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病虫情报第十二期----注意防治花生病虫害

来源: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联系方式:0315-4613503     作者:鄂建园     发布于:2025-07-14 09:42:51


近期,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工作人员在下乡调查中发现,花生已出现病虫害,主要包括叶斑病、红蜘蛛以及棉铃虫等夜蛾科类害虫。随着气温持续高温与雨水增多,这些病虫害可能进一步扩散,在此提醒农户及时做好防治工作。

一、花生叶斑病防治

1. 发生症状:以黑斑病和褐斑病为主,黑斑病发病更广泛、危害更严重,均主要危害叶片,当病叶率达10%-15%或病情指数3-5时开始防治。

2.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200g/L氟酰羟·苯甲唑悬浮剂40mL/亩,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75g/亩喷雾。田间发病较多时,可用25%戊唑醇可湿性粉剂25-30g/亩、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咪鲜胺锰络化合物可湿性粉剂50-60g/亩等,兑水40-50kg均匀喷雾,隔5-7天施药1次,病害重时喷药2-3次,药剂应交替使用。

二、花生红蜘蛛防治

1. 危害症状:红蜘蛛聚集在叶片背面结网,吸食叶肉叶汁,破坏叶绿素,影响光合作用,受害轻时叶片出现黄白色斑点、边缘卷曲、停止生长,严重时叶片变白脱落、植株枯死。

2. 药剂防治:当花生被害率达20%或田间点片发生时开始用药,可选用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15%扫螨净乳油2500-3000倍液、73%克螨特乳油2000倍液或5%唑螨酯悬浮剂3000倍液等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花生夜蛾科类害虫防治

1. 危害症状:幼虫食叶成缺刻或孔洞,严重时叶片被吃光,仅剩下叶柄、叶脉,对产量影响大。

2. 药剂防治:可选用5%高氯甲维盐30-50g/亩、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亩、25%灭幼脲悬浮剂1000倍液、30-40mL/亩生物食诱剂或1.8%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等。喷雾时需注意叶背和地面(因幼虫易假死落地),连续施用2-3次,间隔5-7天,宜在清晨或傍晚幼虫取食时施药,不同作用机理的药剂需轮换使用,以延缓抗药性的产生和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载农作物病虫害预报的,应当注明发布机构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预报的标题、内容和结论。)

拟稿:赵贺男                                                   核稿签发: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