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病虫情报第八期----注意及时防治一代玉米螟

来源: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联系方式:0315-4613503     作者:鄂建园     发布于:2025-06-24 16:01:13


玉米钻心虫,学名玉米螟,是威胁玉米生长的主要虫害之一。该害虫在不同生长阶段对玉米造成不同程度危害,初孵幼虫常聚集在玉米心叶处啃食,生长后期则会蛀食玉米茎秆和雌穗,从而对玉米的产量与品质产生严重影响。

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于近期开展系统调查,在乐亭镇、中堡镇、胡坨镇等地对早春玉米进行普查。数据显示,当前百株玉米累计落卵量在5-12块,最高可达13块;单块卵粒数平均处于30-45粒区间。从花叶情况来看,一般地块的花叶率为5%-25%,部分受害严重的地块,花叶率更是超过40%。结合近期气候条件,其非常适宜玉米螟卵的孵化及幼虫侵害。通过持续的田间观察与分析,预计今年我县一代玉米螟将呈现偏重发生态势,各镇乡农户需重视并提前做好防治工作。

防治指标:花叶株率5%-10%挑治,达10%以上进行普治;

防治适期: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

具体防治措施如下:

化学防治:

1.10%氯虫苯甲酰胺亩用20ml,兑水15-20kg喷雾;

2.16%甲维·茚虫威亩用20ml,兑水15-20kg喷雾;

3.14%阿维·虫螨腈20ml,兑水15-20kg喷雾;

4.12%甲维·虫螨腈20ml+5%虱螨脲20ml,兑水15-20kg喷雾;

5.5%高氯甲维盐30ml,兑水15-20kg喷雾;

6.3%辛硫磷颗粒剂1kg/亩丢芯。

生物防治:

1.释放赤眼蜂: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盛期,每亩均匀设置3-5个释放点,分两次统一投放赤眼蜂,总投放量为1.5-2万头。

2.运用白僵菌:在玉米心叶期,将每克含分生孢子50亿-100亿的白僵菌,与10 - 20倍的炉渣颗粒搅拌均匀,按每株2g的用量撒入玉米心叶丛中。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等法律规章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载农作物病虫害预报的,应当注明发布机构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预报的标题、内容和结论。)

拟稿:赵贺男                                                   核稿签发: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