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情报第十期 注意及时防治一代玉米螟
来源: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 联系方式:0315-4613503 作者:鄂建园 发布于:2024-06-26 10:35:13
玉米螟以幼虫危害为主,玉米心叶期取食叶肉或蛀食未展开的心叶,造成“花叶”;抽穗后钻蛀茎秆,导致雌穗发育不良,蛀孔处茎秆和雄穗遇风易折断;蛀食穗粒,造成籽粒缺损霉烂,影响玉米质量,造成减产。
近期,据乐亭县农业农村局植保站系统调查,在乐亭镇、汀流河镇、毛庄镇等地普查早春玉米百株平均落卵5-10块,最高达12块,单块卵粒数平均35-40粒,一般花叶率1.5-3.6%,严重地块12%以上。近期干旱少雨利于其发生,各地要加强监测,做好田间调查,及时预警,科学指导防控,确保玉米生产安全。
防治指标:花叶株率5%-10%挑治,达10%以上进行普治;
防治适期:玉米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期)
防治方法:
1、用1%辛硫磷颗粒剂,每亩1-2公斤,加5倍细土或细沙混匀,撒于玉米心叶内。
2、用4.5%高效氯氰菊酯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喷于玉米心叶内。
4、用20%康宽3000倍液喷于玉米心叶内。
生物防治:释放赤眼蜂,在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每亩设置3至5个释放点,放蜂1.5-2万头,分两次统一释放。利用白僵菌治螟。在心叶期,将每克含分生孢子50亿-100亿的白僵菌拌炉渣颗粒10-20倍,撒入心叶丛中,每株2g。利用苏云金杆菌治螟。每亩使用8000IU/毫克可湿性粉剂250-300克,或4000IU/微升悬浮剂150-200毫升,在玉米大喇叭口时期喷雾或混细沙制成毒土灌心叶。
注:使用完毕的农药空包装要经过3次充分清洗后带离田间,交回农药经销门市或村回收桶,避免污染环境。
附注:根据《农作物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管理办法》规定:县级以上植保机构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农作物病虫害预报发布工作,其他单位和个人不得向社会发布农作物病虫害预报。任何单位和个人转载农作物病虫害预报的,应当注明发布机构和发布时间,不得更改预报的标题、内容和结论。
拟稿:郭晨光 核稿:倪玉杰 签发:倪玉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