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一期 2025年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发生趋势展望
来源: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联系方式:0315-4613503 作者:鄂建园 发布于:2025-03-13 17:30:45
基于2025年病虫害春季基数数据及历史发生情况,综合气象预测与区域作物种植结构,现对本年度主要农作物病虫草害发展趋势进行科学研判如下:
一、小麦作物病虫害动态
1. 麦蚜虫害:历史数据结合气象模型显示,2024年暖冬现象显著提升越冬存活率,叠加3-5月预测气温偏高且降水偏多,预计麦蚜将大发生。
2. 白粉病流行趋势:受种植密度偏高及灌溉条件优越影响,在湿润气候作用下,预计中等发生,部分高湿区域可能发展为偏重发生。
3. 土传病害(纹枯/茎基腐/根腐病):菌源基数维持较低水平,春季气象无显著诱发因素,总体评估为轻度发生,但在弱苗田块可能出现局部加重现象。
4. 田间杂草:当前监测显示播娘蒿等杂草密度20-30株/㎡(局部40-60株),配合有利降水条件,预测中度发生,重点区域可能偏重发生。
二、迁徙性害虫监测重点
针对2019年入侵的草地贪夜蛾(粘虫),将持续加强晚播夏玉米田的网格化监测,这一时期我站将对全县各乡镇加大关注,做好草地贪夜蛾的调查。
三、玉米作物虫害预警
1. 玉米螟:越冬存活率97.71%,百株活虫数29.9头的基数指标,预测一代虫害将偏重发生。
2. 刺吸式害虫(蚜虫/红蜘蛛):历史发生态势结合气温预测,估计为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3. 蓟马危害:春玉米虫源基数充足,气象条件适宜,预计为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
4. 粘虫动态:二代预测轻发生,但需警惕6-7月多雨天气可能引发三代虫害暴发,建立气象-虫情联动预警机制。
四、多食性害虫(棉铃虫)趋势
虫蛹基数与气象模型综合分析,预测二代棉铃虫在玉米等作物田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
五、土壤害虫发生评估
蛴螬(0.2头/㎡)等地下害虫基数处于历史低位,综合判断为轻度发生,局部可能达中等发生。
六、设施蔬菜病虫态势
1. 病害谱系:保护地叶霉病等气传病害预计偏重流行,预计白粉病、青椒疫病、病毒病等中等到偏重发生,根结线虫病维持轻度发生至中度发生。
2. 虫害演变:由于周年生产模式预计导致粉虱类持续偏重发生,潜叶蝇等中度发生;露地菜蛾类如小菜蛾、菜蚜将偏重发生,菜青虫将中等发生,斜纹夜蛾、甘蓝夜蛾将轻发生,甜菜夜蛾偏轻发生,呈现差异发生特征。
七、水稻病虫发生预测
1. 病害谱系:稻瘟病等预计中度发生局部偏重发生,纹枯病中度发生,恶苗病等维持轻发生。
2. 虫害动态:二化螟(0.11头/穴)将中度发生,稻水象甲轻发生。
八、蝗虫类发生区划
夏蝗总体轻发生(3万亩),沿海外滩地为重点区域,稻蝗局部中度发生,土蝗维持轻发生水平。
注:本情报基于专业监测数据构建预测模型,将持续开展田间验证并动态调整防控策略。
拟稿:赵贺男 核稿、签发: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