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加强监测,警惕小麦条锈病入侵

    发布于:2021-05-25 17:13:10


小麦条锈病是典型的高空气流传播、大区流行性病害,具有突发性强、流行性快、危害损失重的特点。感染发病后将影响小麦发育和灌浆,致麦粒秕瘦,轻者减产10%以上,严重地块可绝收。

发病症状:小麦条锈病主要危害小麦叶片,也可危害叶鞘、茎秆、穗部。初发病时夏孢子堆为小长条状,鲜黄色,椭圆形,与叶脉平行,且排列成行,呈虚线状,后期孢子堆破裂散出锈褐色粉状物。

据植保站近几日对小麦病虫害定点调查和大田普查,在庞各庄乡和汀流河镇已发现小麦条锈病中心病株。结合小麦长势和气象预报,预测气象条件利于小麦条锈病入侵发生。各地要提高警惕,立即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调查,广泛发动农户、合作社和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展拉网式全面踏查,坚持带药侦查,一旦发现立即防控。

 

防治方法:严格落实“发现一点、控制一片,发现一片、控制全田”策略。田间平均病叶率达0.5%-1%时,立即进行普治;可选用丙环唑、烯唑醇、戊唑醇、烯肟·戊唑醇、己唑醇、吡唑嘧菌酯等药剂(按使用说明)科学喷施防治。施药时混配磷酸二氢钾、芸薹素和氨基寡糖素等,可以延长叶片功能,提高灌浆速度,提高千粒重。

农药按使用说明书,准确量取用量混配喷雾,最好在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进行,要求亩用水30公斤以上,喷雾要均匀一致,上下打透,确保防治效果。严格农药操作规程以免不安全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