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注意水稻生长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

    发布于:2021-07-07 10:23:34


目前我县水稻生长已进入中后期,也是各种病虫害的易发期,我县常发的病虫害主要有: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稻胡麻斑病、稻水象甲、稻飞虱、稻蝗、二化螟等。

1、稻瘟病预计中等发生稻胡麻斑病轻发生,稻曲病中等发生,局部偏重发生。依据(1)田间菌源充足。(2)感病品种面积大、部分氮肥施用过量有利于发生。(3)气候条件:7月份雨水偏多,高温高湿有利于病害流行。

防治方法:(1)稻瘟病、稻胡麻斑病:亩用20%三环唑150克或45%瘟特灵100-1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或永艳(75%三环唑 )25/亩。水稻胡麻斑病为偏施氮肥,土壤缺钾,水分不足引起。在药剂防治的同时适当补施钾肥。稻瘟病要抓住始穗期(水稻破口前7天左右)和齐穗期两次用药防治。

2)稻曲病:于水稻抽穗前7天左右喷药。亩用5%井岗霉素150毫升或20%井岗霉素粉剂25克,或14%络氨铜350克,兑水50公斤喷雾。永苗(含量: 30%苯甲 丙环唑 )20毫升/亩。

2、纹枯病:预计为中等发生,近几年来纹枯病发生面积较大,菌源充足,自今年7月份以来雨水偏多,高温高湿有利于纹枯病发生。

防治方法:亩用20%井岗霉素25克或20%纹枯净25-40克,兑水40-50公斤,于稻株中下部发病部位喷雾。好多舒(含量:25%吡唑醚菌酯) 20毫升/亩。

3、稻水象甲、稻蝗、二化螟、稻飞虱:据县植保站近日调查,稻水象甲成虫及水稻受害株率少于常年,预计稻水象甲为偏轻发生。据县植保站近日对稻蝗发生情况调查,稻蝗已发生,虫口密度一般为4-6/平方米,最多20多头;二化螟、稻飞虱预计中等发生。

防治方法:防治稻水象甲、稻蝗亩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2000倍。防治二化螟用稻霸;防稻飞虱用金喜郎(含量:25%烯啶 吡蚜酮) 10/亩或风行天下(含量:80%烯啶 吡蚜酮)5/亩,吡蚜酮或飞电或金飞扬。

拟稿:倪玉杰 核稿:吴晓杰 签发:吴晓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