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事自多情(7)
发布于:2021-04-12 14:35:33
老妈语录-61
电脑喇叭里:
杏花村里开杏花,
……
人有那志气永不老。
你看那白发的婆婆,
挺起那腰板也像十七八。
母亲:挺起哪腰板儿,像十七八,就是嘴里没有牙。
我:哈哈,有牙就像七八岁儿的了。
…………
我:用您的一张照片,中不中
母亲:80多岁的老太太了,还怕哪(谁)看
老妈语录-62
饺子
下午2:30,刚和一位客户交流完毕。
我:妈,我在家里快70天了。是不是我做的各种饭菜您都早吃腻了
母亲(毫不犹豫地):没有!
我:啥没吃够
母亲:煮饺子。
我(迟疑一下):中,今儿晚上就吃水饺。
然后我就找来一把小薅锄,……。
老妈语录-63
“清明刮去坟上土,庄稼佬儿就受苦”。
清明上坟扫墓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鉴于唯一堂弟工作性质要求,我们家已经在风和日丽的清明节前一天上过坟了。
昨晚半夜前起,东北风大作,一直刮到日出以后,今天早晨上午风速渐小。
母亲以她老人家的专有姿势坐在椅子上,见我不太忙了就说了这么一句。
母亲:清明刮去坟上土,庄稼佬儿就受苦。
我(心里话):也不知道是谁总结的经验公式。
我:好哇!但愿今年有个好收成。
母亲:今儿早上醒来我还担着心呢。
我:都是疫情闹的,好多国家都不出口粮食了。
母亲:中国是出口还是进口粮食
我:进口呗!10%的粮食是进口的。
母亲:那么多
我:可不是,摊到您头上的黄豆(大豆)一年就有80多斤。
母亲:哪有那么多 我才吃多少豆油、豆腐、黄豆芽。
我:可是您吃猪肉、鸡肉、河鱼、海鱼。那都是用大豆或者是豆饼喂出来的。
母亲:那农民(母亲这次没有用庄稼佬儿这个诙谐词儿)可得好好种地,别连豆腐都吃不起。
老妈语录-64
好!
苹前杏后桃李芳,
白雪朱唇着红妆,
东风西渐春意浓,
梨花奈何学海棠
我把今早写的应景清明的梨花诗给母亲读了一遍。
母亲(故意粗声大气地):好!
我:妈,老姑经常说您的声音是“童音”,像您的奶奶的声音,特别好听。今儿个咋粗声大气起来了。您可别吓我,粗声大气可是中风的前兆。
母亲:哈哈,我正想起来你太姥(注:我的曾外祖母)。
母亲:你太姥活了97岁,你太姥临老那年,半身不遂(中风)了,声音变粗了,生活不能自理。你姥姥一边帮她擦拭一边抱怨说“素净了一辈子的妈,您咋变成这样了 ”。你太姥就粗声大气地说“谁让你摊上了个活这么长的婆婆 ”
我:您也应该学您奶和您太姥姥,长寿,活个108岁。
母亲(又故作粗声大气):那就活呗!
老妈语录-65
“啊……嚏”
我从外面回来,花粉树毛浓度已经不小了。对花粉过敏的我实在是忍不住了。
我:啊……嚏、啊……嚏、啊……嚏。
母亲:这嚏喷(喷嚏)打的,简直是惊天地,泣鬼神!
我:谁叫今天是清明
母亲:悼念是十点钟开始
我:是!
深切悼念在此次瘟疫不幸逝世的同胞!
深情怀念今年正月十五离世的友芝大表姐!友芝大表姐,是我辈中最年长者,是我辈中第一个大学生(文革前考上,文革期间毕业)。
愿大表姐安息!
老妈语录-66
“要不人家都愿意找你合作!”
我(碎碎念):一杯咖啡毒死中概股,……。
母亲:你叨咕啥的了
我:有些人为了挣快钱不择手段呗。
我:有几个人像您儿子这么傻,不管赔挣,一个事儿连续着做了32年。
母亲:要不人家(公司)都愿意找你合作 !(反问句)
我:妈,您负责给我们做营销好了。
老妈语录-67
“最后那碗中药是忒难喝”
喝着稀粥,就着咸菜,和母亲吃着早饭。
母亲:昨天说起咖啡,你还记得你爷说的那个笑话
我(故作好奇、惊讶):不记得了,您说说。
母亲:一个三伏天晚上在院子里歇凉,你爷闲聊天,说一个人给人请去吃了顿西餐,用刀子叉子和勺子、不用筷子,吃干巴面包、吃生青菜、吃半生不熟的煎牛肉、喝土豆煮的糊涂汤、喝说甜不甜说辣不辣说酸不酸的色酒(注:红葡萄酒),他说他都能咽得进去,最受不了临了喝的那碗汤药,最后那碗中药是忒难喝!
我:哈哈哈哈。
我:我离家快40年了,出国也有快30年了。我就不爱喝那碗中药,五年喝的不如别人一天喝的多。我觉得爱喝那碗中药汤的中国人包括您大儿媳妇都是装洋蒜(得罪各位爱喝咖啡的朋友)。
母亲:那是为啥
我:嫌咖啡太苦。从小吃苦太多了,不愿意吃苦味儿的东西。
母亲:你昨天咋挑回来那么多苦麻菜
我(好尴尬):我这是忆苦思甜,……。
我:我这也有个故事。
母亲:说说。
我:1983年夏天我带YQ(我弟弟)去天津大学,去了一趟水上公园,还给他买了一瓶可口可乐。他一喝就全吐出来了。那么一小瓶可乐那时候要五毛钱,相当于我一天的生活费。
母亲:那么贵!
我:我们家三个孩子,从小培养他们喝白水,不喝瓶装饮料、不喝可口可乐。
老妈语录-68
烤了
母亲:TT(我住在澳大利亚的外甥女)她们那里让人抱着的那叫啥,烤了
我:哈哈,妈,那叫考拉,还烤了!
我:考拉可臭了,你要是抱完了好几天都臭臭的,因为它们吃桉树叶。
母亲:他们吃氨味儿的树叶,要不说咋那么臭!它们是吃素的,还长那么胖
我:熊猫吃竹子的,也长那么胖啊!
老妈语录-69
母亲(自言自语地):哦,我算是美国人跟英国人的奶,是澳大利亚人的姥。
我:对!其实,您还是葡萄牙人的奶,还是美国人的姑奶。吧啦吧啦吧啦。
注:这是台湾人的一个梗,我时常借用。
老妈语录-70
我:妈,老古语“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您知道哇
母亲:知道,你奶说过。
我:哇!这你都知道 您知道啥意思
母亲:知不道。
我:哈哈,您知道不说。
母亲:是真不知道。
我:您看这个照片,这才是真正的蒿子,咱们这儿春天长的蒿子,叫茵陈蒿。
母亲:就是臭蒿子
我:不是。咱们这儿老百姓乱说的臭蒿子有两种。一种实际上是泥胡菜,长的很难看,看起来也难吃。可是今天咱们中午做的饺子里面就有泥胡菜,不难吃。另一个咱们这里叫臭蒿子的实际上是夏至草,实在是臭的很,但它不是蒿子。夏至草是一种药材。
母亲:知道了。
我:茵陈蒿也叫白蒿。我刚才去拍照茵陈蒿的时候,看见一块刚浇过水麦田里有老多老多又大又鲜又嫩的茵陈蒿,过几天采些回来焯了蘸酱吃。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