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乡情乡事自多情(9)

    发布于:2021-04-12 14:18:08



  老妈语录-81

酒壶  领带!

早饭时间继续和母亲谈论我小时候傻不傻的问题。

我:我觉得小孩子都一样,很多事情化不开窍。

母亲:又啥事儿  

我:小时候我去前庄合作社(供销社)打酱油,里面挂着马恩列斯毛的伟人画像。我每次一抬头看见就想问,为什么列宁衣服里面揣着个酒壶  

母亲:啥玩意儿  

我:后来看到我姥爷(外祖父)翻老相片,咋他怀里也揣着个酒壶  

母亲:到底是啥玩意儿  

我:我就这样问我姥爷了,他说那是领带。他们年轻时都系过。

母亲:咳!

我:我觉得我小时候还是聪明,起码有想象力,敢问问题。

母亲:那是傻聪明。

我:好吧!傻聪明也比傻傻强。

老妈语录-82

我:妈,今晚吃捞面。

母亲:今儿个啥好日子  

我:今天是您小孙女的生日,从今天她就算teenager 啦。(注:13~18周岁)

母亲:那是得吃捞面!

…………

母亲:咱们算亚洲,大孙女在伦敦算欧洲,小孙女跟孙子加上个侄孙女都在纽约算美洲,外孙女在澳大利亚算哪洲  

我:叫澳洲。

母亲:哎呀,咱们一家子在四个洲  !

我:是啊,狡兔四窟。哈哈

母亲:那儿也不如老窝安全哪!都家来(回家)多好!

我:放心,他们都安全的很!

老妈语录-83

三拳打死镇关西

昨晚是小女儿生日,所以吃的捞面。我做了两种卤,一种是西红柿鸡蛋卤、一种是酱腌萝卜丁+肉丁。

今早就着昨晚剩下的肉丁喝着稀饭。

我:妈,这种肉丁拌面西安人叫臊子面。

母亲(过了几秒钟后):小时候你特别怕黑。

我(赶紧抢嘴):然后呢  

母亲:有一回夜里你爸带你出去解大手。你说“我不害怕,我能三拳打死镇关西”。你爸一听扭头就回屋里来了。你吓的裤子都没提上就跑回来了。

我(大囧):哭了没有  

母亲:反正听到哇的一声。

我:那是白天我刚听我爷讲《水浒传》。

母亲:郑屠户挨打全是因为瘦肉臊子切好了肥肉臊子没有切好。

我:妈,您在这儿等我呢!

注:昨晚心急,的确肉丁切的大小不一、歪七劣八的。

老妈语录-84

我:妈,没想到最先长出来的禾苗是豌豆苗,不用塑料薄膜的。

母亲:顶着零,长得成(饱满)。

我:妈您连这个都知道  

母亲:有的人家在二月初二顶着小雪种豌豆。

我:我觉得,是让豌豆早出苗,早成熟,早空出田地种下一茬庄稼。当然,豌豆苗必须耐倒春寒。

我:妈,您知道吗,在美国华人超市、在南方,豌豆苗是比较贵的蔬菜。

母亲:他们南方人咋啥都吃  

我:他们啥都吃,我们小时候用来喂猪的红薯叶,他们都是喂人。还算好吃的。

母亲:说甜不甜的,有什么吃头  

您如果是南方人,吃红薯叶,可千万别生气!我和我妈少见多怪。

老妈语录-85

妈:今晚吃什么!

妈:还吃打卤面吧。

我:我还给您做麻酱面。

母亲:中。

………

母亲:这卤比上次还好吃。

我:我觉得还是麻酱面好吃,好多年不做了。今儿个打卤面、西红柿鸡蛋面都有些咸。

母亲:十个厨师九个咸,好吃就是一把盐。

我:可不能吃咸了,高血压心脏病脑中风都与吃盐过多有关。

母亲:习惯了。

我:纽约市政府建议每个人摄盐量在2.5克每天,最多不要超过6克每天。中国的山西陕西江西这三西据说吃盐最多,都到了10~12克每天。

我在公司显著位置专门放了三个小瓶,里面放着2.5克、5克、10克盐面儿。到底吃多少盐,让员工自己有个参照。

母亲:(你)那么精心啊!

我(恍然大悟地):咱们家,弟弟弟媳妇不就是在唐山开盐铺的  

母亲:哈哈,咱们家吃盐不花钱。

我:可千万别把自己当前清时在扬州当大盐商的徽州人,徽菜都咸死了。

老妈语录-86

水仙、雨神

4月16号午饭时间

母亲:这雨下透了。

我:是啊!这场雨相当于一年降水量的7%。

母亲:你回家这三个月,雨雪是下了不少。

母亲:你说别人叫你什么  水仙  

我:哈哈,我还是水仙花呢!

我:那叫雨神。就是说我去哪儿哪儿下雨。

母亲:真的  

我:可不是!早都出名了。我终于在咱们家也当回雨神。

母亲:春雨贵如油,那五一你别走了。

我:不行啊!我必须在劳动节前回去上班。

母亲:那你端午节回来一趟吧。

我:中!

老妈语录-87

4月18号要举行聚餐,妹妹弟弟都参加。实际上因为我有事情而没有聚成。

东西倒是置办了不少。那文蛤和鸭蛋蛏只好用盐水养起来准备明天吃。刚才去厨房我发现那些鸭蛋蛏把头都伸出来了,俨然是一副象拔蚌形象。

18号晚上我仅仅简单做了一个尖椒炒肥肠。

母亲:馋死不买肠子,穷死不卖穰子(穰子,高粱穗脱粒后的剩余)。

我:这又是什么老古语  

母亲:猪大肠都是油,越煮越炒越少,不合适;高粱穰子太轻,一大堆也没有多少斤。

我:哈哈,那是因为咱们这儿肠子卖的太贵,都40多块一斤了。

母亲:你们那儿便宜  

我:过去没人吃,现在也不到咱们这儿一半的价。

母亲:你们那儿到底啥贵呀  

我:人工贵,都雇不起人。您孙子孙女小时候一个居家保姆就要付出我四分之一的税后收入。

母亲:东西啥贵  

我:就说咱们今天买的海鲜吧。文蛤才15元一斤,美国根本没有。鸭蛋蛏才7元人民币一斤,在美国要7美元买一斤(实际上才买一磅不是一斤;另外,美国大象拔蚌一般是12~15美元一磅)。

母亲:那么贵  

我:是,所以您儿子给你买回来的都是好东西。

母亲:是,这个鸭蛋蛏你做的就是好吃。

老妈语录-88

弼马温  毕马威  

18号晚饭后。

我:哎呀,妈,纽约和伦敦都死了一万多人了。

母亲:这么多  幸亏大孙女早从伦敦跑出来了

我:40天前就跑出来了,在家上班呢。

母亲:她还在弼马温公司上班  

我:哈哈,妈,我说了很多次了,她不是在孙猴儿的公司上班。那个公司叫毕马威,不是弼马温。

母亲:弼马温,好记。

老妈语录-89

母亲:这天气预报真准,外头开始下雨了。

我:今儿个是谷雨,谷雨节气从今儿晚上10:45开始。

母亲:这么准  咱们这儿谷雨前后准下雨,庄稼人就开始种地了。

我:有没有(关于谷雨的)老古语  

母亲(随口来):谷雨前后,种瓜点豆。

我:妈,您太厉害了!从来没有听你说过。

我:还有别的老古语没有  

母亲:记得你奶说过,“春雨贵如油,秋雨如筛漏”。

我:“如筛漏”是啥意思  

母亲:就是秋天下雨容易干,因为空气干燥。

我:春天空气更干燥,应该干的更快吧  

母亲:春天地干,净干土面子,下点雨都渗进去了。

我:哦,也是。

我:这是我奶说的。那我姥儿说过啥  

母亲:你姥儿说,

春雨贵如油,

下得满街流。

跌了解学士,

笑坏一群牛。

我:妈,是“滑倒解学士”。

我(十分激动地): 你连这个都能背下来,太佩服您了!

母亲:是我小时候你姥儿教的,还记不住  

我:又是哪(谁的意思)教给我姥儿的  

母亲:应该是我舅读书时我妈跟着学的吧!

注:母亲的舅父是昌黎汇文中学毕业的,她的两个表哥是北京四中毕业的,她的一个表侄两个表侄女是天津大学毕业的。我外祖母和母亲在我上大学前经常提及这些,所以我当年毫不犹豫报考天津大学。

老妈语录-90

哇狗  哇鹳  白鹳!

我:我马上要回天津了(还在等一些审批),妈您还有什么存货(谚语)  

母亲(想了一会儿):早哇阴,晚哇晴,半夜哇叫不等天明(就下雨)。

我:蛙,蛤蟆  

母亲:不是,是哇狗(哇告)。

母亲:哇告比喜鹊还大,住在大响叶杨上,颜色有点儿灰,叫起来哇哇的。

我:我七八岁的时候听二叔说过哇告,还说哇告吃蛇,说他们去河西杨树林里掏哇告窝见过长虫(蛇)。

我:我就一直想这哇告是什么鸟儿  

我:我还是上百度吧!用吃蛇的飞禽查查。

…………

我:哦,鹳是吃蛇的。狗、告,是不是咱们这人把鹳子叫成狗或告的发音了  

母亲:也可能。

我:咱们东亚华北这一带的鹳也就是白鹳和灰鹳。

我:灰鹳(青鹭)就是傻老等、长脖子老等。我们那个镇上有的是。

母亲:长脖子老等,不是。

我:那就可能是白鹳,也叫老鹳。

母亲:不是白的。

我:看照片不是白的,是叫白鹳。

我:白鹳吃爬行类,包括蛇,住在岸边的高树上。都对!

我:就是不知道白鹳是不是叫声是哇、哇的。视频里没有叫声。

母亲:五六十年都没有听到哇告的叫声了。

我:白鹳差不多绝迹了,现在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母亲:这么珍贵了  

      我:都是让咱中国人给吃的吧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