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乡情乡事自多情(11)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秦英杰     发布于:2021-04-09 10:38:17



老妈语录-101

母亲(电话里):这病毒啥时候算完呀 !

我:要是光咱们中国,今年夏天一过就没事儿了。问题是别的

国家刚开始,又不能完全封国。

我:怎么的也得闹个一年两年的。

母亲:唉!

母亲:今儿个碰上你大奶奶(92岁)了,说有人跟她说这个瘟疫是老天爷要“收入”,净瞎说八道的。这跟老天爷、老地爷有啥关系。

我:哈哈,还是妈您明白!

母亲:可是这病毒就像是地缝里钻出来的,咋一下子就这么厉害。

我:咋说呢,这种病毒造成的疫情大爆发以后可能二十年就来一回。记得17年前的非典吧!

母亲:嗯呢!

我:过去人少、接触也少。过去细菌感染就死人,现在有抗生素对付细菌。可是抗生素对病毒没有用。

母亲:哦。

我:还有现在人寿命长了,咱们村才400多人,现在90多岁的还有8个。

母亲:是啊!

我:刚才我看了一个城市的统计,感染死亡的60%以上的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抵抗力肯定也差。

母亲:可不是!

我:所以呀,您就在家里好好呆着,别出去!咱们家前前后后那么大院子,还不够您鼓捣。

老妈语录-102

我:我一回来不发老妈语录了,很多朋友说没有您的谚语经句都不习惯了。

母亲:那些老古语都是过去我奶和你奶说的。

我:是,您哪懂这些 您小时候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又在保定石家庄念了那么多年学,光崇拜当教授的老姨姥爷了。就是没有赶上我大表舅二表舅那个时代。要不就凭您的记性和辩才,肯定能考上河北大学中文系(那时候二表舅在那里当书记)。

母亲:说这些干啥?

我:我已经写了102条老妈语录了,争取写到108条。

母亲:哪为啥?

我:写够108条,您就能活108岁!

母亲:活那么长时间干啥!

我:等着给您都八十多岁的儿女们烙饼呗!

母亲:中!

老妈语录-103

我(打电话):妈,这桃子别看是棚里长得,还真甜真脆真红。

母亲:咱们乐亭人都说这儿是中国桃儿乡。

我:妈,有没有桃子的老古语。

母亲:宁吃鲜桃儿一口,不吃烂杏儿一筐。

我(皱眉):还有呢。

母亲:桃儿养人,杏儿伤人,李子树下埋死人。

母亲:都这么说。

我:杏儿挺好吃的,还下来的早,又便宜。是不是招种桃子的恨哪?

母亲:你要是五月当五(端午)家来,正赶上吃杏儿,大白杏有的是,都不用买。

我:好!

老妈语录-104

我(电话中,略带兴奋):妈,在家整整三个月,掉了四斤秤(减肥两公斤)。

母亲:准是你妈虐待你了呗!

我:哪里!是您善待我了。

我:三年多了,我天天锻炼都没有这个效果呀。

母亲:那是为啥?

我:营养搭配合理呗,顿顿有荤有素、有海有陆、有生有熟、有果有蔬、有蒸有煮、有酱有醋……

母亲:这又来了。

我:生活有规律,晚上睡前不吃夜宵。

母亲:就是吃的忒少,你一顿才吃一张饼,我一顿还吃两张。

我:您一天多大活动量!有时候一上午就没有见您闲着过。

母亲:惯了。

我:还有就是活动量大。这三个月,我去过多少次南河、东河、西河 一次就三四个钟头,走一万多步。

母亲:是啊!真佩服你那双腿。

我:最重要的,跟您在一起这么长时间这是四十多年头一回,心情好!

母亲:人家别人都是高兴了往胖里长,你倒好,往瘦里长。

老妈语录-105

我(打电话):妈,今早真的差点儿磕到抽油烟机的棱角上,他们怎么这样设计?

我:在家里您至少提醒过三回。

母亲:你个儿忒高,眼瞅着你就磕着了。

我:要不说要有个八十多的妈呢!

母亲:不是说要八十有个妈吗!

我:对对对,八十多有个妈,妈活一零八。

老妈语录-106

我(昨晚电话中):妈,看看我这顺口溜写的中不中?

四月春韭母亲割,

临行隔窗又嘱托。

儿离家乡娘惦念,

三鲜水饺谁捏合。

母亲:离不了一个吃字。

我:忒难吃,机器搅的肉馅就是不如手剁的好吃。

母亲:都知道。

我:忒难看,买的饺子皮包出来的饺子跟大死耗子似的!

母亲:(这话说的)忒难听。

老妈语录-107

母亲(电话中):那边咋样啊?

我:可了不得了!xzx州才八百多万人,跟咱们唐山市差不多,就有12多万人得了,7500多人死了。

母亲:这么多 这可咋整?

……

母亲:我总想,老年人啥都经过啥见过了死也就死了。可怜的是小孩子们,还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啥样儿就没了,唉!

我(赶紧抢过话题):您别操心了,他们那里死的主要是养老院里的老人,传染太快了,八十多岁的比例最大。没有死小孩子吧 那是谣传。据说全世界感染新冠肺炎死的最年轻的是14岁。

母亲:那还中!

母亲:要是这么说,那边养老院里的中国人也死了不少。

我:估计一个也没有,中国人多孝顺,再把父母都接回家猫着呐。母亲:那还中!

老妈语录-108

母亲:别天天嘴上叨叨着你有个八十多岁的妈,恐怕阎王爷不惦着!

我:阎王爷哪有那么好记性!

我:我太姥姥(母亲的祖母)活了97,也没见阎王爷惦记着。

母亲:那是啥时候 !

我:吃不饱穿不暖的七十年代呗。

母亲:你太姥姥要不是去北京你大姥爷家享福去,咋得活过100。

我:所以,您才哪儿也不去,就在家。

母亲:就是家好。

我:其实阎王爷也惦记上了,早决定了。

母亲:啥?

我:要等您活到108。阎王爷眼里,您现在还是个小孩子。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