深了可疼了!
母亲:那时候都那样。
我:谁说都那样 咱们村和我一般大的小伙伴有二十多个,就我、小儒、小五、老秃儿、赵大、建军那么勤快,别的都跟懒王似的。
我:我是穷人孩子早当家。
注:赵大1980年考上北京钢铁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后去美国读博士,现居美;老秃儿在1982年考上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理工大学);建军1982年考上河北工学院(河北工业大学)。
老妈语录-95
母亲:你回天津,妈给你烙翻身饼。祝你买卖好!工作好!
我:谢谢妈!
老妈语录-96
母亲和我谈论完别人家的家长里短,然后发出感慨。
母亲: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人人有套难言的苦。
我:妈您太厉害了!我知道第一句,从来没有听说过第二句。
母亲:那是你孤陋寡闻呗。
我:我们小时候您也不教我们。
母亲:还教你们,能把你们三个养活大了就不错了。
老妈语录-97
老妈:知足者常乐、能忍者自安。
我:原来是对偶句。
老妈语录-98
我:妈,我们平安到达天津了,挺顺利的。
母亲:好!你二叔刚才还过来问你们到了没有。
我:刚才给二婶打过电话了。
我:妈,您成网红了,网红老妈。
母亲:咋的
我:就是您和我的日常对话,有的富有哲理,有的妙语连珠,有的是谚语,……。
母亲:哦。
我:把它整理成老妈语录,都连播98集了。
母亲:老妈语录 还不如叫母子对话录好听吧
我:让我想想哪个更吸引眼球。
老妈语录-99
我晨练回来。
我:妈,做的啥饭 早饿了。
母亲:你不是回天津了吗
惊醒,原来是南柯一梦。
愿老母亲不那么强烈地想儿子!
老妈语录-100
我(打电话)
我:妈!
………
我:您想我了
母亲:可想了!有好几回望着你坐的地方,总觉得你在,再突然想起来你(已经)走了。
我:按我想我儿子闺女的经历,得想五到十天。
母亲:差不多!
我:您烙的葱油饼我一顿吃一张,还有两张。吃的时候不是蒸一下,是用平底锅文火再烙一下,还是原来那味儿。
母亲:你爱吃就自己烙呗。
我:我烙不出您烙的那味儿。
母亲:五一劳动节你是回不来了,要不五月端午(两个月以后)你回来
我:可以回来,就是社区登记监控一大堆事儿。
母亲:这病毒啥时候才过去呀 !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