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登录

乐亭骄子:缅怀惠易唐先生

来源:乐亭文化研究会     作者:刘国香     发布于:2024-03-15 16:31:22


14105425xqmk.jpg

2018年草长莺飞的暮春时节,笔者回到了阔别72年的故土乐亭县城,受到了县原政协主席、乐亭文化研究会徐兴信会长及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徐会长慨赠其主编的书刊多种,其中一册为《乐亭人书法绘画集》,内有一幅惠易唐先生所画的“双松图”,当笔者谈到惠先生曾是我小学时代的老师,受到先生多方面的教诲时,徐会长建议写一篇纪念文字,这就是本文的缘起。

 

惠易唐先生名增,笔者1938年初入刘氏私立亲仁小学时,先生为该校美术教师,当时校长为乐亭县知名教育家王雨亭老前辈。惠先生除课堂教学之外,王校长任命先生负责教务和训育(学生品德教育及生活纪律方面的管理)工作。校区北院西隅的一栋小屋,为先生办公、读书作画兼起居之所,先生名之为“面枫小筑”。先生多才艺,尤以绘画名世,被誉为乐亭四大画家之一。先生画风,山水宗清代“四王”工细严谨一路,章法规范,笔墨苍润,具浓郁的书卷之气。书法近宋代苏轼、黄庭坚,行书豪放而不失法度,且具有鲜明的个人风格。

王雨亭校长过世后,先生继任亲仁小学校长,其卧室悬挂着一幅大尺寸的镜框,内镶已故前任校长王雨亭先生的放大半身照,近前仔细观看,才知道是惠先生据照片亲手绘制的水墨渲染画像,用以纪念自己的前任领导和恩师。

先生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绘画外,对于篆刻艺术也具有很高的造诣,作品以汉印风格的白文印居多,篆法循规蹈矩,法度严谨,今乐亭博物馆尚在橱窗展出先生篆刻的石章数方。笔者在亲仁小学就读期间,在先生的影响下,亦对篆刻艺术产生了浓厚兴趣,班上很多同学,亦练习自刻姓名印,多委托笔者直接在印面上代书反字篆书印文。一次,自习课上先生来教室巡视,发现一枚印章上所书篆文有不规范处,当场予以示范,并强调篆刻艺术篆书的书法是最重要的,要多观摩名家印谱。先生不但工篆刻,而且能雕印钮,如狮钮、龟钮等,同学们在操场活动时,经常看到先生站在校门的东侧,手里拿着石章及制钮雕刀,在细心地雕刻印钮。

先生是师范学校出身的优等生,数、理、化,文、史、地,音、体、美各科全面发展,所以从事教育事业得心应手。在任校长期间,遇有教员请假,无论哪一门课,先生都能轻松地替代,而且每个学期都正式兼课。在笔者的记忆里,就曾听过先生的珠算课、国文课、历史课、自然课等。记得在六年级的一次自然课上,先生为同学演示了“伏达电池”的制备及发电效果,当电池两极与一只电铃连接后,顿时铃声大作,给同学留下了深刻印象,而且接着在黑板上绘图讲解电铃的振动原理。还记得有一次代体育老师在操场教我们做“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须单举,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两手攀足固肾腰,攥拳怒目增气力,背后七颠百病消。”70多年过去了,先生那二目炯炯准确认真的示范动作似乎仍在眼前。

先生的教育思想是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要有语言表达与他人沟通的能力。在课程表里,每周安排一节“说话”课,同学轮流面向全班同学发言,事先要写好稿子,达到能背诵的程度,借以训练同学的语言表达能力。为了启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在五六年级教室前廊的中间,设有绘画投稿箱,入选的绘画作品,放在橱窗中展示。记得笔者曾临摹过一幅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的“三毛追鼠图”,也曾出现在展出橱窗中。另有历届学生的绘画优秀作品,则保存在小操场北侧的“亲仁堂”大厅的西间里,供学生观摩。

先生的多才多艺表现在很多方面,下面再举很少有人知道的两件事:一是写得一手规范漂亮的宋体字,记得约在1942年汀流河刘氏家族的代表人物,会合堂刘锡侯老人(《呔商之路》第34页有其照片)过世时,曾请先生在棺木前立面上题字,用桃胶调好的金粉直接写下了:“显祖考刘府君讳应彤字锡侯之灵位”十五个标准的老宋体字,黑底金字十分醒目。另一件事是曾多次担当祭祀活动的司仪,据说,这种司仪的念词是源自曲阜孔庙的祭祀典礼,是由王雨亭校长亲传给惠先生的,念词为一般人很难听懂的极为深奥的文言,其声高亢嘹亮,拖声绵长悠远,充满着音韵之美。此种司仪念词,近世已成绝响。

1938年的一天上午,突然见到一架日军飞机由西北向东南飞去,过了约20分钟光景,又飞了回来,并不断地在上空兜圈子,忽然听到“轰轰”两声巨响,是该日机在汀流河镇投下了两颗炸弹,后来听说,当时有一人遇难,数人受伤。第二天有乐亭城里来人,知该日机是先到乐亭县城投了两颗炸弹,之后返回汀流河镇上空盘旋投弹。惠先生骑自行车到汀流河镇上,找到了一块弹片带回学校,先生根据弹片的弧度,计算出了该圆柱形炸弹的直径大小。

先生忧国忧民,一直关心时事,对日伪统治下的奴化宣传,非常愤慨。1944年前后,在先生的一次历史课的课堂上对同学说:当局对日本国的称呼,先是称“友邦”,再后称“盟邦”,现在又称“亲邦”,下一步就该是bang!bang!同学们报以会心的微笑。又有一次在课堂上说:到了那一天(指抗战胜利之日),我同你们一起大放鞭炮庆祝。

先生广博的知识,高尚的道德情操,言传身教,循循善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受到历届学子和桑梓父老的崇敬和爱戴。祝愿先生的仁者风范长留人间。

 

惠易唐(1894——1981.9.10),名增,字薏塘,后改为易唐,别号仓公,斋号“面枫小筑”。直隶乐亭县闫各庄乡宁庄村人,著名书画家、篆刻家。

先生自幼天资聪颖,记忆力超强,一生博览群书,酷爱绘画,与苗竹楼、严柏年、王樨卿并称乐亭画坛四大家,与严柏年、徐兴基被后人称为乐亭画坛三友。上世纪50年代,河北省曾举办严柏年、惠易唐、张仲沂三人书画作品联展,并在省内各县巡回展出,轰动一时。

先生毕业于直隶第一师范(直隶第一初级师范学堂),工书善画通篆刻,书法以蝇头小楷最为著名,严谨清肃,字如其人;画事源于其父,擅花卉翎毛,骨法用笔颇具功力;所绘各种植物藤蔓浑然天成,可称一绝;所绘作品多自题诗款。曾在私立亲仁学校任教,宿舍门前有一棵枫树,故斋号为“面枫小筑”。金石篆刻卓有功力,书画篆作品落款常题“于面枫小筑”。先生人品上乘,人缘极好,凡有求书画者,有求必应。

曾在县立高级小学、丰庄小学、私立亲仁学校、乐亭一中任职任教长达40余年,言传身带,为人师表,育人无数,培养书画人材更为乐亭之最,如张文进、魏革新、王景祜、贾秀林、曹增礼、肖一、晁锡弟、宁大明、胡尚生、王新、张佳友、邸东来等人。为乐亭县书画艺术的传承作出了巨大贡献。

 

附记笔者初入亲仁小学时,用的学名为国襄,是祖父麟阁公(名应麒)所取,入学后约过了一个星期,惠先生找到我说“我把你的学名换了一个字,读音不变,换成香味的香,国香二字的意思更好”。从此至今,一直都用现名,成为对先生的一个终生的纪念。

(作者刘国香,“京东第一家”后人,内蒙古科技大学教授)


告示:

乐亭文化研究会电子邮箱ltwhyjh@sina.com

乐亭文化研究会博客《乐亭牵情》

欢迎留言、投稿!